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 少数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疾病,这 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的病原微生物的 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 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6
第二章 细菌概述
7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通常以微米(um)作为测量单位 1um=1/1000mm
32
芽孢形成的意义
• 1.芽孢的大小、形状和在菌体中的位置随菌 种而异,可用以鉴别细菌
• 2.对高温、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等理化 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33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 1.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 2.酸碱度 • 3.温度 • 4.气体 专性需氧菌 专性厌氧菌 兼性厌氧
• 由内而外依次为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 糖三层
• 其中脂多糖(LPS) 为内毒素,与细 菌的致病性有关
20
细菌的L型
• 细菌细胞壁受损,细菌在高渗环境中仍可 生长繁殖,成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L型
21
2.细胞膜
• 细胞壁内层紧包在细胞质外面的一层柔软 并富有弹性的半透性生物膜
• 主要化学成分:脂质、蛋白质、少量多糖 • 功能: • 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 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 • 生物合成的重要场所 • 参与细胞分裂
22
3.细胞质
• 细胞膜包裹的透明胶状物 • 基本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
核酸及少量的糖 • 为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3
细胞质中其他重要结构
• 1.核糖体:即核蛋白体,有RNA和蛋白质组 成,为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2.质粒: (1)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的双
链DNA分子。 (2)主要特征: 携带遗传信息、自我复制、
性 • (3)与致病性有关
30
3.菌毛
• 1.普通菌毛:粘附作用
• 2.性菌毛:雄性菌
•
雌性菌
31
4.芽孢
• 形成原因: •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
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 圆形小体。 • 芽孢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形成的休眠状态, 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芽孢又可发育成菌体。 与芽孢相比,菌体能进行分裂繁殖,称为 繁殖体。 • 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基础
.
1
第一章
微生物概述
2
一、微生物的概念及种类
• 1.什么是微生物? • 微生物是一群存在于自然界中肉眼不能直
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 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 察到的微小生物。 • 2.微生物有什么特点? •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分布广 泛、种类繁多、容易变异等特点
8
(二)细菌的形态
• 基本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 1.球菌 • (1)双球菌 • (2)链球菌 • (3)葡萄球菌
9
10
11
12
2.杆菌
13
• (1)弧菌 • (2)螺菌
3.螺旋菌
14
二、细菌的结构
•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15
1.细胞壁
• 细胞壁是位于细菌细胞膜外的一层坚韧而 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菌 微需氧菌
34
细菌的方式与速度
• 细菌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 大多数20-30分钟繁殖一代 • 一般细菌培养8-18小时生长最旺盛,大小、
形态、生理特性等都比较典型
18
•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 化学组成的差异
• 肽聚糖(黏肽) 主要化学成分 • 革兰阳性菌 15-50层,含量高。占细胞壁
干重的50%-80% • 另还有大量磷壁酸,表面抗原,与致病性
有关
19
• 革兰阴性菌 1-3层,含量少。占细胞壁干 重的10%-20%
• 肽聚糖层外有较厚的外膜,为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的主要结构,占细胞壁干重的80%,
3
• 微生物的分类 • 根据结构、组成等的差异,可分为三大类: • 1.非细胞型微生物
• 非细胞型微生物是结构最简单和最小的微 生物,它体积微小,能通过除菌滤器,没 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 只能在宿主活细胞内生长增殖的微生物。 这种微生物仅有一种核酸类型,即由DNA或 RNA构成核心,外披蛋白质衣壳,有的甚至 仅有一种核酸不含蛋白质,或仅含蛋白质 而没有核酸。如病毒(virus)、亚病毒 (subvirus)、朊粒(prion)。
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 1.荚膜:某些细菌分泌并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
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 意义:(1)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2)具有免疫原性,可作为细菌鉴 别和分型的依据
(3)抗干燥
27
28
2.鞭毛
• 按鞭毛的数目和部位,分为四类 • 单毛菌 、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29
鞭毛的意义
• 意义: • (1)运动器官 • (2)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具有免疫原
在细菌间传递
24
细胞质中其他重要结构
• 3.胞质颗粒:多数为细菌营养贮存物质 如:白喉棒状杆菌中的异染颗粒
25
核质
• 细菌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和核仁,故称核 质或拟核。
• 核质由一条双链环状DNA分子反复盘绕卷曲 而成,与细胞质界限不明显,多位于菌体 中央。
• 为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26
细菌的特殊结构
4
•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仅有原始核,无核膜和核仁,缺乏完整的 细胞器,如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 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
•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 体,胞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真菌
5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植物是有益的, 有些则是必需的。
• 功能: • (1)维持细菌的固有外形 • (2)保护细胞抵抗低渗的外环境 • (3)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 (4)具有免疫原性
16
• 细菌学中较常用的染色方法: • 革兰染色法 •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
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
17
•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 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 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 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 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 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 碱性蕃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 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