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在100mm长度上孔 中心线的垂直度误
差/mm 0.1 0.5—1.0 — — 0.02—0.05 0.05—0.1 — 0.04—0.2 — — 0.5—1.0
五、不同材料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六、热处理、化学处理
钢件、铸件、锻件、有色金属材料
(1)热处理之前之后的加工方法不同, 因硬度发生变化,如电火花加工。 (2)防腐处理等。
1.6—6.3
加工为淬火钢及 铸铁的实心毛坯,
3
钻-粗铰-精铰
IT7—8
0.8—1.6
也可用于加工有 色金属。孔径小
于15---20mm
4
钻-扩
IT10—11
6.3—12.5
5
钻-扩-铰
6
钻-扩-粗铰-精铰
7
钻-扩-机铰-手铰
IT8—9 IT7
IT6—7
1.6—3.2 0.8—1.6 0.2—0.4
0.2~0.8
精度要求较高的不 淬硬平面,批量较 大时宜采用宽刃精 刨方案
0.2~0.8
精度要求高的淬硬 平面或不淬硬平面
00.25~0.4
IT7~9 IT5以上
0.2~0.8 000.6~ 0.1
大量生产,较小的 平面
高精度平面
三、不同形状的表面加工方法
3、孔的加工 冷冲模:上下模板的导柱孔、销孔、螺钉孔、 螺钉过孔; 塑模:磨板上的孔、定模板、动模板上的孔;
(未淬火钢)
IT8-9 Ra:1.6-3.2 钻-扩-铰
IT7-8 Ra:0.8-1.6 钻-扩-粗铰-精铰
精度要求很高的孔 IT6-7 Ra:0.025-0.2 粗镗-半精镗精镗-珩磨
4、螺纹的加工:内螺纹-车削,丝锥攻牙
外螺纹-车削,扳手套扣
具体加工方法与直径大小,牙型有关
四、不同的形位精度的加工方法
11 粗镗(粗扩)-半精镗(精扩)-精镗
(铰)
12 粗镗(粗扩)-半精镗(精扩)-精镗
-浮动镗刀精镗
13
粗镗(扩)-半精镗-磨孔
14
粗镗(扩)-办精镗-粗磨-精磨
IT11—13 IT9—10 IT7—8
IT6—7
IT7—8 IT6—7
15 粗镗-半精镗-精镗-精细镗(金刚镗)
16
钻-(扩)-粗铰-精铰-珩模;
极高精度的外圆加 工
三、不同形状的表面加工方法
2、平面、凹槽、凸台、曲线、曲面、弧面 塑料模:凹模板、定模座板、定模板、动模板、型 芯固定板、动模座板、支撑板 冷冲模:上模座、下模座
(1)加工方法: 一般常用方法:铣削(立式铣床、卧式铣床、数控 铣床、加工中心)磨削(外圆磨床、内圆磨床、万 能磨床)
(1) 加工方法 一般为钻孔、镗孔、铰孔、磨削、扩孔、线切 割
(2)不同精度、粗糙度的要求,加工方法不同 见P21 表1-8 孔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孔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表1-8外圆柱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序号
加工方法
经济精度 经济粗糙度Ra
适 用 范围
1

IT11—13
12.5
2
钻-铰
IT8—10
(2)不同精度、粗糙度的要求加工方法不同 见P22 表1-9平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当IT8-10 Ra:1.6-6.3 粗铣(刨)—精铣(刨) 当IT7 Ra:0.2-0.8 粗铣(刨)—精铣(刨)--磨 当IT5以上 Ra:0.006-0.1 粗铣—精铣—磨削—研磨
三、不同形状表面的加工方法
7
结构的工艺性好
说明
销孔太深,增 加铰孔工作量, 螺钉太长,没 有必要
8
将淬硬型芯安
装在模板上时,
定位销孔无法
用钻铰方法配
作。改用浅凹
定位使加工容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序 结构的工艺性不好 号
9
结构的工艺性好
说明
销孔太深,增 加铰孔工作量, 螺钉太长,没 有必要
10
将淬硬型芯安
装在模板上时,
定位销孔无法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1、结构上的工艺分析 ⑴ 具有哪些结构要素组成: 如:内、外圆柱面、平面、孔、 销孔、曲线、曲面、内外螺纹等; ⑵ 结构上的工艺性。如P11表1-6 所列。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序 结构的工艺性不好 号
1
结构的工艺性好
说明
键槽的尺寸、方 位相同,可在一 次装夹中加工出 全部键槽,提高 生产率
(3)当IT7~IT8 Ra :0.4~0.8 淬火钢(未淬火钢) 采用:粗车---半精车---磨削的加工方法
三、不同形状表面的加工方法
表1-7外圆柱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序号
加工方法
经济精度
1 粗车
IT11~13
2 粗车-半精车
IT8~10
3 粗车-半精车-精车
IT7~8
4 粗车-半精车-精车-滚压(或抛光)

主要用于精度要求 高的有色金属加工
0.006—0.1
精度要求很高的孔
