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对比表
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对比表
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企业债
公司债
中小企业私募债
可转换公司债券
中期票据
短期融资券
分离交易的可转债
定义
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1年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上交所个人(各类账户500万资产、2年经验)
累计债券余额
待偿还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0%。
待偿还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0%。
不超过企业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的40%。
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
非公开证券法无规定
发行后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
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
发行期限
一般2-10年,以5年为主。
一年以内期
一般3-20年,以10年为主。
一般3-10年,以5年为主。
期限在1年以上,1-3年
期限最短一年,最长六年
期限最短一年(分离)
发行利率
发行利率、发行价格和所涉费率以市场方式确定。
不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
发行人和保荐人通过市场询价确定
不超过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3倍
2、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办法》(2012年5月23日)
证监会《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2006年5月8日
发行管理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交易商协会)
发改委
证监会
交易所
证监会
发行管理方式
注册发行
核准发行
核准发行
备案
核准发行
发行申报
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注册有效期2年;注册有效期内,企业主体信用级别低于发行注册时信用级别的,发行注册自动失效。
分离交易的不需要
募集资金
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必须用于核准用途(发行额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额的60%、补充营运资金不超过发债总额的20%);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房地产买卖等。
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非公开证券法无规定,可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符合《管理办法》第十条:项目需要量、产业政策合法合规、财务性投资、同业竞争、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制度
承销商
由金融机构承销,自主选择主承销商。部分AA级别券商具有银行间非金融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资格
由具有承销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承销。
应当由保荐人保荐,并向证监会申报
应由证券公司承销
保荐人保荐
发行条件
1、短期融资券/中票待偿还余额
2、募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
证券法第十六条:净资产规模、累计债券余额、三年平均利润、募投、利率
发行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和证券交易所
交易所(主)和银行间(5亿、2年违法、30%)分类监管:AA、净资产5亿或75%/70%、年均利润1.5倍利息
交易所(综合协议交易平台或固定收益综合平台);
或证券公司。
证券交易所
分离交易的可转债应当申请在上市公司股票上市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上市条件
取得《接受备案通知书》后,应在6个月内完成发行。
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6个月内发行证券
担保形式
无担保信用债券、资产抵押债券、第三方担保债券。
设定担保的:范围含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实现债券的费用;连带责任保证。
可以增信措施:限制资产抵押给其他债权人;第三方担保和资产抵押质押;商业保险
应当提供担保,但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15亿除外。
中央直接管理企业直接申报: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所属企业由行业管理部门转报;地方企业由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转报。
证监会受理初审后,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申请文件,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特别程序)
承销商报交易所备案,接受材料10个工作日出具《接受材料备案通知书》。
证监会受理初审后,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申请文件,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普通程序)
证券法第十八条:前次尚未募足、债务违约延迟支付仍在继续、违法改变募投
附加: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证券法第十六条:
证券法第十八条:
附加:经营合法合规、内控健全完整;
最近36个月内公司财务会计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或重大违法行为、严重损害投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本次申请无虚假记载
发行人性质
利率
一年以上、发行额5000万以上、符合发行条件
《交易所公司债上市规则》
一年以上、5000万以上发行额、符合发行条件(同《证券法》)
不上市交易(非公开形式)
一年以上、5000万以上发行额、符合发行条件(同《证券法》)
投资者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金融企业、理财产品、1000万注册法人、5000万注册实缴1000万合伙
足以支付企业债券一年的利息。
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非公开证券法无规定
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信用评级
应由在中国境内注册且具备债券评级资质的机构进行信用评级。
可以向经认可的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申请信用评级
应当经证券资格的评级机构进行。每年至少公布一次。
无规定
应当经证券资格的评级机构进行。每年至少公布一次。
发行管理文件
1.央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2008年4月15日实期票据业务指引》
3.《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规则》
1.央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2008年4月15日实施)
2.《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短期融资券业务指引》
由公司和主承销商协商确定
发行时间
企业在注册有效期内可一次发行或分期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应在注册后2个月内完成首期发行。企业如分期发行,后续发行应提前2个工作日向交易商协会备案。
需在批准文件印发之日起2个月内完成发行。
可一次核准、分期发行。自核准发行之日起,应在6个月内首期发行,剩余数量应在24个月内发行完毕。首期发行数量应当不少于发行总量的50%。
债券持有人会议、转股期限、转股价格、赎回条款、回售条款、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
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年以上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是指中小微型企业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发行和转让,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一年以上)。
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期限
证券法第十三条:
证券法第十六条:
证券法第十八条:
《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一般条件;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或经营现金流平均不低于一年利息-分离交易;净资产不低于15亿)
其他制度
债券受托管理人
债券持有会议
债券受托管理人
债券持有会议
偿债保障金专户
限制股息分配措施
认股权/转股款(可设)
3.《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规则》
1.国务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1993年8月2日颁布)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2008年1月2日颁布)
证监会《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2007年8月14日实施)
1、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办法》(2012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