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复习题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复习题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复习题名词解释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2、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

3、传感器:传感器适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把各种不同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对系统运行中所需的自身和外界环境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将其变成系统可识别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4、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又称控制电机,其起动停止、转速或转角随输入电压信号的大小及相位的改变而改变。

输入的电压信号又称控制信号或控制电压,改变控制信号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及转向,驱动工作机构完成所要求的各种动作。

5、组合设计:就是选用各种标准功能模块像搭积木一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

)6、灵敏度:灵敏度指示器的相对于被测量变化的位移率,灵敏度是衡量物理仪器的一个标志。

7、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

8、线性度:所谓传感器的线性度是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

9、全闭环控制系统:直接检测工作台的位移来控制系统。

10、PWM技术:控制技术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的获得所需要的波形(含形状和幅值)。

11、SPWM技术:是指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

12.机电一体化:机械与电子的集成技术。

13.轴系的动特性:指轴系抵抗冲击、振动、噪声的特性。

14.灵敏度(测量):输出变化量与对应的输入(被测量)变化量的比值。

有时称为增量增益或标度因子。

15.永磁同步电动机:以电子换向取代了传统直流电动机的电刷换向,又称无刷电动机。

16.复合控制器:在反馈控制器的基础上附加一个前馈控制器,二者的组合称为复合控制器。

它的作用是使系统能以零稳定误差跟踪已知的输入信号。

填空题1、工业控制计算机分为单片机、 PLC 和总线工控机2、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外循环两种。

3、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类型大致可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参数设计。

4、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传感测试部分、执行机构、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组成。

5、传感器的静态指标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度、分辨率和重复度6、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中消除齿侧隙的常用方法偏心轴套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7、抑制电磁干扰的常用方法有屏蔽、隔离滤波接地8. 一般来说,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主要分为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

9、典型的气动驱动系统由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组成。

10、机电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主要包括传动机构、导向机构和执行器三个部分。

11、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控制器、执行环节、检测装置、比较环节。

12、传感器检测系统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构成13、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的能源有电力源、液压源和气压源。

1、伺服系统按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2、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伺服系统的要求是稳定性、精度和快速响应性。

3、开环伺服系统中无检测反馈元件、结构简单,但精度低;闭环伺服系统直接对输出量检测和反馈,精度高,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4、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又称为Z传递函数。

5、假如反馈控制系统中各环节都是理想的,没有惯性、没有阻尼、刚度为无穷大,则系统为一阶系统。

6、步进电机的斩波限流驱动电路的恒流原理是对电机绕组电流闭环控制。

7、系统的阻尼越小,响应速度越快,但振荡趋势越大,系统稳定性变差。

8、由丝杆螺母机构的综合拉压刚度的变化引起的的误差称作定位误差。

9、设计闭环伺服系统首先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10、选择电动机的主要依据参数是负载转矩。

选择题1. 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B)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A 脉冲的宽度B 脉冲的数量C 脉冲的相位D 脉冲的占空比2. 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的范围为( B )。

A.1<s<2B.0<s< 1C.-1<s<1D.-1<s<03.PWM指的是( C )。

A.机器人B.计算机集成系统C.脉宽调制D.可编程控制器4. PD称为( B )控制算法。

A.比例B.比例微分C.比例积分D.比例积分微分5.在数控系统中,复杂连续轨迹通常采用( A )方法实现。

A.插补B.切割C.画线D.自动6.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的是与转速( C)A.成正比的交流电压B.成反比的交流电压C.成正比的直流电压D.成反比的直流电压7.某4极交流感应电动机,电源频率为50Hz,当转差率为0.02时,其转速为( B )A.1450[r/min]B.1470[r/min]C.735[r/min]D.2940[r/min]8.计算步进电动机转速的公式为( C )A.360°/mz r cB. 180°/mcC.60f/mz r cD. 180°- 360°/mc9.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包括( D )A.CAD、CAPP、CAM B.FMSC.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 D.A、B和C10.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电压与输出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称为其( D)A.转速特性 B.调节特性 C.工作特性 D.机械特性11. 步进电机在转子齿数不变的条件下,若拍数变成原来的2倍,则步距角为原来的( A )A.0.5倍 B.2倍 C.0.25倍 D.不变12. “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 C )A.Machine B.Electronics C.Mechatronics D.A和B13.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动力与驱动部分的主要功能是( D )A.提供动力 B.传递运动 C.传递动力 D.A、B和C14.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伺服电机通常用于控制系统的( B )A.开环控制 B.C和D C.全闭环控制 D.半闭环控制15.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步进电机通常用于控制系统的( A )A.开环控制 B.闭环控制 C.半闭环控制 D.前馈控制1.受控变量是机械运动的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称( B )A.顺序控制系统B.伺服系统C.数控机床D.工业机器人2.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A )A.增加而减小B.增加而增加C.减小而减小D.变化而不变3.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两类:外循环插管式和( D )A.内循环插管式B.外循环反向器式C.内、外双循环D.内循环反向器式4.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10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 C )A.100mmB.20mmC.10mmD.0.1mm5.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的是与转速( C )A.成正比的交流电压B.成反比的交流电压C.成正比的直流电压D.成反比的直流电压6.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电压( C )输入电压。

