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

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


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
第一节(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关汉字起源的推测
一、汉字起于结绳
1、学说的提出 结绳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方法。 《易经·系辞下》、《说文解字· 叙》、《庄 子·胠箧》均有记载。 如何用结绳来记事?《周易正义》引郑玄注 作了说明。 都表明中国上古在无文字的时代确实有过结 绳记事。
八卦共有八种:
周家寨出土的骨契图形
这种作为契约的契刻在古代是颇为常见。 《管子· 轻重篇甲》:
‚子大夫有五谷菽粟者勿敢左右,请以平 贾取之子。与之定其券契之齿。‛
1、由随意刻划发展起来的符号的作用
《老子》:‚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列子· 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 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 待也。’‛ 都是以契刻的符号作契约凭证的记载。
朱熹曾說:“結繩,今溪洞諸蠻尤有 此俗。” 嚴如煌《苗疆風俗考》云:“苗民不 知文字,„„性善記,懼有忘,則結 於繩。”
2、结绳的习俗及其用途
宋人的记载和直到解放前云南哈尼族人、 独龙族人、台湾高山族人结绳记事的实例, 表明中国从中古至近现代都还保留过结绳 记事的遗俗。 结绳从史料和遗俗看,只是用来帮助记忆、 作契约凭证、传递信息,起记事符号的作 用。
1.学说的提出 把八卦当作汉字的起源,是近人刘师培。 ‚ 大 约 《 易 经 》 六 十 四 卦 , 为 文 字 之 祖 矣。‛——《小学发微》
2.八卦及其来源与作用 八卦是古代筮占的符号。 古人为趋吉避凶,行动前往往要通过占卜 来问鬼神。占卜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卜和筮 两种。
《 太 平 禦 覽 》 卷 931 和 997 引 《 洪 範 五 行 傳》: “龟之言久也,千岁而灵,此禽兽而知吉凶 者。蓍之言为蓍(耆)也,百年一本,生百 茎,此草木之寿知吉凶者也,圣人以问鬼神 焉。”
其数也。‛
《墨子· 备城门》:‚守城之法:必数城中之 木,十人之所举为十挈(契),五人之所举为五 挈(契)。凡轻重以挈(契)为人数。‛
孙诒让:‚十挈(契)、五挈(契),谓该契之 齿以记数也。‛(《墨子间诂· 备城门》)
契刻更多的是记数以表示凭证,作为契约。
《书· 叙》孔《疏》引郑玄 《易注》云:‚书之于木,刻 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 考合。‛ 这种用作券契的契刻方法, 先制一竹条或木条,刻齿于其 侧,以齿数的多少来代表财物 的数量,再将刻齿的竹条或木 条剖而为二,双方各执一半, 以二者吻合为凭。
四、汉语文字学称谓的沿革
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在我国具有悠久 的历史,民国以前称为‚小学‛。 我国从西周时起就设有小学。 《汉书· 艺文志》因小学先学文字,所以把教 幼童识字的课本和有关文字方面的著作统称 为‚小学‛。
隋唐以后,‚小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包括了汉语的文字、音韵和训诂,成了传统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门学科的总名。 中国文字的研究,在当时是为解经艺行王道 服务的,古代目录书一直将文字著作附属于 经部,处于经学附庸的地位。
56个民族
80多种语言(亦说120多种) 有本族文字的民族23个 有现行文字31种
汉文的种类
汉字系统中的汉文,指记录汉语的文字, 有两种: 通行汉字和江永妇女字。 通行汉字,指自夏商以来,社会通用以交 际的汉字,如商周甲金文、现代汉字等。 江永妇女字(妇女字或女书),是在湖南 江永县等地妇女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汉语书 写系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的女 性文字符号体系。
汉 字 经 纬
南京审计学院 通识选修课
蓋文字者, 經藝之本, 王政之始, 前人所以垂後, 後人所以識古。 —— 許 慎
緒 論
汉字和汉语文字学
唐兰《中国文字学》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一、关于文字
1、文字
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语言书面化 的体现者,是最重要的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辅 助工具。 2、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在语言的基础 上产生,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女 书
三、文字学及其分支
按传统观点,文字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 按新的观点,二者是并列的学科。
语言学包含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等;文 字学则以书写符号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揭 示文字发生、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1、文字学:
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研究文字的
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字的类型及其特点, 研究文字和社会、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写 工具等。
3、结绳与汉字起源的关系
