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结算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6-007-02摘要本文以人民币跨境结算为主体,通过云南省与邻近东盟国家的边境贸易情况和人民币结算情况,提出目前已存在的问题,分析人民币跨境结算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跨境结算云南影响自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已表现出明显的缺陷。
美元不断的走弱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央行先后与香港地区以及韩国6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高达6500亿元人民币。
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资金支持基础,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重要基础。
云南省是我国较早实行边贸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地区之一,2004年中央正式批准云南边贸企业可以用人民币结算。
目前云南省边贸结算中95%以上通过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已成为边贸双方自发选择的最主要结算工具。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全面合作的启动和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加强,作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世界三大经济圈交通网络中心地带的云南省,在推动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中有现实的基础条件,而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云南省边贸情况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相邻,其主要边贸口岸涉及8个地州25个县市。
在长期的边境商贸交往中,人民币得到了境内外边民、商人等的信赖,人民币实际上已成为云南与周边邻国商贸、投资、旅游交往中的主要结算货币,成为区域性的国际储备资产。
图1为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云南省口岸贸易各月具体进出口额。
从主要趋势来看,口岸贸易量不断扩大,这说明云南与缅、越、老三国的贸易不断提升。
之所以选取口岸贸易数据,主要是基于云南省各口岸贸易与以上东盟三国毗邻接壤,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而针对东盟整体的贸易,双边贸易总体一直呈稳定增长态势。
云南省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占全省对外贸易达三分之一之重,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对于云南省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而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进行必然会对此带来重要影响。
目前,在云南省周边三国,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份额已占到了90%以上。
泰国北部与云南省的人民币贸易结算已于2006年开始试验。
2009年10月,农行、建行与缅甸经济银行签署了人民币清算协议,缅甸经济银行将在云南边境地区的农行和建行开立人民币往来账户,用于中缅边贸结算。
2010年3月,农行与老挝发展银行签署了边境贸易结算合作协议,这些金融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地位。
二、存在问题(一)“地摊银行”问题“地摊银行”的存在加大了人民币反洗钱难度,地摊银行参与人员身份的复杂性和交易币种的多样性以及以现金为主的交易方式,极易为各种非法活动提供有效掩护,不利于监管,同时地摊银行的现金交易方式催生了巨额人民币跨境流动,加剧了周边地区人民币投资监管的难度,扩大了国际收支统计误差。
(二)结算渠道不畅问题现行的支付体系不能满足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要求,支付体系仅限于境内的支付系统和满足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国际结算,对人民币及东盟各国的货币的国际结算尚不能满足。
(三)假币流通问题边境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金融机构离口岸较远等多种客观原因,满足不了社会对识别真假人民币知识的需要,随着人民币的跨境流通规模的扩大,势必会增加反假币工作的难度。
假币一部分由其他省和云南本省其他地区流入边境县;或由境外直接流入中国,这些情况给边境的金融安全带来影响。
三、跨境结算带来的影响(一)有利影响1.降低外贸成本对于进出口企业,人民币跨境结算意味着企业进出口货物可以直接签署以人民币标价的合同,国外进口商也可以直接以人民币进行支付。
对于云南省进出口企业,通过人民币结算,企业不必被动接受第三方货币结算所带来的汇兑成本,运营货币与结算货币相一致,能够切实锁定收入和支出,从而控制运营风险。
据测算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可能降低2%-3%的总成本。
照此推算,云南每年外贸总成本有望减少2亿元。
进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以后,资金周转速度大幅提高,这些有利因素都会增加企业积累,促进企业延伸产业链或研发新产品,实施产品升级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
2.促进跨境投资对于投资境外的企业,一直以来,需要先换成美元,这使得长期投资面临较大的风险,对企业投资规划不利。
由于云南边疆地区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经济状况,云南边境服务贸易主要以跨境旅游、交通运输、经济技术合作、教育、卫生等为主,采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在云南周边三国流通使用可以推进边境地区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同时,可以促进省内企业跨境投资,开拓国际市场。
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从2004年开始对跨境人民币投资进行监测,统计表明人民币跨境投资呈现平稳增长的势态。
3.促进银行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人民币结算不仅可以减少持有美元所带来外汇损失,而且可以节省汇兑成本,加快结算速度,扩大中间业务。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云南将会是一个重要的角色,银行业参与程度会不断加深,国际业务必然不断增加,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随着各项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将凭借其人民币结算中介的职能,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完善中介职能,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不利影响1.加大银行经营风险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制度和监管体系;非居民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管理难度;大量人民币沉淀在境外,境内银行面临境外人民币集中范存和大量提现的压力;境内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之间存在的差异,可能会引起金融机构存款的波动;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会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存在较大风险。