A.大于B.大于等于C.等于D.小于7.某4极交流感应电动机,电源频率为50Hz,当转差率为0.02时,其转速为( B )A.1450[r/min]B.1470[r/min]C.735[r/min]D.2940[r/min]9.计算步进电动机转速的公式为( C )A. B.T sm cos C. D. 180°-10.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 s( B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定11.已知f(t)=a+bt,则它的拉氏变换式为( B )A.+bB.C.D.12.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每一个轴的( C )使得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A.位置和加速度B.速度和加速度C.位置和速度D.位置和方向1、直流伺服电机的速度数字控制方法通常是( A )。

A、脉宽调制B、频率调制C、幅值调制D、相位调制2、伺服系统的稳定性仅和系统的( D )有关。

A、输入信号B、输出信号C、干扰信号D、固有参数3、在半闭环位置伺服系统中常用光电编码盘测量电机转速和( D )。

A、扭矩B、电流C、温升D、角位移4. 在开环伺服系统中,传动系统的间隙会带来( B )。

A、不稳定B、死区误差C、超调D、阻尼5、系统的刚度越大、惯量越小,则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A )。

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定6、控制器中的微机目前常用的有可编程控制器、( B )和工控机。

A、PCB、单片机C、PLCD、IPC7、脉冲传递函数是用于描述( B )的数学模型。

A、线性系统B、离散系统C、非线性系统D、镇定系统8、步进电机的启动转矩随启动频率升高而( C )。

A、增大B、不变C、降低D、不定9、关于半闭环和全闭环控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两者区别在于传感器检测位置不同B、前者精度高,后者精度低C、两者没有区别D、前者难以实现,后者易实现10、关于步进电机驱动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斩波限流驱动电路往往采用较低的单电源供电B、高低压驱动电路效率高C、斩波限流驱动电路出力大、功耗小、效率高D、单电源驱动电路出力大、功耗小1.HRGP—lA喷漆机器人中的旋转变压器属于系统山的( B )。

A. 能源部分B.测试传感部分C.驱动部分 D. 执行机构2.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总体方案设计完成后应立即进行( B )。

A. 样机设计(详细设计)B. 此方案的评审、评价c. 理论分析(数学模2) D.可行性与技术经济分析3.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传动要满足伺服控制的基本要求足(A )。

A.精度、稳定性、快速响应性B.精度、稳定忭、低噪声C. 精度,高可靠性、小型轻量化D. 精度、高可靠性、低冲击振动4.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用于加速惯性负载的驱动力矩为(D )。

A. 电机力矩B,负载力矩C. 折算负载力矩D.电机力矩与折算负载力矩之差5.多级齿轮传动中,各级传动比“前大后小”的分配原则适川于按( D )设计的传动链。

A. 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原则B.输出轴的转角误差最小原则C. 重量最轻原则(小功率装置) D.重量虽轻原则(大功率装置)6.在下列电机中,( C )既可通过闭环实现速度或位置控制,又可作步进方式运行,且电机转速不受负载影响,稳定性高。

A.步进电机 B. 直流伺服电机C.交流同步伺服电机D.笼型交流异步电机7.通常,TTL电平接口不用于(A )。

A. 工控机与独立设备的连接B.操作面板上开关状态的输入C. 驱动带电气隔离的继电器D. 输出指示灯控制8.在工业控制计算机中,控制总线的功能是(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