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供应链治理企业的新商业模式探讨——基于怡亚通的案例分析姓名: 林俊浩专业: 工商治理学院: 治理学院学号: 2004041292指导教师: 刘莉职称:教授2008年 5 月 3 日深圳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供应链治理企业的新商业模式探讨——基于怡亚通的案例分析》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除此之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差不多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林俊浩日期: 2008 年 5 月 3 日目录一、引言 (2)二、相关理论综述 (3)(一)商业模式的含义 (3)(二)商业模式的要素与分类 (4)(三)供应链治理企业及其商业模式特征 (6)三、研究设计 (7)(一)分析框架 (7)(二)研究方法 (8)四、怡亚通一站式供应链治理新模式 (8)(一)供应链治理行业背景概述 (8)(二)怡亚通简介 (9)(三)怡亚通一站式供应链治理新模式 (11)1.品牌引领的目标客户群体 (12)2.一站式供应链治理服务的价值主张 (12)3.BPO业务分成的收入模式 (14)4.战略互补的合作网络 (15)5.四流合一的运营系统 (16)五、怡亚通一站式供应链治理新模式总结与启发 (17)(一)怡亚通一站式供应链治理新模式总结 (17)(二)怡亚通一站式供应链治理新模式的启发 (19)六、怡亚通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建议 (20)(一)怡亚通面临的新挑战 (20)(二)对策与建议 (20)1.坚持走专业主义路线 (20)2.构建供应链战略联盟 (21)3.深入开发基于供应链的金融服务 (21)结语 (22)注释与参考文献 (22)供应链治理企业的新商业模式探讨——基于怡亚通的案例分析林俊浩(学号:2004041292)治理学院工商治理专业指导教师:刘莉教授【摘要】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高级形态,也是企业快速稳健成长的关键。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商业模式、供应链治理理论等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提炼了商业模式的内涵、要素和类型,阐述了供应链治理企业商业模式的特征;聚焦于深圳的物流供应链服务行业,以该行业龙头企业——怡亚通为例,调研、总结该公司商业模式的特征、差不多经验和面临挑战,并提出进一步提高公司竞争力的考虑与建议。
【关键词】商业模式;供应链治理企业;怡亚通;深圳一、引言现代治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讲:“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近年来,伴随着Google、戴尔、安利、阿里巴巴、腾讯、分众传媒、巨人网络等一批新兴企业大量涌现及其巨大成功,“商业模式”一词频频见诸于报章杂志及企业家的话语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与传统企业模式相比,这些企业的财宝积存速度呈指数上升态势,它们不是靠单一技术或产品优势获得市场的领先地位,而是凭借盈利系统的设计、集成化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价值而赢得超额利润。
商业模式差不多成为现代企业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创新变革,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战略行为。
简单地讲,商业模式的实质是客户价值的制造模型,上游有供应商,下游有分销商,终端有客户,形成了一个供应链,也是一个价值链,随着企业的快速成长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立体的价值制造网络。
20世纪80年代,随着“第三利润源”、核心竞争力理论、外包理论等的出现,“物流”的概念传入中国;21世纪开头,“供应链”理论在中国兴起,并迅速引发“集成化物流”、“物流增值服务”等一系列企业新思维和新变革,物流行业已成为新经济背景下的“朝阳行业”。
在全球物流业蓬勃进展的背景下,新兴物流供应链治理企业在我国快速进展,它们制造的整合价值链的新商业模式引人瞩目,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怡亚通”)确实是其中的佼佼者。
该公司将传统的物流服务商、增值经销商、采购服务商等服务功能加以整合,对服务项目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强有力的服务产品。
产品线几乎覆盖了传统服务商的业务范围;从横向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一体化整合,为企业提供“嵌入式”的服务产品,使企业外包环节与非外包环节能够无缝链接,最大限度降低物流及治理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大胆创新的运作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怡亚通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达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国内专业供应链治理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其独特的“一站式供应链治理服务”商业模式已成为公司成功的秘诀。
怡亚通是首家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深圳本土供应链治理服务商,截至2007年12月14日,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挂牌一个月的怡亚通(002183)股价较上市开盘价上涨52.64%,远高于同期上证指数、中小板指数-4.42%、12.71%的涨幅。
2006年实现业务量181.5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84亿元、净利润1.05亿元,分不较上年增长42.58%、53.92%和25.41%,而且分不上榜“中国进展最快的物流企业TOP10”、“《福布斯》2006中国顶尖企业榜第25位”。
怡亚通快速崛起的缘故是多方面的,但不管投资者依旧公司高层治理人员都确信独特的商业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在商业模式理论综述的基础上,聚焦于我国新兴的供应链服务行业,以怡亚通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亲自深入企业调研访谈,探讨了该公司商业模式的特征,侧重从目标客户群体、价值主张、收入模式、合作网络和运营系统等方面分析其商业模式运作机制,以期对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起指导借鉴作用。
