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史
)公元前21世纪史前时期(距今的170万年—(一))旧石
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打制石器时代 1. 。
,在今天云南省境内170(1)元谋猿人距今约万年。
,分布在今天陕西省境内蓝田猿人距今约80—75万年(2)。
,分布在今天北京房山县境内)北京猿人距今约70万年(3 分
布于北京房山县境内。
距今约3万年,(4)山顶洞人
磨制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
黄河流河姆渡文化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半坡文化、(1大
汶口;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发明了种植粟和水稻。
文化时期的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出现私有制。
新石器
时代晚期出现金属工具——铜制工具(2)古文献中关于原始社会的传说 3.
、、神农氏燧人氏女娲造人、、有巢氏(1)盘古开天地、伏羲氏。
苗、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东夷部落(2)古代部落传说。
蛮部落禹之舜之子商、传说。
尧之子丹朱、”)(3尧舜禹“禅让。
子启三过家门而不入,。
4()大禹治水)年221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先秦时期)二(.
1.夏朝(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1)奴隶社会的开端,夏代开始已有国家,有监狱(圜土),
有刑法(禹刑)。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2)夏代最早的记录:关于地震的、关于流星雨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夏代已有历法。
2.商朝(约公元前1600-约公元前1046)
(1)自商朝开始,历史有文字记录,发现甲骨文(我国最古老的文字)。
(2)“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3)司母戊大方鼎,代表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4)井田制出现于商朝。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1)政治
西周的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
①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宗法:其显著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起,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
(2)文化
①敬天保民,周天子代表上天的意志。
②《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
三类》颂》、《雅《
历史上第一次有准确年月日的日食记录——公元前776年9月6日。
4.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1)春秋(大变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①政治
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其诸侯王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②经济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这是我国最早开始征收的农业税,至此废除了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③文化
孔子的思想:“礼”、“仁”(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之道”,孔子创立儒学,整理编写了《诗》、《书》、《礼》、《易》、《乐》、《春秋》。
“四书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开创编年体的先例,相传由孔子整理成书。
老子的思想:
a.“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无“道即是。
有生于无、万物生于有、生万物.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
“无为”可以使“民自化”,“无事”可以使“民自富”,“无欲”可以使“民自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提倡愚民政策,主张“绝
圣弃智,绝巧弃利”,使民“无知无欲,则无不治”。
c.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春秋时期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的记载早670多年。
(2)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①政治
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魏国李悝改革:《法经》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地主阶级法典。
秦国商鞅变法:编制户籍,连坐;奖励军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
②经济
秦朝时期在四川修筑都江堰、在关中修筑郑国渠;吴国邗沟——我国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
金属货币流行,春秋后期,已经有铸造的铜币出现。
③文化。
法四大家、道、墨、战国时期主要有儒
儒家和孟子、荀子:
孟子的思想:
其一,性善论,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
心人皆有之,后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人不善,是外界引诱的结果。
其二,孟子的“仁政”思想、“性善论”,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基础,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其三,宣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永远存在的合理性。
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通义也”。
荀子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
他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其一,批判天命观,宣传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其二,荀子主张“性恶论”,这和孟子的“性善论”是对立的。
其三,是隆礼重法。
墨家和墨子:
其一,兼爱、非攻。
他设想,诸侯相爱就不会发生战争;大夫相爱,就不会互相篡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彼此伤害;天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
”不欺愚
其二,尚贤、尚同,即任人唯贤,绝对服从。
其三,节用、节葬、非乐。
其四,天志、明鬼、非命。
道家和庄子: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主张相对主义和绝对的精神自由。
法家和韩非:
其一,进化的历史观。
其二,主张“法”、“术”、“势”兼用的法治。
其三,他提出加强中央集权、富国强兵的一系列政策。
其他文化成果:。
天问》九歌、《》、《离骚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的《》、《》是》,、石申二人测定的恒星记录《甘石星经战国时期甘德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黄帝内经,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人体解剖知识。
”“战国时期发明司南,是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