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炼油厂低温热利用

炼油厂低温热利用

热媒水
热媒水 热媒水 合计
供热方 流量 /t·h-1 进口温度 /℃
180
85
15
85
510
90
表 4 二次热量平衡
出口温度 /℃ 物流名称 流量 /t·h-1
原油加热 500.0 60.0
原油维温 135 000
60
冬季采暖
65
丙烯塔底重沸器
取热方 进口温度 /℃
25.0 35.0
出口温度 /℃ 35.0 35.0
在粗品维生素 C 505 g,碳酸氢钠 241 g,活性 炭 10 g,甲醇 2 500 mL 的情况下,所用溶解水的最 低量在 500 mL,即维生素 C 钠盐∶总水的最大值为 568.1∶(500+51.6)=1.03,料液最大浓度为 568.1∶ (500+51.6+568.1)≈50.7%,投料粗品维生素 C∶投 料水最优值为 505∶500=1.01。 2. 3 实验结果
用,造成能源浪费。
主要低温热能指标见表 1。
表1
物流名称 流量 /t·h-1 进口温度 /℃ 出口温度 /℃ 热负荷 /kW
常减压装置
初顶油气 25
118.6
82
560
含盐污水 45
120
90
1 463
一催化装置
稳定汽油 105.0
115.0
81
2 401
轻柴油 55.0
128.0
74
1 434
分馏塔顶油气 74.6
浪费。
二催化分馏塔顶循为二气分装置丙烯塔底重沸
器提供热源,但热量不足,仍需要补充蒸汽 17 t/h 左
右。以上几个用途的加热完全可以采用低品位的低温
余热资源—— —热媒水系统解决,主要热负荷见表 2。
[ 收稿日期] 2010-01-03 [ 作者简介] 解 鑫(1981-),男,助理工程师,从事工艺设计
将以上实验数据应用在实际生产的物料配比:维 生素 C 钠盐∶溶剂水 =1 136.1∶(X+103.3)=1.03, 从而可以得出 X=1 000。即粗品维生素 C 1 010 kg, 碳酸氢钠 482 kg,纯化水 1 000 L。
经过实际生产验证,投料水量进行调整后,成品 质量没有降低,收率可以提高 1%,达到了保证质量、 提高收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炼油厂低温热综合利用对于炼化企业节能降耗 有着重大意义,还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炼厂的低温热利用原则:首先考虑用于装置或储 运的物料加热,比如气分装置的重沸器;其次考虑用 于冬季采暖的热源;最后考虑利用低温热发电[2]。利 用低温热的装置,要有备用措施,以保证装置在低温 热系统故障时的正常生产操作。炼化企业应根据全厂 的热量平衡,在整个系统内进行能级优化,利用低温 余热,挖潜节能,使能级匹配合理,降低能耗。
115.0
轻柴油
55.0
128.0
一催分馏塔顶油气 74.6
105
一催分馏塔顶循油 420
117
二催分馏塔顶油气 74.95
113
二催分馏塔顶循油 160
110
合计
表 3 一次热量平衡
出口温度 /℃ 82 90 81 74 86.4 91 91 93.4
物流 热媒水 热媒水 热媒水 热媒水 热媒水 热媒水 热媒水 热媒水
每年可节约 1 272 万元。
二催化分馏塔顶油气经热媒水取热后,温度降至
85 ℃,后序空冷可不开风机,油气经空冷自然冷却再
经水冷即可满足需要,节约电耗 132 kW;按 0.5
元 /kW·h 计算,每年可节约 55.44 万元;新增热媒水
泵,每年新增电耗为 245 kW,合计 102.9 万元。
综上所述,实施低温热利用后,可实现效益 1 224.54 万元。 6小结
自原油罐区及动力站出来的热水返回热媒水泵 入口循环使用。 3. 2 二气分装置部分
二催化分馏塔顶油气保留原有两台换热器为余 热锅炉提供热源,增加 4 台与热媒水换热,停用空冷 风机;顶循油改为先与脱丙烷塔底重沸器换热后,再 与热媒水换热,提高热媒水温位。
除盐水自系统管带进入热媒水罐,经热媒水泵升 压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二催化分馏塔顶油气-热 媒水换热器换热至 83 ℃后,进入顶循油-热媒水换 热器换热至 90 ℃;另一路进入一催化装置分馏塔顶 油气换热器换热至 76 ℃后,再与顶循油-热媒水换 热器换热至 90 ℃;两路合并一起进入二气分装置丙 烯塔底重沸器换热后,温度降至 65 ℃返回热媒水罐 循环使用。 4 新增设备(表 5)
热负荷 /kW 2 656 2 742 460 13 866 19 724
3 工艺流程简述 3. 1 原油罐区及冬季采暖部分