结绳是个人或某些人之间为加强记忆或确定 某种行为而约定的记号,没有普遍的社会意 义,也不是以语言的语音单位为基础,没有 和语言中固定的词联系起来,不能象文字那 样起记录语言和传播语言的作用。 它不可能是文字,与汉字体系的起源无关。
作为一种文化产物,结绳对人们的造字活动 也不是毫无影响,汉字体系中有个别汉字采 用结绳形象来构字。 商周金文中代表‚十‛和‚十‛的倍数的文 字。
仓颉是姓,是名,还是部落名称,《说文 解字叙》前的文献均未明言,是黄帝之史 说始见于《说文解字叙》。
许慎《说文解字叙》: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 (文)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段玉裁注:‚按史者,记事者也。仓颉为 记事之官,思造记事之法,而文生焉。‛
仓颉庙
该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十 月(公元1754年)。碑面所镌 28字由白水知县梁善长摹写。 立石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 冬,共28字,重现了象形文字 的原貌,这28字相传为仓颉当 年所造象形文字之本形。字形 若图若画,不易辨认。
在商周金文中“十”、 “廿”、“卅”、“卌”, 象若干打結的繩(另一端 系在一起)。 金文“世”。《說文》: “世,三十年爲一世。”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
二、仓颉造字
1、有关仓颉造字的传说
战国两汉时代,普遍流传仓颉造字的传说。 把前人传说吸收后加以整理,正式写入早 期汉字史的是许慎。
(2)汉字字源研究
尽量找出汉字最早字形,寻找每个字构字初 期的造字意图,探讨汉字的形体来源。
(3)汉字构形研究
探讨汉字的形体依一定的理据构成和演变的 规律。
(4)汉字文化研究
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来观察汉字,解释汉
字; 另一方面对汉字在构形中所携带的文化信 息(包括对个体字符和对总体系统的文化信 息)进行分析。
《左傳· 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爲武。” 《呂氏春秋· 序》:“暴之咸陽市門,懸千金
其上,有能增損一字者與千金。”
‚文字‛合用,始见于秦始皇二十八年时琅 邪刻石上的‚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一语中。 此后它既可以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 号的整个体系,也可以用来指一个个的字。
中国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 现有:
卜,指龟卜,与‚动物之灵‛的崇拜有关; 筮,指筮占,则与‚植物之灵‛的崇拜有关。
(1)卜占: 龟卜是在修治好的龟甲背后钻穿凿槽,再施 火于钻凿处,以灼出卜兆,再对兆象作解释, 以定凶吉。 《说文》:卜,灼剥龟也。
(2)筮占: 源于原始社会的数卜法,即以数字的奇偶进 行占卜的方法,具体做法为: 取细竹或草杆一束,握于左手,右手随意 分去一部分,看左手所余之数是奇是偶,如 此运作三次,即可得出三个数字(单卦), 然后据三数奇偶及其先后次序来判断所卜之 事的吉凶。
六、汉语文字学的内容
王宁《<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指出
传统汉语文字学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汉字形义研究; 汉字字源研究; 汉字构形研究; 汉字文化研究。
(1)汉字形义研究
理论上,探讨如何通过对汉字形体的分析 达到确定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这一目的,并 从中总结出汉字形义统一的规律。 实践上,借助字形的分析来探讨古代文献 的词义,为古书阅读和古籍整理提供语言释 读的依据。
清代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学‛之名不确
切,在《论语言文字之学》一文中建议把它 改为‚语言文字之学‛。 其后,人们逐渐用‚汉语文字学‛或‚文 字学‛来代替‚小学‛,专称研究汉语汉字 的学科。 因‚文字学‛只研究汉族的文字,不以国 内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字为对象,故近人多改 称之为‚汉字学‛(狭义的中国文字学)。
文献的记载和地下出土的秦汉简牍表明,先秦 和秦汉的简牍时代里,社会上曾实行过一种 刻齿计数的方法。在少数民族中也有使用刻 契记事的习俗。
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数目,主要用来作债务的 凭证。
2、契刻符号与汉字起源的关系
由随意刻划发展起来的木契上的齿缺和线条符号, 起帮助记忆,作契约凭证等作用,在没有跟语言 中的某个词比较固定地结合起来时,是有义无音 的,还不能算作文字,只是一种记事的符号。 如郭沫若所说,这些符号是原始汉字的一个源头, 它们中相当一部分被借来作了指事字,例如:
文字并非语言本身。
(1)文字是视觉符号系统;其唯一的存在形式 是其形体。
(2)语言是听觉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的形式是 语音。
二、中国文字
文字,先秦叫‚名‛、‚书‛、‚文‛或
‚字‛。
《儀禮· 聘禮》:“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
書于方。”
《荀子· 解蔽》:“好書者衆矣,而倉頡獨傳者,
壹也。”
2、秦隶以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
今文字从书体的角度可分为汉隶、楷书、 草书、行书。
今文字中用来记录现代汉语的规范汉字,
即经过简化、废除了繁体字和异体字的现 代通用楷书汉字,称为现代汉字。
专门研究现代汉字的学科叫现代汉字学。
总结:汉字可分为古文字、今文字两大阶
段;与此相适应,汉语文字学形成古文字 学和现代汉字学两个分支。
五、汉语文字学的分支
根据汉字发展情况,汉字可划为:
古文字、今文字两大阶段(秦隶是二者的 分水岭)。
1、秦隶以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1)按时代的时代的差异分为:
原始汉字、殷商文字、西周春秋文字、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