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花雨教学设计优选稿

桂花雨教学设计优选稿

桂花雨教学设计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桂花雨》教学设计
一、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1、播放歌曲《童年》
谈话:同学们,我们说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难忘的。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

(师板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3、读书交流
(1)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那你们见过桂花树吗(幻灯)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用来形容这些桂花树呢
学生找出来读
过渡:是呀,桂花树的样子长得笨笨的,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

开花时,也只是很小很小,得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见到金黄而又细小,朴素而又淡雅的小花,可作者喜欢的就是桂花,这是什么原因呢?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能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吗?
6、感悟: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朗读指导:是呀,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轻轻地呷上一口,这香真是沁人心脾,叫人难忘啊。

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一读;过年时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谁来感受这样的香?读——)
(4)指名读二、三两句。

(教师指导:读好“浸”字,你就能进入花香的境界了。


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人们沉浸在花香里;不开花时,人们用它泡茶做糕点,整个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似的,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给深深地陶醉了。

让我们一起陶醉一下(齐读)。

7、老师有幸在课余读了《桂花雨》的原文,在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深深的吸引我:“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读到这里,你明白是什么让作者对桂花魂牵梦萦
是呀!正是“桂子花开香十里”让作者对桂花魂牵梦萦呀!
(师板:桂子花开香十里)
二、享受“摇花乐”和“花雨美”
过渡:但是,在作者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的香味吗你认为更重要的是什么
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摇花乐和桂花雨?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是呀!这就是摇花的乐趣,奇妙的桂花雨。

你们想读读这些句子吗?你最喜欢哪一句(朗读指导)
2、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去享受摇花的快乐,桂花雨的美丽。

请大家轻轻闭上眼睛。

师配乐范读: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任由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来,摇啊摇,桂花落在我的头上、脸上、肩上、身上、脚上,落得我满头满身都是,我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个人陶醉了,我忘情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3、听着听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呀?
4、此刻,我们也都浸在香气四溢的桂花香里了!摇啊摇啊,桂花落下来了,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脖颈里、鼻尖上……这香喷喷、金灿灿的桂花雨落在你们身上,你们想说些什么吗?
5、教师归纳。

(板书:枝摇花落乐心头。

)难怪琦君会说“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出示)
(板书:魂牵梦萦桂花雨)
三、体悟母亲思乡的情怀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都让我对桂花魂牵梦萦,但仅此而已吗还有更特殊的原因吗让我们再深入地读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1、母亲说什么?
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难道杭州一山的桂花真的香不过家乡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吗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你能理解母亲吗
3、练习:
这里的环境再好,也()。

这里的生活再好,也()。

……
4、反馈。

5、母亲的这番话,这份情,自然影响了我,感染了我,于是……(读最后一自然段)
7、教师归纳: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依恋,对故乡的留恋,怎能不让作者魂牵梦萦呢?
《桂花雨》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回忆童年的趣事吗是呀,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

回忆童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走进台湾作家琪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板书:《桂花雨》,齐读课题。

(生齐读)美读,如果不读课文,从这3个字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看谁最先有发现,可以读出声,也可以轻声读一读。

生:读课文(留大约2分钟)
2、师:好,已经有同学想到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景物,来,你说。

(生答桂花)写了什么事?用两个字概括。

(生答摇花)
3、师过渡语:就这么一件事情,像《乡下人家》《桂花雨》这类文章,不管是写了很多景物,还是一处景物,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事,它都是为了表达浓浓的情字。

(板书:情。

)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作者通过这景、这事表达什么样的情,又是怎样表达的?
三、逐层品读
(一)品读课文,初闻“香”
过渡语:这篇课文共8个自然段,有一个字出现了8次,而这个字恰好点出了桂花的特点,谁能找到(生:香)
板书:香
1、通读课文,找出带香气的句子。

师:请同学们拿起笔,画下带有香气的句子(课件显示)
生:画句子(1分钟)
师:你们找的句子都在这儿,这些句子都带着什么字(生答香)(课件出示带香气的句子)
2、精读课文,品味桂花香。

师:但是,你们注意了,含香字的写作手法一样吗同是一个香字,作者能用上这么丰富的表达,我们要好好品味品味,好吗怎么品味呢
师点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第一个“浸”字,形象的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的时候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想在人们的心里,第二个浸是说它的香,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浸:指桂花的香气弥漫四周,村子像被泡在桂花香气里似的。

(二)读课文,品味“乐”
过渡:刚才同学们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己发现,感受到的是那浓浓的桂花香,作者写桂花,重点落在香字,作者写摇花这件事,重点落在什么字上?生:乐。

板书:乐。

1、走进“摇桂花”,品味“乐”
师:现在我们就随作者到他家乡的院子里去,来到这棵桂花树下。

(课件桂花树)
此时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你们想不想看桂花雨那要怎么坐看看书怎样让桂花落下来生答:摇。

师:怎么样摇(使劲摇)每个同学都行动起来,看看能不能让桂花掉下来。

(引导学生动作)(课件出桂花落下,)
师:来,一起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的摇(课件出)点同学起来读:“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生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2、走进“桂花摇落后”,品味“乐”。

师:这一段都在写作者摇花的快乐,作者是怎样来表现他的快乐的?自己读书、自己思考。

点拨:“喊”“使劲”
(三)读课文,感悟“情”。

1、感悟母亲纯朴的思乡情。

(1)请请同学们读课文第7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母亲会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难道外地的桂花真的那么香吗
点拨: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吃着桂花糕饼,喝桂花茶,桂花是母亲生命和生活中的一部分,母亲很思念自己的家乡。

教师小结:琦君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深的感情,板书:思乡,每次作者想起母亲的这句话时,总不禁在眼前浮现出母亲让他去送桂花的情景。

师:其实,对故乡有这种爱,有这种恋,有这种愁的,仅仅是母亲和琦君吗哪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不是如此呢走得再远,心在故乡!走得再久,心依然在故乡!一个在外地工作的朋友曾告诉我,有一次他实在太想家了,就打电话给家中的孩子,可孩子却只顾玩不愿接他的电话。

那一刻,这位父亲紧握着手机,无声地抽搐!孩子们,你们当中有父母在外地的吗我想说,请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尊重,他们在外,再苦,没关系,再累,也没关系,他们都能挺住,但他们挺不住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啊!孩子们,假如你的父母在外地,当他们想家了,打电话给你的时候,你会不接他们的电话吗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生:爸爸妈妈,我也想你们的。

请你们保重身体!
生:爸爸妈妈,家中一切都很好,你们不要牵挂。

生: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心,家中有我呢!
师:感谢琦君奶奶,她既让我们分享了童年的桂花香、摇花乐、入梦甜,更让我们变得成熟,让我们懂得了对故乡——这是一种爱,爱故乡的一砖一瓦,爱故乡的一草一木;对故乡,这是一种恋,恋恋不舍的是乡情,恋恋不舍的是乡音;对故乡,这是一种愁,薄如雾,淡如烟,却时时刻刻萦绕在心间!让我们用心铭记母亲的话!让我们再一次齐读母亲的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