2.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人民币跨境流通统计与监管体系缺乏,加之人民币回流渠道较为缺乏,随着人民币跨境流通量的扩大,可能会影响到部分边境地区物价水平的稳定,人民币不能够发挥载体货币功能,不能形成有序的人民币跨境循环,不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对国内的金融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3.加大金融安全隐患在云南省边境贸易中,本身就存在着洗钱、假币流通等非法活动,在人民币正式成为跨境结算货币后,原有的一些监管措施可能会逐渐开放,而相应的管理体制尚未健全,这使得利用人民币边境从事违法活动的概率加大,这将增加边境地区反洗钱工作的难度。
受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东盟与中国境内跨国跨境贪污贿赂、走私、恐怖类犯罪居高不下。
近年来涉外犯罪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发展趋势,重特大案件逐年上升。
四、措施建议(一)建立健全人民币结算体系人民币结算推进工作需要各级政府、银行、外管局、商务、海关等诸多部门密切配合,从不同层面加以宣传推进,仅靠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
应当由有关部门牵头,加强银行、海关、商务部门等机构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建立有效、合理的人民币流通渠道,为人民币在边境贸易中能够充当结算货币提供便利条件。
这一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仅是云南省单方面可以解决,有待国家具体的政策出台和完善。
但是建立健全人民币结算体系是维护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核心。
对于云南省,在滇越、滇缅、滇老三方中,应积极与对方进行合作,尽可能为云南省边境贸易建立人民币结算关系扫除障碍。
(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对于云南的金融业而已,增强开放意识,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高开放水平,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间的金融合作关系,支持并推动区域的对外经贸合作深入发展,通过优惠的金融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周边国家投资经营办厂,可有利促进人民币跨境投资,提高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范围,而境外人民币资源的充足,可进一步促进边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
(三)建立完善的人民币流通监测体系人民币进一步走出国门,成为区域货币乃至国际货币,我国的货币政策就必须对境外的情况给予充分的考虑和衡量,并对可能造成的各种冲击进行应对。
这就要求各地的边境口岸对实际情况有准确详实的数据统计,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背景分析资料。
云南省在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践中,为应对大规模的人民币跨境流动可能对宏观调控政策产生的冲击,同时也为人民币区域化的制度安排提供数据支持,(四)加大反洗钱、反假币的工作力度针对反洗钱问题,一方面云南省要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检测和监管,对大额和可疑资金支付重点监控,重点打击和查处非法跨境资料流动;另一方面,积极与周边国家建立合作机制,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加快,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跨国犯罪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环境,洗钱和反洗钱已经成为整个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洗钱活动一旦超出了一国的管辖范围,必须依靠国家间的协助才能获取有关情报、收集必要证据,才能有力打击犯罪。
建立反洗钱合作协作,有效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以及经济的安全运行。
再次要做好反假币的宣传工作,加强反假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维护边境货币稳定。
(五)加快云南大通道建设交通运输通道是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可以带动云南乃至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云南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为显露,有利于云南发挥资源优势,成为相关产业的集聚地区,为云南以后的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有利于大幅度缩短运距,降低运输成本,节约交易时间,促进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和国内市场的联系,在更大的地理和市场范围内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使得云南省边境贸易不再局限于缅、越、老三国,贸易范围的扩大,则能够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区域化的范围和深度。
金融危机让云南周边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积极探索和研究人民币结算的模式,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对于促进云南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内所发挥的作用,成为地缘经济金融中心有着重大意义。
云南省可考虑对周边三国的边境贸易结算推广到一般贸易,利用云南的地缘优势,把昆明打造成辐射区域人民币结算中心。
同时,因为云南省跨境结算历史较其他地区悠久,经验丰富,在推行人民币结算过程中,云南省是人民币实现区域化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和突破口之一,可以起到更多的作用,为人民币区域化,走向国际化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1]屠年松,李德炎.云南省与东盟各国货物贸易分析.东南亚纵横.2010.02.[2]王智勇,杨国辉.人民币跨境流通对边疆地区金融安全的影响与对策.云南财经大学报. 2010.03.[3]张弘芬.边境假人民币流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为例.时代金融.2009.06.[4]张艳花.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云南省的时间和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2009.07.[5]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清算中心课题组.云南省边境地区人民币跨境结算调研思考.时代金融.2008.12.[6]云南省商务厅网站.云南省人民币跨境投资现状调查.云南商务.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