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
一、导入。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场特殊的雨。

板书课题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

出示,“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朗读。

学生回答
跟老师一起来把这一部分读一读。

二、感受摇花乐。

过渡:我最喜欢桂花,因为桂花树的姿态,因为桂花的香气,更因为童年时我最爱做的事——摇桂花。

桂花给我带来的快乐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和她一起摇桂花吧。

轻声读第3自然段,画出能看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

A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大事”“缠”感叹号)
你的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称做是大事?
我是怎样缠母亲的,想象。

朗读,生生对话
从句子最后的感叹号你能发现什么吗?
(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
孩子眼中的大事必定是最看重最喜欢的事情,作者把摇桂花陈做是大事能看出他的喜欢。

是啊,他对摇桂花是多么向往啊。

多么急切的心情啊。

真够缠人的。

表面看是在问妈妈,其实这句话流露出作者的心情,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迫不及待
这样急切地盼望着摇桂花的日子早些到来,看来摇桂花一定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了。

)指导学生读出这样的心情。

(再急切一些,再缠得厉害一些。


B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乐”“帮着”“使劲”。


读出这一份快乐。

(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
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能不激动吗?
是啊,盼望了这么久,就等这一天了。

孩子的快乐相信你们是最能体会的,谁来读出这份发自内心的快乐。


C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纷纷”“满头满身”“喊”三个感叹号)
(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
纷纷和满头满身能看出桂花很多。

喊可以读出作者的激动和兴奋。

不然的话就用说了。

连用三个感叹号可以看出作者有多么快乐,语言已经不能完全表达了。


过渡:同学们有过在小雨中漫步的经历吗吗?那可是一件非常浪漫而有诗意的事情啊。

你能把你在小雨中的情景或者感受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吗?
指名描述
真够美的。

此时我站在那桂树下,纷纷落下的,是那散发着醉人的香气的金黄的桂花,你能想象得出当时的情景吗?
(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
你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桂花落在,。

我能看到什么,闻到什么,感觉到什么呢?)
是啊这样的情景多么让陶醉啊!此时,在这桂花雨中我会有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动作呢?(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这是动作,表情,心情,语气)
把这些表现加到喊的前面,这叫提示语,根据提示语不同,朗读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

加上提示语读
边读边演一演。


过渡: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这醉人的桂花雨中笑着,跳着,喊着,完全陶醉了。

我相信学到这里同学们已经明白了,我最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能给我带来——快乐。

板书:快乐
父母对桂花的喜欢。

其实喜欢着桂花,并且从中感受到欢乐的不仅仅是作者一人,快速默读课文三四小节,想一想还有谁?
默读后交流并板书:父母村庄
我们先来学习描写父亲和母亲的段落。

出示母亲洗净双手……
女同学读写母亲的部分,男同学读写父亲的部分。

读完后交流从中读出了什么。

母亲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从这些句子中你能读出什么呢?
(“洗净双手”“撮”“水晶盘”)
(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
母亲在拿桂花前还特意洗净了双手,不肯弄脏了桂花。

只用手指尖撮了这么一点,对这桂花真够珍惜的。

这可不是一般的盘子啊,用这么好的盘子来放桂花,真够喜欢的。


父亲
人在高兴时都会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父亲高兴了就吟诗作对,
出示父亲的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能读懂父亲的这首诗吗?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

(竞:赶紧,忙着解:明白,体会)
你最喜欢哪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入梦甜。

那想象一下,作者在做着这个甜美的梦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这首诗,那就应该背掉它。

学生一起背诵。

过渡:从父亲的诗中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摇落了桂花都有了各自的收获,我收获了童年
的欢乐,母亲收获了对一家人爱的表达,而父亲则收获了浪漫的诗意。

难怪我们一家都会这样喜欢着桂花。

同样喜欢着桂花的还有整个的村庄。

自读课文第四段,看看从中你能读出什么?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桂花真是香,我不禁又想起了作者在树下的赞叹。

出示:好香的雨呀,它香了
让我们也沉浸在这桂花香中齐读课文的3、4小节。

三、品读感悟思乡情。

过渡:当童年渐渐远去,故乡也已模糊,故乡的桂花成了一份遥远的记忆。

(教师引读56小节)
出示母亲的话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吗?
你还能读出什么?
(因为那桂花有着全家人的劳动,全家参与摇桂花,其乐融融,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桂花陪伴了母亲好多年,有感情了。

母亲想家了。


是啊,我们可以想象,
假如有人对身处外地的母亲说,这里的水可真甜,母亲会怎样回答呢。

假如有人说,这里的人可真好,母亲又会怎样回答呢。

月是故乡的明,人是故乡的亲,母亲的话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的思念。

板书:思念
指导朗读,读出思念的感觉。

过渡:母亲思念着故乡,作者同样如此。

12岁时琦君离开浙江老家去外地求学,1949年移居台湾,27年后,又去了美国。

这漂泊的生活让她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

所以作者说(教师引读)每到这时
再读,读出思念。

联系作者的生活的经历,想一想,每到这时,我想起的仅仅是摇花乐和桂花雨吗?
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
(母亲父亲旧宅院故乡祖国)
播放音乐
过渡:俗话说叶落归根啊,2005年已经是85岁高龄的琦君老人坚持来到了浙江永嘉的故乡老宅看一看,她要了却生命中最后的心愿。

同学们现在听到的是著名的《思乡曲》,让我们在这小提琴声中读好课文的56两节,读出母亲和我对故乡的那份眷恋。

指名读。

同学们,桂花雨是美的,是香的,小时侯,它带给我的是无穷的快乐,几十年后记起仿佛就在昨日。

而如今岁月的流逝,它带给我的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一种缠绵的乡愁……
课前,同学们已经读过了另一篇同样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同样是思乡之情的表达,和我们的课文相比较,你能发现哪些不同之处呢?
(《乡愁》是在直接抒发自己的一种思乡的愁苦,而桂花雨却是借回忆自己童年时喜欢桂花并且享受着桂花带来的欢乐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这就是所谓的笑着流泪,更能打动人。


四、推荐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和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

桂花雨
快乐喜欢思念
我(父母村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