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试验技术交底
对每级加载下的实测挠度值,应仔细复核,发现异常立即查明原因。
六、收尾工作
静载试验结束后,施工组应负责将加载设备、桌椅等设施全部收回,并负责试验场地的清洁工作。
七、安全及防护措施
1、桥梁吊装作业应设专人指挥,有专业信号员。
2、在试验场靠便道侧设置临时警戒线,严禁闲杂人员进入试验场地。
3、试验设备安装就位后,要安排专人看守。
1、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2、“通桥(2008)2224A”《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设计图;
3、沪宁城际预制后张法32m简支箱梁(通桥[2008[2224A-Ⅳ局部修改)静载试验加载说明。
2)、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标定时,应采用千斤顶顶压试验机或压力传感器的标定方式,其活塞的外露量应约等于最大荷载时的外露量;各级荷载下应以压力表的表盘整读数对应压力机的表盘读数。
3)、配套标定数据应进行线性回归,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999,并根据加载等级计算各级荷载下的表示值。
4、桥梁支座安装
箱梁静载试验应采用PZ-4500型盆式橡胶支座,其技术要求应满足《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制作技术条件》规定。
2、技术组:负责人:
编制试验箱梁加载计算书;试验数据记录;计算试验参数及结果。
3、设备组:负责人:
负责试验所需的全部加力设备及机具的准备;试验千斤顶油管路的加工布设工作。
4、检测组:负责人:
负责试验千斤顶及油表的检定校验工作;负责试验前梁体缺陷修补及初始裂纹的标示工作;试验中梁体裂纹观察;梁体拱度、挠度测量工作。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箱梁静载试验顺利进行,本梁场成立“首孔箱梁静载试验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下设施工组、技术组、设备组、检测组、安全后勤组5个专业组,具体负责箱梁静载试验各项工作。
1、施工组:负责人:
负责试验梁支座安装、吊装就位、梁体表面清洁;安装静载试验加力架;千斤顶、油表校正及安装;试验加力;试验完成后的设备清场工作。
技术交底书
编号:隧合福箱梁技--
工程位置
徽州梁场
工程名称
箱梁预制
工程项目
箱梁静载试验技术交底
施工日期
2010年9月28日
交底内容及附图
梁体混凝土浇筑完后,采用接近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箱梁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特对箱梁静载试验进行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8、根据设计院提供的箱梁静载试验技术参数、千斤顶校正参数及箱梁混凝土龄期等资料,编制箱梁加载计算书,并进行认真复核。
9、场地其他要求
1、试验场区安放20把座椅、5张办公桌,准备茶水等。
2、采用彩条布临时搭设简易棚用以安放试验仪器。
四、试验程序及方法
1、试验梁的加载分两个循环进行。以加载系数k表示加载等级,加载系数k是加载试验中梁体跨中承受的弯距与设计弯距之比。试验准备工作结束后梁体承受的荷载状态为初始状态;基数级下梁体跨中承受的弯距指梁体质量与二期恒载质量对跨中弯距之和。
5、安全后勤组:负责人:
负责试验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来宾接待及后勤保障工作;
各组人员配备详见附表“首孔箱梁静载试验组织机构框图”。
三、准备工作
1、试验设备及工具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液压千斤顶
台
17
其中2台备用
2
油泵及输油管
台
15
3
精密油表
0.4级
块
17
其中2台备用
4
油压表
1.0级
块
10
其中2台备用
1)、采用15点加载方式,用1台油泵将布置在箱梁腹板两侧相对应的每1台液压千斤顶使用,共计15台千斤顶、15台油泵。
2)、千斤顶安装布置示意图
3)、
4)、各千斤顶中心与梁顶加载中心线纵向横向位置偏差均应不大于10mm;各千斤顶中心与加力架横梁中心纵向偏差均应不大于10mm,且应垫实两者之间的空隙。
7、编制试验箱梁加载计算书
交底
姓名
复核
姓名
时间
时间
接受
姓名
项目总工
姓名
时间
时间
B、注:若基数级大于0.60级,则取消0.60级。
C、各千斤顶宜同速、同步达到同一荷载值;加载速度不宜于超过3kN/s。
D、每级加载后均应仔细检查梁体下缘和梁体有无裂缝出现。如出现裂缝或(和)初始裂缝的延伸,应用红铅笔标注,并注明荷载等级,量测裂缝宽度。
E、每级加载后均应测量梁体跨中和各支座中心截面两侧竖向位移变化,以同一截面的两测平均值分别作为相应截面的竖向位移量或支点沉降量。跨中截面的竖向位移量减去支座沉降影响量即为该级荷载下的实测挠度值。
2)、加载前应将梁体表面清洗干净,用10倍放大镜在梁体跨中两侧1/2跨度范围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缝(表面收缩裂缝和表面损伤裂缝)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
3)、梁体挠度测量部位应在跨中及支座中心两侧,测量挠度的支座应牢固、稳定、且不应受加载时试验台座变形的影响。
6、加载设备安装
箱梁两端支座的相对高差应不大于10mm,同一支座两侧或同一端两支座高差应不大于2mm;箱梁四个支点不平整度不得大于2mm。支座安装后的实测梁跨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5、桥面就位
1)、试验梁移入静载试验台座对中后,在梁顶标出腹板中心线作为梁体的加载中心线,并在每一加载点铺设垫层及钢座板。钢座板用水平尺找平后,移入千斤顶。
2、各循环的加载等级:
1、第一加载循环:
初始状态→基数级(3min)→0.60(3min)→0.8(3min)→静活载级(3min)→1.00(20min)→静活载级(1min)→0.60(1min)→基数级(1min)→初始状态(10min)
2、第二加载循环:
初始状态→基数级(3min)→0.60(3min)→0.8(3min)→静活载级(3min)→1.00(5min)→1.05(5min)→1.10(5min)→1.15(5min)→1.20(20min)→1.10(1min)→静活载级(1min)→0.60(1min)→基数级(1min)→初始状态
米厘纸
张
2
3
百分表及表座
50mm
个
6
4
放大镜
10倍
把
10
5
刻度放大镜
20倍
个
1
6
钢直尺
300mm
把
5
7
钢卷尺
50m
把
1
8
弹簧秤
20kN
把
2
9
跨度样板尺
把
2
10
线坠
个
2
11
秒表
块
1
12
红、蓝铅笔
支
各1
3、千斤顶及油表校正
1)、静载试验前,必须对试验所用的液压千斤顶、油泵及配套油表进行校正。当采用压力表控制试验荷载时,试验前应将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后在精度不低于三级的试验机上进行标定。压力表应分级标定,级差应不大于加载最大值的10%,加载速度应不大于3KN/s,标定的最大荷载宜不小于加载最大值的1.1倍,且持荷10min。
当在第二加载循环中不能判断是否已出现受力裂缝时,应进行受力裂缝验证加载。验证加载从第二加载循环卸载至静活载级后开始。
3、验证加载:
A、静活载级(5min)→1.00(5min)→1.05(5min)→1.10(5min)→1.15(5min)→1.20(5min)→1.10(1min)→静活载级(1min)→0.60(1min)→基数级(1min)→初始状态
5
钢板
500×500×20mm
块
15
支垫油顶
6
活动扳手
250×300mm
把
4
7பைடு நூலகம்
手持喇叭
1.5V
个
1
2、检测设备及器具
试验所用计量设备、仪器、仪表、钢卷尺等均需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测量跨度用钢卷尺应经悬空检定。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准仪
DSZ2、DS2000
台
各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