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和选择育种教案
第一节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基础概念
1、作物品种: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经选择、培育创造的具有相对一致的、稳定的特征特性的某种作物群体。
2、品种对生产的作用:提高产量;保证稳产;改进品质;扩大栽培区域;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3、育种目标概念: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的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指标。育种的基础是遗传、变异、选择。目标是选优汰劣、防杂保存。
3.抗逆性危害棉花的病虫害较多,育成品种应抗枯萎病、黄萎病、线虫病、棉铃虫、红铃虫、盲蝽和棉叶蝉等。苎麻品种则要求抗风、耐旱、耐寒、耐瘠及抗花叶病、根腐病等。
(四)叶(茎)菜类植物
1、高产叶(茎)莱类植物食用部分均为营养器官,高产品种应有较大营养体。
2、优质优质大白菜的概念应包括商品品质、营养和感官品质;优质茎芥菜应为膨大肉质茎形状好,短而肥大,主茎上瘤状突起面呈现圆钝形,质地脆嫩,无苦涩味,煮熟后具有浓郁鲜味,并要求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
(3)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程
(8)其它(请说明)
简要描述学习资源的内容
本次课采用多媒体上课,同时给同学们提供了选择育种的一般程序以及引种规律,尤其是南种北引和北种南引等资料,以便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相关知识。
3.学习情境创设(打√)
(1)真实情境
(2)问题性情境
合理株型是高产品种的基础,也是高产品种的形态特征。不同作物所要求的合理株型不同,但都涉及到株高、叶形、叶姿、叶色、叶片的分布及分蘖和穗的长相等。禾谷类作物:矮秆、半矮秆、株型紧凑、叶片挺直窄短、叶色较深等。改良株型的目的是改良作物的受光态势,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产量。
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后记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一般引种如南种北引,北种南引的规律和原理,并学会选择育种的技术。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一、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普通教室
(2)多媒体教室√
(3)网络教室
(4)机房
(5)其它(请说明)
2.学习资源选择(打√)
(1)PPT√
(2)课件(网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
二、主要作物育种目标
(一)谷类作物:
1.高产谷类植物的高产仍应摆在重要位置。现代高产水稻品种应具有半矮秆、良好株型、繁茂性强、对施氮反应敏感的特性。光周期较弱的品种具有广泛适应性。
2.优质稻米的品质包括碾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蛋白质含量为营养品质。各种品质间互有关系,从食用和商品价值看,食用品质和外观品质最重要。
3.抗逆性油菜抗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白锈病等,抗蚜虫。抗寒、抗旱、耐湿、抗倒和抗裂角性等。大豆抗病毒病、孢囊线虫病、锈病、灰斑病、食心虫、蚜虫、豆荚螟等,抗旱、耐渍、耐酸(或耐碱)等。
(三)纤维作物
1.高产棉花高产品种应在单位面积上有较多的棉铃数,每铃有较多的种子数,每种子纤维较重。
2.优质棉花的纤维品质包括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纤维成熟度、转曲、纤维强度与维细长柔软、整齐均匀、光泽好、强韧耐久、富于抱合力和弹性,易于漂白和染色。要求纤维支数多、强度好等。
高光效品种的生理特征有光合强度高、光补偿点低,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呼吸少,光合产物转运率高,对光不敏感等。
形态特征有矮秆抗倒、叶片上举、色深、着生合理、相互遮光少、绿叶时间长等。高光效育种就是根据这些特征性进行选择的。
优品质包括感官品质(风味、香气、肉质、大小、形状、色泽,如稻米的透明度、垩白、粒型等;水果的色泽、大小、果形等)、营养品质(Vc、矿质元素、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水果糖分、干果淀粉和特殊化学成分)、加工品质(加工过程损耗率(如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加工产品营养素损失率等)。
(3)虚拟情境
(4)其它√
描述具体的学习情境内容
引种与选择育种
引种的概念
引种的规律
选择育种: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
导学
引种并不创造新品种,却是解决生产上迫切需要品种的迅速有效途径。广义的引种泛指以外地区,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遗传育种等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种质资源。狭义的引种作为育种途径之一,指将外地区或外国的品种、品系,经过简单的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引入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方法。
3.抗逆性危害水稻的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很多,逆性主要包括抗病虫害、抗寒、抗旱、耐盐碱等。
(二)油料作物
1.高产油菜、大豆属分枝作物,必须有较多的生物学产量和较高的经济系数,才能获得高产。高产品种必须枝多、荚(角果)多、粒多,植株有一定高度。
2.优质优质油菜品种应有较高的种子含油量和产油量,油中脂肪酸组成合理(无芥酸,而具有高油酸、高亚油酸等),饼粕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无硫代葡萄糖苷等。
******学院教案
本次课标题
第六章引种和选择育种
授课周次
第周
授课地点
理论/实践
理论(学时)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选择育种的技术
1.掌握引种规律
2.选择育种的概念和特点
3.掌握引种原理
4.熟悉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纯系育种程序
重点
1.引种的规律
2.纯系育种程序
难点
纯系育种程序
能力
训练
任务
及
案例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选择育种的技术,学会通过引种、选种,解决生产上迫切需要新品种的迅速有效途径。
3、抗逆性大白菜、茎芥菜均为十字花科,有共同的病虫害,优良品种应抗病毒病、软腐病、白锈病、霜霉病,抗蚜虫、菜青虫等。
4、季节性人们对叶(茎)菜类的经常性需要,要求育成品种有季节性。
(五)果树植物
1.高产对多年生的果树品种除注意当年产量外,还应注意其初花、初果年龄,早年丰产性,以及开花结果的大小年问题。
4、主要育种目标: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和除草剂、不同成熟期、适宜现代化农业生产。其中产量的构成因素由单位面积上作物的产量的高低与产量构成因素有关。产量受种植密度、单株结果数、坐果率、单果重、前期产量影响。高产是现代农业对品种的基本要求,随着全球人口数目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及粮食安全问题等现象的出现,特别是在我国,对于育种工作更要加强对品种的高产性的要求,以适应我国的国情。稳产受气候、土壤、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