三、不同形状表面的加工方法
孔径大小不同其加工方法也不同
孔径小于15-20mm: IT11-13 Ra:12.5 钻
(未淬火钢)
IT7-8 Ra:0.8-1.6 钻-粗铰-精铰
孔径大于15-20mm: IT10-11 Ra:6.3-12.5 钻-扩
11 粗铣-拉
12 粗铣-精铣-磨削-研磨
经济精度 IT11~13 IT8~10 IT7~8 IT6~8 IT11~13 IT8~10 IT6~7
IT7
IT7
IT6~7
经济粗糙度Ra 12.5~50 3.2~6.3
适 用 范围 端面
0.8~1.6 0.2~0.8 6.3~25
一般不淬硬平面
1.6~6.3 0.1~0.8
加工为淬火钢及 铸铁的实心毛坯, 也可用于加工有 色金属。孔径大
于15---20mm
8
钻-扩-拉
IT7—9
0.1—1.6
大批大量生产(精 度由拉刀的精度
而定)
孔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表1-8外圆柱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序号
加工方法
经济精度 经济粗糙度Ra
适 用 范围
9
粗镗(或扩孔)
10
粗镗(粗扩)-半精镗(精扩)
立式钻床上钻孔 车床上钻孔 铣床上镗孔
坐标镗床上钻孔 卧式镗床上钻孔
用钻模 按划线 按划线 用带滑座的角尺 回转工作台 回转分度头 光学仪器 用镗模 用块规 回转工作台 按划线
两孔中心线间或孔 中心线到平面的距
离误差/mm 0.1—0.2 1.0—3.0 1.0—2.0 0.1—0.3 — — 0.004—0.015 0.05—0.08 0.05—0.10 0.06—0.30 0.4—0.5
(1)外圆和内孔的几何形状精度 见P23 表1-10(圆度、圆柱度误差)
(2)平面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精度 见P23 表1-11(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
(3)孔的相互位置精度 见P24 表1-12(孔心距、孔中心线垂直 度误差)
孔心距、孔中心线垂直度误差
表1-12 孔的相互位置精度
加工方法
工件的定位
合理的工艺规程受批量、机床设备、 操作人员水平、交货时间、生产计划 安排、成本等一系列因素影响。
二、零件工艺分析的项目和内容
1.结构上的工艺分析:例如
2.技术要求上的工艺分析:例如
(1).尺寸精度的要求:IT6、IT7…孔H7、H8 轴h8、h10
(2).粗糙度要求:Ra12.5 Ra1.6 Ra0.8 ……
(2)不同精度、粗糙度要求的,其加工方法不同 见P21表1-7所列:外圆柱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同样是圆柱面: 当IT7~IT8 Ra:0.8~1.6 (淬火钢以外的各种金属)用粗 车---半精车---精车的方法。 当IT8~IT10 Ra :3.2~6.3 (淬火钢以外的各种金属)用 粗车---半精车的方法。
12.5~50 3.2~6.3 0.8~1.6 00.25~0.2 0.4~0.8 0.1~0.4 00.12~0.1
适 用 范围
适用于淬火钢以外 的各种金属
主要用于淬火钢, 也可用于未淬火钢, 但不宜加工有色金 属
00.25~0.4 000.6~ 00.25 000.6~ 0.1
主要用于要求较高 的有色金属加工
1-9外圆柱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加工方法 粗车 粗车-半精车 粗车-半精车-精车 粗车-半精车-磨削 粗刨(或粗铣)
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 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 刮研 以宽刃精刨代替上述刮研
9 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 磨削
10 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 粗磨-精磨
件材料 注:1)模具零件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LD 基
体钢(表面强化、渗碳、渗氮、化学沉积) 2)一般精度:<0.01mm Ra<0.8μm
国标:IT01 IT0 IT1 IT2………IT8
三、不同形状表面的加工方法
1、内外圆柱表面—轴类:导柱、模柄; 套类:导套; 盘类:整体结构圆形凹模
(1)加工方法: 一般选用车床或磨床加工
钻-(扩)-拉-珩磨;
粗镗-半精镗-精镗-珩磨
17
以研磨代替上述方法中的珩磨
IT6—7 IT6—7
IT5—6
6.3—12.5 1.6—3.2 0.8—1.6
0.4—0.8
除淬火钢外各种材 料,毛坯有铸出孔或
锻出孔
0.2—0.8 0.1—0.2
0.05—0.4 0.025—0.2
主要用于淬火钢,也 可以用于未淬火钢, 但不宜用于有色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