二、相关理论综述(一)商业模式的含义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90年代,尤其是网络经济崭露头角才开始广泛使用和传播,B2B、B2C、拍卖与反拍卖模式、广告收益模式、会员费模式、佣金模式、社区模式、外包模式等等差不多上人们对典型商业模式的概括。
关于商业模式的含义,国内外学者众讲纷纭,见仁见智,要紧观点有:追溯商业模式相关理论研究,美国闻名治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Drucker,1994)最早将其称为组织的或公司的经营理论(Business Theory)1。
加拿大闻名治理学家亨利·明兹伯格(Mintzberg,1994)把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称为“战略思想”,他指出:“与战略规划截然不同,战略思想是综合性的,它包含直觉和制造精神。
战略思想的成果是企业的一个整体的概貌,一个愿景目标的不太精确的阐述。
”2Timmers(1998)将商业模式定义为表示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系统架构,包含对不同商业参与主体及其作用、潜在利益和利润来源的描述。
3Hamel (2000) 认为,商业模式包括客户界面、核心战略、战略资源、价值网络四大要素。
而这些因素两两之间都形成一个界面,这些界面将四个要素紧密地连成一个协调运作的整体。
4 Applegate(2001)把商业模式描述为对复杂商业现实的简化。
通过这种简化,商业模式包括理念、能力和价值三个相关联元素以及商业活动对现实活动的响应方式。
5Dubosson-Torbay 等(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及其伙伴网络为获得可持续的收入流,以及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的描述。
6Morris等(2003) 在分析众多商业模式定义的基础上,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是一种简化的陈述,旨在讲明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核心竞争优势。
7Osterwalder等(2005)在整合众多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商业模式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
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Relationship Capital)等用以实现(制造、推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
8我国学者罗珉(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的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自身、顾客、职员、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来猎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及制度安排的集合。
9李振勇(2006)在《商业模式》一书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
与国内理论界研究现状不同的是,实业界的首领们对商业模式的关注程度更高,如台湾宏基集团总裁施振荣的闻名的“微笑曲线”模式10,形象地总结了宏基企业独特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式;国内传媒企业分众传媒(Focus Media)以独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媒体传播的分众性、生动性及强制性,成为登陆美国 NASDAQ 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
从以上商业模式的含义能够看出:商业模式是一个整体的、高效率、持续制造利润的集成概念,而不是单一的因素。
其关键词是:“资源整合”、“价值链”、“客户价值”、“集成创新”、“核心能力”、“成本结构”、“收入模型”。
商业模式是组织的一种整体性、高效率、持续制造利润的多因素的集成方案设计及其行为。
因此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一种集成化的商业竞争战略,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通过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职员、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实现高效、持续的利润增长,从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的决策与实践活动。
(二)商业模式的要素与分类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商业模式系统的构成要素,经文献检索,国内外许多学者要紧聚焦于价值链、核心能力、分销渠道、合作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型等六个核心要素,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学者价值链核心能力分销渠道合作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型Timmers (1998)●●●●Gray Hamel (2000) ●●●Weill;Vitale (2001) ●●●●●●Thomas (2001) ●●●●Dubosson (2002) ●●●●●Rappa (2004) ●●翁君奕(2004)●●●罗珉(2005) ●●●●李振勇(2006)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依照文献整理。
其中Osterwalder (2004)在综合各种概念共性的基础上提出商业模式的九要素模型,即:价值主张、消费者目标群体、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置、核心能力、合作伙伴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型。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土假如您不是在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3722, 加入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由表1还能够看出,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通过建立价值制造的动力机制,寻求充分整合上下游资源并在价值链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