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考点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考点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考点:世界史大事记
2012-04-12 09:55 作者:华图教育来源:华图教育
分享到: 6
1、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
2、两希文化:希腊、希伯来
3、斯巴达克起义前73 罗马
4、日本大化改新 646 日本由此进入封建社会
5、十字军东征 1095—1291 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战争。

6、新航路的开辟 15-17世纪;麦哲伦航球旅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7、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16-17世纪
8、17—18世纪启蒙运动
彼得大帝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
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9、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标志:蒸汽机
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成就: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10、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下半叶
1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9)——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罗斯福新政
13、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两大阵营)——1989 柏林墙被推倒,冷战结束
例1、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 )。

A.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C.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D. 英国工业革命
【解析】选D。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晚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例2、以下时间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楚汉之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C.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
D.黄巾起义——绿林军起义——黄巢起义
【解析】选D。

绿林军起义是为推翻新莽政权,黄巾起义爆发于东汉末年,由张角领导,黄巢起义爆发于唐末,正确的时间顺序应是绿林军起义——黄巾起义——黄巢起义。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考点:中国近现代史
2012-04-12 09:50 作者:华图教育来源:华图教育
分享到: 6
一、屈辱史
二、救亡图存
1、洋务运动: 1861——1894
性质:清政府洋务派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内容:①兴办近代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②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90年代建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主力)(李鸿章)); 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目的: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结果:失败,但对中国迈入现代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2、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性质:满清统治后期最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中国第一套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意愿的政治纲领)
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有衣同穿有饭同食的大同社会。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以失败告终。

动摇了清王朝统治,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3、戊戌变法: 1898年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内容:公车上书,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目的: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结果:触及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失败告终。

4、中国同盟会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报:民报。

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
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提出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5、辛亥革命★★
时间:1911。

性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主要舆论阵地:《民报》和《新民丛报》
论战问题: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目的: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结果:A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D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
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6、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名为《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口号:民主、科学。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使新文化运动进入后期。

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7、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迈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考点:中国古代大事记
2012-04-12 09:47 作者:华图教育来源:华图教育
分享到: 4
一、夏商与西周:
夏:家天下。

商:青铜器兴盛,迁都于殷(河南安阳)。

西周:定都镐京。

(陕西西安)
二、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割。

春秋五霸:齐桓(春秋第一个霸主)、晋文、楚庄、阖闾、勾践。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商鞅改革。

三、一统秦两汉:
楚汉之争;刘邦建西汉;吕后专权;文景之治;汉武帝(张骞、史记);王莽篡汉;
绿林军起义;光武中兴(刘秀建东汉);黄巾起义。

四、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炎称帝;317,司马睿在建康建东晋。

五、南北朝并立:
南朝---公元420年到589年,宋齐梁陈
北朝---公元386年到581年,北魏(孝文帝改革)、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六、隋唐五代传;
隋:大运河、赵州桥、科举制度;
唐: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武则天(武举和殿试);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七、宋元明清后:
宋:北宋: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

名人:苏轼、
南宋:岳飞抗金。

辛弃疾
元:1271年,忽必烈建元称帝。

明:燕王之变、建都北京;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土木堡之变;张居正改革。

清:康乾盛世;四库全书 ;太平天国;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