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
远。
接近舒 适温度 . 以减 少通过采暖 、 冷设备来达 到合理舒适室 温的能 制 源负荷 . 达到节 能的 目的。 最终 该项成套技术分别为 : 高效外墙外保 温 技术 : 外窗节 能技术 , 中空低幅射玻璃的平开塑钢窗 : 据房屋朝 采用 根 向和 日照规律 。 高效 的内、 采用 外遮 阳技术 ; 采用倒置式保温 和种植 屋 面相结合 的屋 面保温体 系 3 . 3能源利用技术 该项技术指通过转换装置将太 阳能 、地热能转换成热 能和电能 , 有 效地解 决建筑物 内热水 、 采暖 、 空调和照 明等问题 。 该项成 套技术 为 : 阳能光伏发 电技术 : 阳能 聚热技术 : 阳能与建筑 一体化 技 太 太 太 术: 地源热泵 空调技术 34暖通空调 系统节能措施 . 目 , 源的种类有热 电站 、 前 热 热泵 、 直燃型溴化锂吸 收式冷 热水 机 组、 区域锅炉房和小型锅炉等 。其 中以热 电站的能量利用效率采 暖多 元 化最高 : 如条件 允许地源 热泵 ( 尤其是 土壤 源型 ) 在优先 考虑 之 也 列. 可以节能 3 %左右 : 0 而直燃型溴 化锂吸收式机组供 热式 的效率 相 当于燃 油或燃气锅炉 : 于锅炉房来说 . 对 大型 区域 锅炉房明显优 于小 型锅炉 目前 在国内常用 的空调冷源有 2大类一以电能作动力的压缩 式制冷机 和以热能为动力 的吸收式制冷机 另外采用空调蓄冷系统 可
1 能建 筑和设计 和节能 的基本 方法 .对建筑 规划分 区、 群体 和单体 、 建筑朝 向、 间距 、 阳辐射 、 向以及外 部空间环境进 太 风 行研究后 , 设计 出的在使用过程 中能显著降低能耗 的建 筑。建筑节能 是指在建 筑物的规划 、 设计 、 建、 新 改造和使用过程 中 , 节能标准, 执行 采用节 能型的技术 、 工艺 、 备 、 设 材料 和产品 , 高保温隔热性 能和采 提 暖供热 、 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 , 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 的运 行管理 利 以有效地做到合理用 电, 缓解电力负荷的峰谷差现象 , 移峰填谷 减少 用可再生能 源, 在保证室 内热环境质量 的前提下 , 少供热 、 减 空调制冷 电力及 空调制冷机装机容量 . 明显节约运行费用 制热 、 明、 照 热水供应 的能耗 。 35园区能源规划 . 此处 的“ 园区” 是指综合性 的社 区、 区、 街 成片开发 区, 占地 面积 其 2我 国节 能建 筑的发展现状 . 建筑面积在百万平方米以下 在这一层面上 . 能源 我 国 18 年制定 了建筑用能水平节能三步走 的计 划 . 19 年 在数平方公里 以下 、 90 从 98 建 B . lnin e ” ut r 即建筑供冷 、 至今颁布 了多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计划 到 2 1 年 系统主要满足 “ 成环境 (Ebiev om m)的需要 . 00 供生物质燃气 、 供生活热水和部分低压供 电的需要 。过去 . 园区 新建建 筑分步骤普遍实施 节能率为 5 %的 《 0 民用建筑节 能设 计标准 供 热、 很多重大项 目 甚至把建筑用能设备归入 “ 电” 家 (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 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能源规划并不被重视 .  ̄ G2 9) 《 ) J 完全游离在规划之外 , 造成能源利用和资金的浪费。 而要 建设低 准 ) G 14 20)《 ) J3—0 1 夏热冬 暖地 区居 住建 筑节 能设计 标 7)JJ5 范 畴, ( J 、 -) G7 —  ̄( 能源利用 的 3 D , “ ” 即低碳 ( e a ui t n 、 D cr ra 0 )低集中度( ee b zi D cn 20)《 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 03、公 以及 《 建筑照明节能标 准》 。近年来 , 碳建筑 , ri tn和低 负荷 强度 (e adr utn , az i D m n dc0)是缺一 不可 的 , 须在 e i 必 随着 国家宣传力度 的加大 . 节能建筑发展迅速 但 由于 我国经济发展 t lao) 水平落后 . 推行节能建筑 的时间较短 . 节能建筑在 总建筑面积 中所 占 园区规模上协调 36环境与环保技术 . 的 比例仍然较低 。由此可见 , 国节能建筑设计 的推广 工作任重而道 我
◇ 建工论坛◇
科技 曩向导
21 年第2 期 02 4
浅谈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
李倩瑜 ( 秦皇岛广建工程项 目管理有 限公 司 河北
【 摘
秦皇岛
0 60 ) 6 0 0
要】 时代 不断进 步, 经济持 续发展 , 而全球 能源消耗也急剧增幅 , 导致 气候 变化加剧 。 建筑节能是 实现碳减排 的基础 , 建筑节能也需要
向低 碳 建 筑发 展 。
【 关键词 】 建筑节能 ; 节能设计 ; 低碳 经济
建立节 约型社会 . 是党 中央 、 国务院根据经 济快速发展 与能源消 耗产生 的不适应 , 出的战略性决策 。继建筑节能 、 提 生态建筑 、 绿色建 筑之后 , 建筑领域 又面 临发展低碳建筑 的新 的挑 战。在 当今市场经济 条件 下, 建筑规模不 断扩大 , 建筑 能源消耗急剧增加 , 已经成为我 国国 民经 济的巨大负担 . 面对严峻 的现 状 . 必须 由政 府制定和颁 布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 , 通过对建设工程 的管理监督程序强制 实施 。我 国政府近 年来陆续推广实施 了一系列相关行业节能标准及规 范 . 逐步建立新型 节能建筑标准 的设计 、 图、 审 监理及施工和验收标准体 系 . 并且不断完 善这部分 的核心 内容及评判标准 发展节 能建筑必须牢 固树立 和认真 落实科 学发展观 . 须从 建筑全 寿命 周期 的角 度 . 必 全面审视建 筑活动 对生态环 境和住 区环境 的影响 . 取综合措施 . 采 实现建筑业 的可持续 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