除盐水自系统管带进入热媒水泵入口,经热媒水 泵升压后分为两路,一路至初顶油气-热媒水换热器 与初馏塔顶油气换热,温度升至 75 ℃后进入含盐污 水-热媒水换热器换热至 90 ℃;另一路进入稳定汽 油-热媒水换热器与稳定汽油换热至 80 ℃后,进入 轻柴油-热媒水换热器与轻柴油换热至 90 ℃,两路 热水合并在一起至原油罐区进行加热和维温。冬季采 暖水从热媒水主管线上引出,分别送至动力站办公 楼、操作室、煤质化验室及消防泵房。
工作。
·72·
河北化工
第3期
表2 物流名称 流量 /t·h-1 进口温度 /℃ 出口温度 /℃ 热负荷 /kW
原油加热
500
25
35
2 656
原油维温 135 000
35
35
2 742
丙烯塔底重沸器
13 866
冬季采暖
460
合计
19 724
2 低温热利用方案
从全厂角度考虑低温热合理利用,根据对常减压
生活采暖的介质,以最大限度回收装置低温热,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
[ 关键词] 炼油厂;低温热利用;热媒水;节能;降耗
[ 中图分类号] TE 68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3-5095(2010)03-0071-03
目前,节能降耗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 是石化企业的工作重点。炼油厂作为耗能大户,面临 着越来越大的节能减排压力,采用合理的技术,将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充分利用,对降低全厂能耗和提 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 炼油装置中,>270 ℃的中、高温余热用来产生 3.5 MPa 的中、高压蒸汽;200~270 ℃的中温余热用 来产生 1.0 MPa 蒸汽,150~200 ℃的低温余热用来 产生 0.3 MPa 蒸汽[1];而<150 ℃的低温余热却得不 到充分利用,通常都用空冷或循环水进行冷却。 1 装置现状 1. 1 热源分布及负荷
装置、一催化装置、二催化装置可用热量进行工艺模
拟计算的结果, 通过调整各装置换热流程,利用除盐
水作为热媒水,为原油罐区、二气分装置及动力站冬
季采暖提供热源。 在常减压装置,热媒水与一催化稳定汽油、轻柴
油和部分常减压初顶油气热量换热至 90 ℃,一路送 至 20 万 m3 原油罐区作为加热和维温的热源;一路送 至动力站作为冬季采暖热源。
炼油厂产生低温热能主要是 500 万 t/a 常减压 装置、90 万 t/a 催化裂化装置(以下简称一催化)、80 万 t/a 催化裂化装置(以下简称二催化)。常减压装置 初顶油气采用循环水冷却,热量未能利用。由电脱盐 罐出来的含盐污水采用循环水冷却后进入管网,热量 未能利用。
一催化装置稳定汽油、轻柴油为冬季厂前区采暖 提供热量,在夏季用循环水冷却,热量未能充分利用; 分馏塔顶油气、分馏塔顶循油分别与除盐水换热,除 盐水供锅炉上水及生活区热水。由于用量所限,所得 热水得不到充分利用,分馏塔顶油气换热器还有两台 靠循环水取热。
通过以上实验,在粗品维生素 C、碳酸氢钠和结
晶甲醇使用量以及结晶温度固定的情况下,得出了维 生素 C 钠盐生产中所允许的结晶料液的最大浓度和 最佳的溶解投料水比例,即维生素 C 钠盐∶总水的最 大值为 1.03,料液最大浓度为 50.7%,投料粗品维生 素 C∶投料水 =1.01。此数据可以直接用于实际生产 结晶料液溶度的计算和控制。 3 生产验证结论
在催化装置,热媒水一路与一催化分流塔顶油 气、分馏塔顶循油进行换热,另外一路与二催化分馏 塔顶油气、分馏塔顶循进行换热,两路热媒水合并后 送至二气分装置为丙烯塔顶重沸器提供热源。
热量平衡见表 3、表 4。
供热方
物流
流量 /t·h-1
进口温度 /℃
初顶油气
25
118.6
含盐污水
45
120
稳定汽油
105.0
实验



10 11
12
水量 /mL 470
480
490 500 510 520
成品中存 成品中存 成品中存
实验结果 在黄色色 在黄色色 在黄色色 无色点 无色点 无色点



干燥后的实验 7、8、9 的成品中发现明显的黄色 色点。因此,推断维生素 C 钠盐生产中所用溶剂水的 最低量在 500 mL。
流量 /t·h-1 70 70 125 125 300 300 210 210
取热方 进口温度 /℃
60 67 60 80 65 76 65 83
出口温度 /℃ 热负荷 /kW
67
560
85
1 463
80
2 401
90
1 434
76
3 183
90
4 974
83
3 966
90
1 743
19 724
物流名称
!!"
!!!!!!!!!!!!!"
!!"
!!!!!!!!!!!!!"
经营与节能
Vol.33 No.3 Mar . 2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