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如何考察学生图表判读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图文并茂,无图考图”已成为地理命题的特点。
因此,把握正确的图表解读方法,充分挖掘图表信息,是保证顺利解答地理试题的前提条件,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现实要求。
类型一等值线图的判读
[典例感知]
(1)图2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
A.甲B.乙C.丙 D.丁
(2)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位于等高线密集区或密集区边缘,地势起伏较大。
丁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
第(2)题,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代表了一定时期的建筑文化,可以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应该对具有历史意义且有一定规模的地坑院加以保护,并非对各处地坑院都要完整保护,也没必要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不宜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答案] (1)D (2)A
[技法归纳]
1.等值线图的五大基本规律
2.等值线图的六大判读要素
[应用体验]
(2020届高三·贵阳月考)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M、N、P、Q四地,海拔相同的可能是( )
A.M、N B.N、P
C.M、Q D.M、P
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西北,再向北B.先向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北,再向东D.先向西,再向西南
解析:1.D 2.B 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可以读出四地的海拔,M地海拔可能为600~700 m或800~900 m,可能为低地,也可能为高地;N地海拔为700~800 m;P地海拔为600~700 m;Q地海拔为900~1 000 m。
故选D。
第2题,根据等高线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的规律可判断,图中河流先由北向南流,经大拐弯后转向东南。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图示意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
据此完
成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