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假说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2:非期望形式效用 2、厌恶模糊:意指在所有伴随风险的不确 定性中下注的话,人们倾向于下注已知的 不确定类型,而不是未知类型。
例子:埃尔斯伯格悖论(Ellsberg paradox), 一个罐中有90个球,已知其中有30个红球,其 余的60个要么是黑球,要么是黄球。现从中随 机抽取一个,并设计如下游戏: 游戏一: 选择A:若是红球,参与者得到100元;若是其 它颜色得到0元。 选择B:若是黑球,参与者得到100元;若是其 它颜色得到0元。
R U(100) (1 R) U(0) B U(100) (1 B) U(0)
多数人在A、B之间选择A而非B;在C、D之 间选择D而非C,但这样的选择违背了期望 效用形式。
假设某人估计抽到红球、黄球和黑球的机 会率分别是R、Y和B。 若选A而非B,根据期望效用理论,这是因 为A的效用较高,以数式表达如下:
(一)非理性 例子1:假设埃博拉病毒正在蔓延,政府预 测会有600人会死于该疾病,希望开发出一 种疫苗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止疾病传播,现 在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可能结果: A:该疫苗可以救治200人 B:该疫苗有效的概率为1/3,如果生效则 所有600人均获救,如果失效则所有600都 会死去
意味着 B R 两种选择相互矛盾
(二)系统性偏差 人们并不是偶尔偏离理性,而是经常以同 样的方式偏离理性
(三)套利限制 (1)基础资产风险:找不到完美的对冲套 利产品;
(2)噪声交易者风险 (3)执行成本
例子一:孪生股票(Twin share) Royal Dutch/Shell
游戏二: 选择C:若是黑球,赌客得到0元;若是其 它颜色得到100元。 选择D:若是红球,赌客得到0元;若是其 它颜色得到100元。
多数人在A、B之间选择A而非B;在C、D之 间选择D而非C,但这样的选择违背了期望 效用形式。 假设某人估计抽到红球、黄球和黑球的机 会率分别是R、Y和B。若选A而非B,根据期 望效用理论,这是因为A的效用较高,以数 式表达如下:
推论:积极投资策略不能获得持续超过市 场的回报(风险调整后);
EMH的层次划分依据:不同类型的信息集 (1)、历史价格信息:包括了历史交易价 格、成交量、未平仓数量等变量以及组合。
技术分析:研究过去金融市场的资讯(主 要是经由使用图表)来预测价格的趋势与 决定投资的策略。常见的技术分析指标包 括支撑位、阻力位等
(2)、如果新的信息不影响未来前景,则 价格不会因为这些新信息出现而发生改变;
(一)弱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过去的价格信息是否有助于预测未来的表 现? 如果有助于预测,则当前回报率与过去回 报率有相关性,正相关则说明有趋势增强 特性,负相关则说明有反转特性,相关性 为0则可以认为弱式有效市场假说成立。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2:非期望形式效用
(一)非理性 确定效应:处于收益状态时,多数人是风 险厌恶者。 反射效应:处于损失状态时,多数人是风 险喜好者。 损失规避: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敏感。 参照依赖: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由参 照点决定。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2:非期望形式效用 2、厌恶模糊:意指在所有伴随风险的不确 定性中下注的话,人们倾向于下注已知的 不确定类型,而不是未知类型。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验证还远没有形成一致 的结论。
行为金融学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框架, 而且诸多结论存在非常大的争议。
目前,在成熟资本市场国家,一般认同的观点 是市场已经基本达到了弱式有效,而半强式有 效、强式有效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从长 期来看,它是一台称重机。” ——本杰明.格雷厄姆
EMH的三个不同层次: (2)半强式有效:所有的公开信息都已经 反映在当前证券价格中。
半强式有效的推论:基本面分析无法击败 市场。
EMH的三个不同层次: (3)强式有效:当前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反 映了全部与市场相关的信息,甚至包括内 幕信息。
强式有效的推论:内幕交易无法打败市场。
(一)非理性 例子2:假设埃博拉病毒正在蔓延,政府预 测会有600人会死于该疾病,希望采取一些 措施来阻止疾病传播,现在有两种可供选 择的可能结果: C:接受400人死亡,从这些人提取抗体拯 救剩下的人 D:提供一种疫苗疫苗有效的概率为1/3, 如果生效则所有600人均获救,如果失效则 所有600都会死去
EMH的三个理论基石 (1)投资者理性:投资者会根据当前所有 可得的信息对未来前景进行理性推测(贝 叶斯理性),估测资产的“基础价值”, 做出投资策略。 当新信息出现的时候,投资者会立刻根据 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信念。
