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普外科一般护理常规一、入院护理常规1.病员入院时,热情接待,安排床位,介绍入院须知,介绍责任护士及床位医师,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2.运用有效手段,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3.全面收集资料,做好入院评估,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按病历书写规范及时完成护理病程记录。
新患者入院三天每日测体温2次,发热患者按要求测量并绘制体温。
每日下午12:00记录24小时大便次数,异常者及时取标本送验并治疗。
4.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
5.落实普通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分级护理,饮食护理。
6.危重或年老体弱患者需进行压疮评分,按要求进行皮肤护理。
7.禁食、昏迷、高热、全身衰竭,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员,做好口腔护理。
8.失聪、失明、活动障碍、老年体弱、病危、病重及特殊患者需留陪护人员。
二、术前一般护理常规1.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
2、实施术前健康教育计划,评价落实执行情况。
3.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检验。
4.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完成各项护理记录。
5.术前一日,遵医嘱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备皮、备血。
做好肠道准备,术前晚通知患者禁食,禁水。
6.术日晨取下义齿、眼镜、手表及发夹、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饰物,遵医嘱给与麻醉前用药,消毒手术区皮肤,留置胃管。
填写手术联系单与手术室交接。
7.按手术要求准备麻醉床、氧气、监护仪等用物。
8.停止术前所有医嘱。
三、术后一般护理常规1.体位:根据麻醉方法、手术部位和各疾病特点决定术后患者卧位。
2.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持续心电监护,根据医嘱,每30-60分钟监测1次。
观察下肢感觉、运动的恢复情况及远端动脉搏动情况。
(2)观察出血情况:查看敷料及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3)禁食期间,准确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4)观察术后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如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切口疼痛、切口裂开、切口感染、肺炎、肺不张,并配合医生做好相应处理。
(5)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
3.心理护理:对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护士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4.管道护理:保持胃管、引流管、尿管通畅有效,观察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量。
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5.伤口疼痛护理: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运用有效方法,减轻或解除患者疼痛。
6.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落实皮肤护理、口腔护理,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和肢体运动方法,必要时拍背,雾化吸入。
7.营养支持:加强营养,纠正贫血,注意休息,提高患者抵抗力。
8.活动:卧床患者经常将双下肢抬起,踝、肘关节给作屈曲伸展和旋转动作,防止肿胀和栓塞,协助患者床上翻身,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四、出院指导1.通知患者出院及协助办好出院手续。
2.实施出院相关健康教育。
3.做好出院护理记录。
4.对出院患者床单元进行终末处急性阑尾炎护理【概念】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的急性炎症反应,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由于阑尾管腔细长,容易被食物残渣、粪石及蛔虫等因素导致管腔梗阻,导致病菌繁殖侵入阑尾而引起感染,也可由其他急性肠道感染蔓延而致。
一、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同病房成功例子,保持情绪乐观、避免紧张、焦虑、畏惧心里。
完成各种检查治疗。
2、术前一日备皮,保持手术区皮肤清洁无破溃,完成术前准备如术前针等。
嘱病员排尽小便。
3、肠道准备: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饮,主要是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二、术后护理1、术后体位:麻醉未清醒时,去枕平卧位休息,头偏向一侧。
清醒后病情平稳可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利于切口愈合。
6小时后可在床上翻身,翻身时保持引流管通畅勿压折,次日晨可下床活动。
2、术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的观察:严密观察切口敷料,若出现切口敷料被渗血或渗液浸湿,腹部疼痛剧烈,引流出的液体增多,颜色为鲜红,体温升高超过39°C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3、术后静脉给予抗炎治疗,预防切口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4、饮食:术后暂禁食,待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根据医嘱进食流质饮食(从温开水到米汤等循序渐进)。
严密观察病员小便情况。
【健康指导】1、回家后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活动量从小到大,术后1周内作轻微的运动,两周可以恢复工作,3周内不要提大于5KG的重物,以免增加腹压。
2、出院带药者,应遵医嘱、按量服用。
3、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换药,观察切口恢复情况。
并进行自检,如体温>38°C,伤口红肿,有异味,疼痛感,肛门停在排气排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饮食:应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以清淡及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
4、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了解康复过程及切口愈合情况。
腹外疝护理【概念】腹外疝是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移位,经腹壁缺损或薄弱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包块。
其中以腹股沟疝最多见,男性对于女性。
一、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吸烟者应在术前两周戒烟,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休息:较大疝块的患者应多卧床休息,离床活动时尽量压住疝环口,避免腹腔内容物脱出而至疝气更加严重。
