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物流对港口发展的要求

现代物流对港口发展的要求

现代物流对港口发展的要求
摘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港口对与一个地区的物流控制力已引起各国企业及政府的广泛重视。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交通运输事业得到空前发展,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加明显。

港口在整个物流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已不再是货物水陆换装的一个阶段,而是整个货物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然而要=保持港口对于现代物流的控制力,那么港口就要满足现代物流对他的要求。

正文
随着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海洋运输走向综合物流,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航运业在进入集装箱化时代后又向多式联运时和现代物流方向发展。

物流管理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货主对货物运输的安全、准时、经济性等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国际班轮运输开始注意到海上运输及陆路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可靠性,班轮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不断延伸,逐渐朝集团化、多元化经营的全球承运人方向发展,经济贸易与航运的发展使得现代港口日益成为全球运输体系中的神经中枢,其功能也逐渐从原来的海陆中转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综合物流中心。

现代港口正成为经贸发展的催化剂,它对周围地区和腹地产生巨大的商业辐射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和贸易发展。

国际贸易和综合运输链是从原材料生产地开始,经过许多中间产品环节,到形成产品,一直到最终用户结束。

货物沿着这条链运动时,不断地变化着自身的形态,要使这条链上的所有活动合理化,费用最省就必须采用综合运输的管理方法。

港口处于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节点,是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一环,对现代物流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战略作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港口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枢纽,作为水陆物流交汇的重要节点。

通过不断装卸输送各种物资产品,使生产者不断获取原料,使消费者不断获取商品,形成了物流体系中重要的支撑。

“港兴城兴,以港兴市”,港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繁荣所产生的影响己越来多地被人们认同。

传统意义的港口与现代物流港口的重要不同点
常见的货物在港口的位移有两类,即货物在船舶与内陆运输工具伙车、汽车、管道)或与水路运输工具(船、驳)之间的双向移动。

对于进口货物而言,货物可以经港口机械化移动将货物从大船的船舱移动至港口公共仓库,或直接通过运输工具运送至货主仓库。

传统的港口仓储功能是由货物在港口的中转性质所决定的,任何货物进入港口都是以运出该港口为
目的的,是为了继续运输而存在的等待运输行为。

现代物流之下的港口仓储配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货主继续运输的需要,而且还对货主在生产、交换、流通、消费的综合物流环节产生作用。

伴随贸易的交割,分解物权的转移和物资分配流向,它同时也包含了通关手续限制、。

资金流限制、加工能力限制、原料成品库容限制、消费购买力限制等诸多客观价值。

港口物流加工,可以以集中生产的方式弥补大量生产的不足,有利于生产者或供。

应商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享受更快捷的加工作业。

利用港口条件,在配送前更加方便和满足用户对物品的个性化需要和多样化选择,发挥和完善港口物流服务的优势。

通过流通加工可提高各种运输手段的运作效率,使物品更能适应各种运输工具。

运输条件及贮存保管的要求或限制,从而加快货运周转,节省运愉费用,减少物品损耗港口流通加工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补充完善商品在销售途中的附加功能,通过加工改变或增加商品的一些功能,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促进商品梢售和增值。

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枢纽作用。

既让所有的货物的流动都挤不开港口这一集散地,那么我就可以将所有流经港口的资源进行整合分类,然后再进一步加工处理,吧传统港口改造成一个经济腹地,将货物流动地变成一个商品集散买卖地。

现代物流对港口条件提出的全新的要求
既然港口作为物流的枢纽,对现代物流有着极强的控制力。

那么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港口只有跟上时代的变化才能保持其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为此正对西安达物流的变化趋势,对港口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对港口的大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为适应现代运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船舶大型化对港口自然条件和设备要求的提高,大加强港口基本建设,扩大港口规模,是当前港口发展的显著特点。

如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也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港。

为了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口的地位,1995年,鹿特丹港在原
有港口模的基础上,又开发了沃尔和埃姆两个新港区殷资13亿美元增建8个集装箱泊位:投资1.29亿元为近海集装箱运输建设装卸场地和内陆集疏运系统;并进一步填海造地,作
为吸引临港工业和转运货运之用。

2、对港口的集装箱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展开,件杂货、高值货运输的集装箱化程度越来越高。

世界各国也将其主要注意力放到集装箱港口的发展上来,并把集装箱处理量作为衡量港口集装箱化平发展和现代化进步的主要标志。

集装箱化运输使船舶载箱量越来越大,集中挂靠的港口数目越来越少,国际航运中心越来越靠近集装箱枢纽港,各个港口为占领集装箱市场而投资兴建专业码头,花力气改造传统的件杂货码头,来适应港口集装箱化要求。

3、对港口现代生产组织高科技化的要求
船舶的大型化与班轮运输经营方式的改变对港口尤其是枢纽港的运作效率提出越来越
高的要求。

世界各国的港口为了谋求自身在国际港口竞争中的地位和利益,都在积极开发新
技术,改善装卸工艺,扩充堆场集疏运系统,引进港口先进起卸设备。

提高装卸效率,推进无纸化手段,以吸引干线船的挂靠。

港口高科技表现在运输方式的现代化,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港口装卸机械设备自动化、电气化,港口管理手段现代化。

目前港口还普遍采用了先进的导航、助航设备和现代化的通。

讯联络技术现代化的大型油轮的泊位都装有靠泊速度仪、船位自动仪、弹性系缆。

装置、遥控快速脱缆钩、自动灭火装置等。

电子计算机则在数据交换、生产调度、监督控制、装卸操纵自动化方面发挥作用。

4、对港口拥有的信息化网络能力的要求
港口在处理物流时,相应的运输技术和经营方式需要有关的信息系统支持,达。

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

港口业信息技术革命的焦点之一是EDI.通过它可以使港口的计算机系统直接同用户、货主以及海关等口岸机构的计算机系。

统进行通信。

如新加坡港务局通过其P0 RTN[丁网与此同时300多家航运和陆运企。

业联结,占新加坡业务量80%以上。

鹿特丹港将[D佣于运输指令、国际铁路运单、装运通知、装货清单等,提高工作效率等。

由此可见,作为综合运输系统的“神经中枢”,港口信息网络化、电子商务、ED系统及国际互联网的运用己成为全球化趋势。

5、对港口城市化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现代物流要求建立港口仓库和物资配送中心,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正常流通和城市商品交换。

随着现代物流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港口预防海洋生态与陆路污染、空气噪音、交通秩序、布局规划等更加科学化,港口扩展根据重工业的迁移和港口中转物资辐射范围的增加及其经济发展的配套需要同时也出现了外移趋势。

主来港口的现代物流业竞争焦点,首当集中在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开发应用上,这些领域将代表港口技术与现代化的整体水平。

现代港口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物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港口将形成以港口及港口临近区为中心,以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相关产业为支撑,内陆腹地为依托,展开生产力布局,发展能充分体现港口优势的特色经济,进而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繁荣的开放型、先进型的临港经济模式。

港口物流将以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形成高度整合的“大物流”、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的“增值物流”、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能港”以及发展“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的身份迈入新的时代。

港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综合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作用,还具有负责提供整个供应链的重要信息功能,以及增值服务功能,也显示出“前港口、后工厂”的临港经济的特征,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体现出协调、衔接、优选各种疏运运输方式,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作用。

总之,港口以其自身的复合优势以及衍生的诸多功能,发挥着现代物流环节中重要的枢纽作用。

现代物流业,精髓就是:“全程化、社会化、信息化”,而在全程供应链中贯彻全程始终的是“信息和运输”。

而港口,则是由各个节点的环联结起来的全程供应链中的极其特殊而且不可替代的一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