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企业市场成功的案例

食品企业市场成功的案例

食品企业市场成功的案例郑州海源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凭借10年为企业成功营销策划的实战经验,在中国首先实现了为中小企业低成本,无风险营销策划的公司理念。

我们所有的营销策划工作都能达到或超过中国一流水准,以及为企业创造相当于营销策划费用10-100倍的经济效益,是海源营销策划公司永远不变的郑重承诺。

一、中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发展迅速1)市场容量大。

中国人口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人气即财气”-食品行业有此说法,我们国家的大食品行业(包括食品、饮料、酒类、调味品等,此也是本文所指)消费量、产量都是巨大的。

截至2008年11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32万多家,同比增长6.8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804.23亿元,同比增长30.20%;实现利税总额5659.58亿元,同比增长20.42%。

2)行业发展速度快。

食品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单的农副产品加工到目前的规模化发展,速度惊人,而且行业细分越来越多,仅仅一个饮料行业就可以分为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纯净水、咖啡饮料、运动饮料等,更有谷物饮料、露饮料、维生素饮料等多种细分不断涌现,行业发展速度惊人。

2、行业集中度加剧1)品牌集中度加剧。

主要品牌在各细分行业表现强势,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称霸碳酸饮料,康师傅、统一争雄茶饮料,汇源布局果汁饮料产业上下游;各细分行业的主要品牌在市场不断发力,市场的品牌集中加快。

2)区域生产集中度加剧。

以饮料行业为例,据2008年有关行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1月,饮料的生产区域集中在广东、浙江、河南、山东、辽宁等地,五地的饮料产量占全国饮料产量的近50%,而广东、浙江两地产量就合占全国产量的1/3。

3)区域消费集中度强化凸显。

以饮料行业为例,截止到2008年11月碳酸饮料全国累计销售额中,广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占全国销售的近60%,而前三名发达地区占总体销售额的49%。

3、行业竞争度加剧1)竞争区域不断扩大。

全国性品牌要全国布局,拓展市场,谋夺行业霸权;区域品牌要巩固区域地位,推进渠道精耕,双方竞争不断,角力处处;更有强势品牌间的购并,实现行业集中、区域集中。

可口可乐欲收购“汇源”就是竞争加剧的重要体现。

2)产品跟风现象普遍。

以饮料行业为例,“水溶C100”、“hell-C”、“柠檬me”不断推出,竞争处处;创新产品销售成功,往往引来大量类似产品,相关竞争者迅速跟进,产品同质化、推广同质化、渠道同质化使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3)竞争手段不断升级。

从产品概念的跟风,到产品设计的类似,再到推广的同质化,概念战、促销战、推广战,你要短信互动,我要促销奖励,他再抽奖旅游,种种竞争手段层出不穷,竞争成本、推广成本居高不下。

4、品牌意识逐渐强化1)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

自从“三聚氰胺“事件以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异常重视,对食品的营养价值、精神价值、品牌价值的关注度提升,买食品看价格更重品牌,尤其在“婴幼儿奶粉”方面表现突出,国外高端奶粉在2008年迅速增长很鲜明的证实了这一点。

2)厂商品牌意识增强。

“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乳品行业的地震,三鹿倒下了,食品企业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同时对品牌更加看重,对品牌的打造更加重视,对品牌的建设维护日益强化。

食品广告中对“质量安全”概念的普遍诉求、推广中对生产工艺的多次强调均是“品牌意识强化”的明证。

5、行业关键成功要素不断强化提升1)行业的关键成功要素具备程度日益提升。

食品行业的安全、卫生、健康要素被再次强化,而有营养、时尚化、个性化的食品诉求也未减弱,企业的工艺创新、生产保证、原料维护等成功要素不但没少,还被空前重视强化了;而产品的创新、多元化的推广、与目标消费者的有效互动等关键要素仍在发生着重要作用。

2)关键成功要素要求的资源和能力匹配度提升。

竞争在不断加剧,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食品企业不但要具有这些系统的关键成功要素,还要使这些要素能更有效的组合,效力更好的发挥。

6、行业链条引导作用强化1)行业价值链引导企业布局、区域布局、供需布局。

汇源在果汁行业上下游布局,对果汁行业力图全方位介入,企业生产布局遍及全国、销售机构覆盖各果汁主要消费市场;种种布局无不是以全产业价值运作为基准和导向,价值链引导作用明显;此类的还有中粮集团等企业,食品行业价值链的引导作用无处不在。

2)经营链优化企业经营要素配置。

企业经营在关注营销操作、市场优化的同时,其对产品工艺改进、品质提升、产品创新等更加注重,纷纷加大了对生产环节的投入、对创新运作的整体规划。

3)渠道价值链作用强化。

销售网络既已建立,渠道协同便显得极有价值;新产品在渠道内不断推广,如汇源“柠檬me”、农夫果园“水溶C100”等;渠道重心不断下移,如娃哈哈的“强控二批”;渠道管理协同不断强化,如梅花味精的“大客户政策”;渠道价值被逐渐的巩固、放大。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三种驱动1、规模驱动企业壮大典型企业:中粮集团、华润啤酒、燕京啤酒、娃哈哈等典型作法:1)扩大生产规模。

以产能扩张实现对市场的快速供给,以产品的多系列、多层次、特色化等占领市场。

2)广泛开拓销售区域。

积极拓展市场,强化对现有市场的细分覆盖,对空白市场的持续性开发。

3)推进通路掌控。

对渠道网络强化掌控,适当满足渠道利益需求,发挥渠道协同的最大效力,如娃哈哈对“渠道”掌控的不断推进,掌控一批、强控二批。

2、价值驱动企业发展典型企业: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卡夫食品等典型作法:1)提升品牌价值。