3、观察腹部情况若出现腹痛伴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且触痛明显,不能回纳腹腔时应立即报告医生手术。
4、术前一日备皮做好皮肤清洁,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
5、灌肠与排尿:术前晚遵医嘱清洁灌肠,预防术后腹涨及排便困难,手术前排尽小便,以防术中误伤膀胱。
★6、指导并教会床上大小便:一般术后患者对床上大小便很排斥,甚至是拒绝,导致并发症的产生。
术前的指导和宣教让患者及家属做好前期准备,准备大小便盆,中单,必要时准备爽身粉。
保持皮肤干燥,告知床上大小便的重要性和心理护理。
二、术后护理1、体位:去枕平卧位双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曲,以松弛切口的张力而减少腹腔内压力,利于伤口的愈合和减轻伤口的疼痛,用1斤的盐袋压迫切口4-6小时,用干毛巾托起阴囊预防水肿,第二日可垫高床头,半卧位于床上。
2、饮食:术后6-12小时如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即可进食流质(米汤、鱼汤等)。
暂不进食牛奶、豆制等产气多的食物,循序渐进过度到普通饮食。
3、活动:一般术后3-6天可考虑下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气、巨大疝患者应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4、防止腹内压升高:术后剧烈咳嗽或用力解便均可引起腹内压升高,不利于恢复,因此注意预防感冒,咳嗽时应用手按压保护切口,以避免缝线撕脱造成手术失败,避免用力解便。
5、防止阴囊水肿:因阴囊比较松弛,位置较低,渗血渗液易积于此,术后应用干毛巾垫于阴囊下,避免水肿。
6、预防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若发现污染或脱落应通知医生给予更换,注意观察切口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疼痛和每日的体温,一般术后三天体温升高至38°C属于正常范围。
★7、辅助治疗:·红外线治疗:通过理疗保持切口干燥,促进切口愈合,消除肿胀加速血液循环,使用注意巡视患者皮肤,防止烫伤。
·肢体气压治疗:术后和一般的疾病不同,不主张早下床,为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使用足部气压循环。
【健康教育】1、患者出院后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举重物。
2、注意避免腹内压升高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
3、若疝复发,及早诊治。
肠梗阻护理【概念】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常致患者死亡。
目前的死亡率一般为5%-10%,有绞窄性肠梗阻者为10%-20%。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患者年龄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常为死亡的原因。
1、入院指导(1)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科室负责人、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2)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急诊检查,由护士陪同。
(3)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积极给予心理疏导。
2、住院期间指导(1)饮食:告知患者禁食的目的,取得其配合。
待梗阻缓解后可遵医嘱进食,12小时可进少渣流食,但忌甜食和牛奶,以免引起肠胀气,48小时后可试改半流食。
(2)胃肠减压:告知次操作的目的,取得其配合。
保持减压通畅,做好减压期间相关护理。
(3)解痉、止痛:禁用吗啡,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
【健康教育】(1)出院后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不宜暴饮暴食。
(2)避免饭后剧烈运动。
(3)保持大便通畅。
(4)定期复诊。
胃癌护理【概念】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占胃恶性肿瘤的95%。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全国胃癌平均死亡率高达20/10,男性高于女性,约3:1发病年龄高峰为50-60岁。
1、入院指导(1)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科室负责人、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2)向患者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保证患者充足睡眠,预防感冒。
(4)注意饮食,以易消化、清淡为主。
(5)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积极给予心理护理。
2、术前指导(1)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讲解手术人员的技术和对该手术的重视度,消除其恐惧心理。
(2)告知患者术前戒烟、胸式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并指导其训练的方法。
(3)告知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尤其时备皮、胃肠减压的方法和意义,取得患者的配合。
3、术后指导(1)术后应禁食水,待肠功能恢复后,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
(2)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打折等,保持通畅。
(3)告知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以防止肠粘连的发生。
(4)指导有效咳嗽、排痰及扣背的方法,预防肺部感染。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以易消化、无刺激饮食为主,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忌烟酒。
(2)避免过渡劳累,生后规律,术后1月内注意休息,2个月内可参加轻微劳动,3个月内可根据自己情况从事轻便劳动。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情绪。
(4)定期化疗。
(5)定期门诊随访。
结直肠癌护理【概念】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发病年龄多在40-46岁。
一、术前护理1、加强营养:由于患病后长期食欲下降,腹泻及疾病的消耗,可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术前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
丰富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
必要时给予少量多次输血,以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2、完成各大器官功能检查及各项生化检验。
3、戒烟酒,防受凉感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保证睡眠。
4、指导病员进行术前适应性锻炼,如在床上解大小便,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等。
5、术前一日做好皮肤清洁,药物药敏试验,肠道的清洁准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