EMH的三个理论基石 (2)非理性投资者不会形成系统性偏差 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他们之间非理性 行为互相抵消,不会形成系统性的偏离。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三)强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通过对公司内幕人员交易、股票交易所专 家证券商、证券分析师、专业基金经理这 些信息最灵通、最全面的专业人士能否获 得超额利润进行实证验证。 缺少足够的证据支持市场强式有效。
(一)非理性 理性的内涵: (1)贝叶斯更新
(2)期望形式效用(V.N.M效用函数)
(一)非理性 例子:Linda是一位31岁的单身女士,思维 非常敏捷而且表达相当出色。她所学的专 业是法律,而且非常专注于刑事犯罪、社 会公义和司法改革。 A、Linda是一位律师。
B、Linda是一位刑事律师。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1:非贝叶斯信念 (1)启发式(heuristics)思维 现实表现:小样本效应,人们通常不考虑 样本规模,理所当然认为小样本和大样本 一样可以代表总体,因而基于小样本过快 推出一种模式,并判断未来趋势。
内幕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在证券的 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 或者卖出该证券以获取利润的行为。
三类信息的关系
EMH的三个不同层次: (1)、弱式有效:当前证券价格已经充分 反映了全部能从市场交易数据中获得的信 息。 弱式有效的推论:技术分析无法击败市场, 根据历史交易资料进行交易是无法获取经 济利润。
2、股权溢价之谜
3、泡沫
4、小公司、P/E、P/B效应
5、投资者情绪相关异象 (1)反转效应 (2)动量效应
5、EMH的辩护 (1)、波动率和股权溢价之谜之谜依赖于 模型设定,对不同的模型设定异常会小很 多; (2)小公司、P/E、P/B效应可能表明这些 变量代表了市场回报未能包含的系统性风 险(Fama-French); (3)大部分“异象”在后续的样本中消失 了,存在数据挖掘的可能性; (4)这些“异象”不能构造出盈利组合。
(一)弱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主要结论: 股票回报率时间序列之间不显著区别于0, 股票价格大体上遵循随机游走,没有证据 显示技术分析能够获得超过市场的回报。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市场在信息成为 公开信息之后会迅速恢复到其基础价格, 根据公开信息不能够获得超额收益(风险 调整以后)。
EMH的三个理论基石 (3)套利 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他们的非理性行 为构成了系统性偏离,套利行为会让这些 非理性的投资者付出代价,让市场价格回 复理性价格
“没有一个经济理论能够像有效市场假说 一样拥有如此坚实的支持证据” ——Michael Jensen 1978
EMH的两个可验证预测: (1)、价格能够对相应的信息集做出迅速 而正确的反应;
例子二:3com/Palm 在IPO之后第一天交易中,Palm的价格报收 于95美元,按照1.5倍的比率为3Com设下 142美元的下限。事实上,3Com的实际价格 是81美元。这暗示着,3Com除Palm之外的 子公司的市场价值为每股-60美元!
例子三:中国权证泡沫
1、波动率之谜
R U(100) (1 R) U (0) B U (100) (1 B) U (0)
意味着 R B
若选D而非C,根据期望效用理论,这是因 为D的效用较高,以数式表达如下:
B U(100) Y U(100) R U(0) R U(100) Y U(100) B U(0)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1:非贝叶斯信念 2、框架效应(Framing ):对同一问题的 不同陈述方式做出不同的选择。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1:非贝叶斯信念 3、参照点效应 例子:联合国所有国家中非洲国家占比多 少? 应用: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人 们总是喜欢卖掉表现好的股票,而在套牢 的时候选择继续持有。
例子二:3com/Palm 2000年3月,3Com在其子公司Palm Inc.的 首次公开发行中,卖掉了全部股份的5%, 而保留剩余的95%的所有权。经此次IPO, 3Com的股东每1股间接持有1.5股Palm的股 份。3Com还宣布,有意在9个月内将剩余的 Palm股份出让,同时,将给予3Com的股东 1.5倍的Palm的股份。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1:非贝叶斯信念 3、过度自信
4、过度乐观 5、过度保守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2:非期望形式效用 1、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 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选择,取决于 结果与展望(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单 单结果本身。 人在决策时会在心里预设一个参考标准, 然后衡量每个决定的结果,与这个参考标 准的差别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