赋予品牌以深刻内涵,与目标顾客实现有效对接,同时承载企业价值和传输企业理念;如“可口可乐”的“快乐”诉求,百事可乐的“年轻”理念等。

2)保障客户价值。

与客户共同成长,既保证客户的适当利润,又实现对客户的商业扶植和理念提升;如可口可乐对经销客户的“现代营销”理念引导和“通路终端”服务支持。

3)体现消费价值。

既提供消费者必要的食品消费基本价值,如“充饥”、“解渴”等,又提供消费者以“精神”享受,如可口可乐的“快乐感觉”、卡夫食品的“愉悦享受”等。

3、创新驱动企业成长典型企业:王老吉、小洋人、达利、盼盼食品、养元、口子窖酒等典型作法:1)品类创新。

小洋人以“果乳饮料”切入市场,养元以“核桃饮料”区隔对手,盼盼以“法式小面包”后来居上,三者的迅速崛起无不以品类创新为先导,以创新营销为融合契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2)渠道创新。

王老吉在餐饮渠道的强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以差异化渠道抢占契机,为崛起奠定基础;更有“口子窖酒”以酒店通路的强势介入运作来快速突破。

3)概念引领。

王老吉的“凉茶”概念,小洋人的“果乳”概念,养元的“六个核桃”概念,无不驱动企业快速成长。

4)模式创新。

营销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使企业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使其市场反应更加敏捷,企业运营更加高效,而这些恰恰是竞争取胜的关键。

如安徽口子窖酒创新“盘中盘”模式,进行“小盘驱动,大盘引爆”的理念创新,至今引领酒类市场操作。

三、中国食品企业的三种选择1、做领先者,创新运营,模式致胜1)产品领先A)做优质的产品。

乳业产品保证质量,酒类产品保证原料和工艺,食品保证营养提供,以优质产品赢得客户。

B)做品类创新。

以品类创新为契机,引导品类发展,适时产品区隔、渠道区隔。

C)做产品工艺创新。

积极改进改良革新生产工艺,有序改良优化产品形态,更好更快更优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D)差异化运作产品。

消费习惯的差异(如食品行业南北方口味的不同、各地风味有差别等)、产品制造的差异(如产品形态、包装差别等)、区域销售的差异(畅销、滞销等)等客观存在,对此食品企业只能差异化操作产品,实现产品与区域复合、产品与渠道复合、产品与消费需求复合等策略,以差异化操作来应对差异存在。

2)服务领先A)向客户提供优质供给服务。

产能允许的情况下,有效保证生意伙伴订单,并保证物流的及时、足额、足量、有效运输配送,同时强化客户管理,加强订单跟进、退换货等服务。

B)向客户提供必要销售支持和市场指导。

对于区域布局、市场规划、人员管理等,厂家销售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共同提升销量、操作市场;在市场上深度作业,经常性拜访客户、巡检终端、稽核陈列,严抓核心销售日重要终端操作。

C)优化消费者服务。

积极拓展网络销售、无线销售,推进电子商务运作,强化与消费者推广互动、活动沟通,提供便利、快捷、高效、低成本的消费服务。

3)模式领先A)创新商业模式。

基于现有商业环境,根据自己的资源和能力状况,构建适合自己的特色商业模式,或专注营运,或矢志营销,或专注生产,以模式创新引领发展。

如波力食品的“全价值链运作”模式,对立足于企业各层面盈利方式的优化,充分发挥自己的产品优势、地缘优势、品牌优势等,推进良性快速商业运作。

B)运营模式创新。

营销层面吸取各家营销手段之长,生产方面提高生产计划安排准确性、交货期及时性、设备利用高效率等,财务上注重现金流保证、费用有效控制等,物流层面注重线路安排、组车运输、配送提升等,企业各层面的优化必将使企业运营更快捷、行动更高效、竞争力更强。

2、做领导者,规模构建,提升市场1)规模提升占市场A)扩大客户规模。

不断增加生意合作伙伴,扩大交易的频次、交易的数量、保证合理利润与价格,同时优化品类、品项结构,提升产品的全品项有效覆盖、产品利润结构的完善,发挥产品优势组合效应。

B)扩大销售规模。

拓展更大的销售市场,扩张销售地域,增加现有消费人群;在巩固现有交易规模、维护有效老客户的同时,拓展更多新客户。

C)扩大市场容量。

积极进行市场消费教育,结合既有的品类概念做好产品引导、消费教育;适时推动产业升级,并借此扩大市场整体容量,如抓住“油炸食品”向“膨化食品”升级的契机推进小食品的升级发展、区域提升。

2)发现蓝海拓市场。

A)推进行业的细分。

根据消费者特性对行业进行细分,锁定目标人群进行聚集操作,发掘新消费新市场,如“婴幼儿面食”行业的细分出现。

B)推进行业间跨界运作。

适当打破行业界限,促进行业间工艺融合、原料融合、人群消费融合、口味复合等,以融合为契机发掘新消费新市场,如“含乳饮料”的产生、“果乳饮料”的出现。

3)系统布局得市场。

A)放眼大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占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如中粮对业务上下游的掌控,汇源对渠道控制和原料基地建设的加强。

B)高效运作渠道价值链,实现渠道协同运作,适时推进渠道掌控,如娃哈哈的“强控二批”行动。

3、做价值者,独特呈现,构建利基1)展现独特消费价值。

A)提供独特产品价值。

或加入优质而独特的原料,或展示独特的产地,或诉求独特的品类个性,如“特仑苏牛奶”“ 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就是很好的例证。

B)提供独特的消费者服务。

对于高端客户提供VIP服务,对于大量高价值客户用“俱乐部营销”进行维护,同时以“网上销售”为普通消费者提供消费便利,积极探索无线营销等销售新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