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肝硬化的综合介入治疗

第十章肝硬化的综合介入治疗



• 路径:DSA监视下,颈V上腔V-右心房-下腔V-肝
V-穿刺肝-门V-放置内 支架(分流管)-达到 减门V压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
• 由于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阻塞导 致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回流障碍而产 生的门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的一 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之为布-加综合征 BCS。临床上可出现门静脉高压症、肝硬 化以及躯干下肢静脉曲张等表现。
• 禁忌证:1.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2.严重 的或难以纠正的肝性脑病;3.难于纠正的凝 血功能异常;4.无法控制的全身性感染及败 血症;5.门静脉狭窄或阻塞性病变;6.未经 解除的胆道梗阻;7.多囊性肝病;8.肝癌患 者为相对禁忌证。
• TIPS技术成功标准: • 1.肝内分流道成功建立;2.管腔内支架释放 准确;3.内支架展开程度达到预期要求;4. 分流道通畅;5.无严重并发症。
第十章肝硬化的综合介入治疗
• 主要介绍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TIPS
经颈V肝内门-腔V内支架分流术 (Tips)
(一)Tips概况 • 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CPH)是90年代应用于临床的新 技术,由于其创伤小,降低门V压及对食管V曲张破裂急 诊止血疗效可靠,因而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 1969年 RÖsch和Hanfee医生在动物身上开创了经颈V肝 内门-腔V分流术 • 1990年 Richter等首先利用Tips技术将Palmaz金属支架用 于临床病例获得功。近年来在欧美少数国家已有较快发展, 但是治疗对象主要是酒精性CPH。 • 1992年 我国相继在沈阳、北京等地成功的开展了Tips技 术,治疗对象主要是肝炎后CPH。近年来又出现了极度降 温的局面。
• 介入治疗适应证:1.肝段下腔静脉膜性或节 段性狭窄或闭塞,伴或不伴血栓形成;2.伴 肝静脉阻塞的下腔静脉膜性或节段性阻塞, 肝静脉支架成形术的最佳适应证是肝静脉 入口处膜性或小于3CM的短段阻塞;3.PTA 疗效不佳或再狭窄病例;4.下腔静脉癌性狭 窄或闭塞。
• 禁忌证:1.下腔静脉长段完全性闭塞;2.肝 静脉弥漫性闭塞;3.患者极度衰弱、恶病质 者。 • 技术成功标准 • 下腔静脉压、肝静脉压下降,与右心房的 压差减小或为零;2.下肢水肿、腹水、肝大 及静脉曲张消失或减轻;3.无严重并发症。
经颈V肝内门-腔V内支架分流术 (Tips)
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临床应用结果表明,Tips既可作为一种 应急抢救措施,也可成为预防性治疗手段, 其近期疗效是肯定的,但远期疗效似乎并不 乐观。据LaBerge 及Saxon报道,分流术后 半年分流道狭窄发生率为17-46%,术后1年 狭窄和闭塞的发生率高达破裂出血,经保守 治疗或内窥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无效;2.反 复静脉曲张大出血,不论有无硬化剂治疗 史;3.门脉高压性胃病;4.肝硬化所致的顽 固性腹水;5.顽固性肝性胸水;6.BuddChiari综合征或肝静脉阻塞性病变;7.外科 门腔分流术后通道闭塞;8.肝移植患者在等 待肝移植供体期间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破裂大出血或顽固性腹水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