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整理】广州地铁盾构机选型参考

【2019年整理】广州地铁盾构机选型参考

广州地区地铁隧道施工用盾构机选型
1.1选型依据
本标段的盾构选型主要依据广州地铁三号线【AA站一BB站盾构区间】(以下简称【A— B】区间)盾构工程招标文件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参考国内外已有盾构工程实例及相关的盾构技术规范,按照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进行盾构机的选型。

1.1.1工程条件
AA站〜BB站区间隧道左右线总长6002.210m,其中盾构隧道左线长3000.010m,右线长3002.200m, 最小转弯半径800m最大坡度29.2%;隧道内径4 5400mm管片外径4 6000mm管片环宽1500mm本标段隧道采用两台盾构机施工,先后由AA站始发,向BB站掘进,施工隧道右、左线,掘进到达BB站后拆除。

右、左线隧道盾构始发时间相差一个月。

1.1.2地质概况
(1)岩性特点
根据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本区地层由第四系、白垩系下统组成,中间缺失第三系,第四系( Q)厚8〜18米。

上部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厚0〜4米,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或淤泥质土、淤泥质砂,厚0〜7.9米;
下部为上更新统陆相冲洪积形成的砂土层,厚0〜8.2米;底部基岩残积形成的粘性土层,厚0〜17.3米。

白垩系下统白鹤洞组广岗段(K1b2)厚400〜450米,由紫红色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浅灰色泥灰岩、泥岩组成,微层理发育,含方解石,常见钙质斑块及少量斑点状石膏。

洞身穿过的围岩有<3-2>、<4-1>、<4-2>、<5-1>、<5-2>、<6>、<7>、<8>、<9>各岩土层,洞身范围内主要为<7>、<8>、<9>岩土层,稳定性较好。

在隧道靠车站两端的YK13+824.2〜YK15+95CM YK12+25S YK14+344.7段隧道直接穿越淤泥层和砂
层,隧道在该段埋深最浅(约为6.4m),且YK13+87SYK13+95般地表有淋砂涌通过,隧道在该段埋深最浅,与涌河内地表水存在较强的水力联系,在掘进过程中极易坍塌,还可能发生喷砂、喷涌,是盾构机选型时考虑的重点。

隧道洞身范围围岩的天然最大抗压强度为58.7MP&按围岩类别划分,在本标段内,洞身范围内包含了I -IV 类围岩,按单线隧道长度统计计算,左线各类围岩长度比例为:隧底一皿类围岩长696米,占27.6%;用类围岩长175米,占6.9%; W类围岩长1650米,占65.5%;隧顶一I类围岩长696米,占27.6%;皿类围岩长175米,占6.9%;用类围岩长1210米,占48% W类围岩长440米,占17.5%。

右线各类围岩长度比例为:隧底一II类围岩长436米,占17.3%;用类围岩长540米,占21.4%; IV类围
岩长1545米,占61.3%;隧顶一I类围岩长705.5米,占28%皿类围岩长270米,占10.7%; m类围岩长1450米,占57.5%; W类围岩长95米,占3.8%(洞身穿过地段各类围岩长度及分布情况见表7-1、7-2、7-3、7-4)。

(2)水文地质
根据地层的富水程度及储水介质的不同,本区间(AA至BB区间)地下分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淤泥质砂及冲洪积砂层中,地下水埋深0〜3米,为饱水层,根据抽水试
验及渗透系数数值分析,水量丰富。

由大气降水及河、涌、珠江水补给。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强风化、中等风化带的裂隙中,地下水埋深随基岩面的起伏而不同,一般为10〜20米,由于岩性及裂隙
发育程度的差异,其富水程度与渗透性也不尽相同。

根据地质剖面,<4-1>、<4-2>、<5-1>、<5-2>、<6>、<9>为不透水〜微透水层,岩体中基本无水,可视为隔水层,渗透系数K=4.6〜5.7m/d ; <3-2>是冲、洪积形成的中、细砂层,为中等透水层,渗透系数K=4.6〜5.7m/d ; <7>、<8腮岩层强风化、中等风化带,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弱〜中等透水层,渗透系数K=0.75〜1.45m/d。

1.1.3线路的地面、周边环境
隧道覆土变化大,最大为29.4m,最小为6.6m左右。

该标段区间线路在接近后活涌以南从多栋建筑
物下穿过。

1.1.4地面沉降量控制及掘进方向控制误差
(1) 沉降量控制在+10〜-30mm范围内,能满足穿越密集建筑物地区的需求。

(2) 设有自动导向系统,具有足够的掘进方向控制能力及自动纠偏能力,掘进方向误差不超过土50mm
1.1.5盾构机寿命
主要部件寿命应大于9000m主轴承寿命10000h,主轴承密封寿命大于6000h。

1.1.6施工工期要求
本标段盾构区间的盾构机掘进施工工期安排如下:
2003.5.15第一台盾构机到达广州港
2003.6.15第二台盾构机到达广州港
2003.5.16〜2003.7.4第一台盾构机下井组装调试;
2003.7.5第一台盾构机从AA站右线始发;
2003.11.28〜2003.12.17盾构机过右线矿山法段,再次始发;
2004.6.15第一台盾构机到达右线掘进终点;
2003.6.16〜2003.8.4第二台盾构机下井组装调试;
2003.8.5第二台盾构机从AA站左线始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