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编号:LX-FS-A85602运输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细化标准正式版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运输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细化标准正式版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运输巷道断面要求及巷道工程质量为了满足行人、通风、运输、施工、安全设施、设备安装及检修的要求,运输巷道断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运输巷的净高,自轨面起不得低于2m。
2、输送机机头和机尾处与巷帮支护的距离,不得小于0.7m。
巷道内移动变电站或平板车上综采设备的最突出部分,与巷帮支护的距离不得小于0.3m。
3、生产矿井已有的斜巷绞车、电机车运输的巷道人行道的宽度必须达到0.8 m以上,如达不到,必须在巷道的行人侧设置躲避硐。
2个躲避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40m。
躲避硐宽度不得小于1.2m,深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小于1.8m,躲避硐内严禁堆积物料,并设安全警标或红灯信号。
4、巷道交叉点、弯道、来往人员频繁的通道口等处必须设声光报警信号。
5、主要运输大巷、石门及井底车场要有充足的照明。
6、主要运输大巷人行道要用水泥抹面或铺设水泥板,沿线要有明显标志;横跨轨道处要有行人明显标志。
7、与轨道运输大巷相通的各支线岔口处,应装设阻车器或挡车栏。
8、巷道及岔口等处设置巷标、里程标及警示牌板,道岔口有明显的路标。
二、运输线路轨道及道岔质量1、主要运输线路轨道质量主要运输线路轨道一般指主要斜巷绞车道,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和主要运输石门,地面运煤、运矸干线和集中装载站车场的轨道。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轨道中心线:单轨中心线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50mm;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大于设计要求的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大于50mm。
(2)坡度与标高:坡度误差50米内不超过1/1000,即50米内高差不超过50mm。
(3)接头平整度: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mm。
(4)轨距偏差:直线段+5mm,-2mm;曲线段加宽后+5mm,-2mm。
(5)钢轨:同一线路无杂拌道,“杂拌道”是指在同一条线路内铺设不同轨型的钢轨(异型轨道长度小于50米为杂拌道)。
(6)钢轨磨损:24kg/m钢轨垂直摩损不应超9mm;30kg/m钢轨垂直摩损不应超11mm;否则,应予以更换。
(7)水平: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误差不大于5mm,曲线加超高后误差不大于5mm。
(8)轨缝:井下不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焊缝无裂纹。
地面夏季不大于7mm,冬季不大于10mm。
(9)轨枕质量:600mm轨距的木轨枕规格为:长×宽×高1200×200×160mm;轨枕平均间距600mm、误差±50mm。
轨枕下需垫实。
主要运输轨道需用铁枕木加强,直线段10M加一根;弯道段半径7-12M的按1-3M增加一根铁枕木;弯道半径大于12M以上的按3-5M增加一根铁枕木。
轨枕腐朽,损坏,断裂至不起作用必须更换。
(10)接头方式:接头应选用悬接,相对错距不大于2mm。
(11)扣件: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12)道钉: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mm。
(13)捣固:道渣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轨底与轨枕间隙大于2mm为吊板)。
(14)路基:无严重塌坡、地鼓、沉降现象。
(15)道床:井下道渣厚度不小于100mm(个别底板突出不小于50mm)地面轨道道渣厚度不小于150mm。
道床整洁,道渣不埋没轨枕面,道渣堆积厚度不少于轨枕高度的2/3,堆积无积水、淤泥。
(16)斜巷绞车道、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石门的托绳轮:每隔10-20米安装1组托绳轮,直线段托绳轮的直径为100mm、长度350mm,变坡点托绳轮的直径为200mm、长度350mm,托绳轮转动灵活,钢丝绳不磨轨及扣件。
(17)矿井新建的主运输轨道采用整体水泥道床,提高运行可靠性。
(18)轨道质量必须达到优良品。
2、一般运输线路轨道及其他轨道质量一般运输线路轨道及其他轨道质量指主要运输线路以外的轨道,线路应符合下列要求:(1)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误差不大于8mm,曲线加超高后误差不大于8mm。
(2)轨枕间距:轨枕平均间距1000mm (600mm轨距的木轨枕规格为:长×宽×高1200×200×160mm);误差±50mm。
(3)运输液压支架和大型设备(重量在10吨及以上)的轨道:轨型不小于24kg/m;轨枕平均间距600mm(在拐弯处或曲线段轨枕平均间距500mm);木轨枕规格为:长×宽×高1200×200×160mm);轨枕间距误差±50mm,每隔2个木轨枕加装一个铁轨枕,以保证轨道重载运行的可靠性。
(4)轨道质量达到合格品(但作为人员运输的轨道必须达到优良品),不得有杂拌道。
(5)其他细则要求与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的细则要求相同。
在生产矿井中主要运输线路轨型不得低于24Kg/m;新建、改扩建或延深的矿井中运行7t及其以上机车的轨道线路或行驶3吨及以上矿车的线路,采用不低于30Kg/m的钢轨, 运行7t以下机车的轨道线路,采用不低于24Kg/m的钢轨。
采区主要上下山线路轨型不得低于24Kg/m,运送综采设备,沿途的轨道轨型不得低于24Kg/m。
3、运输线路道岔质量运输线路道岔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轨距:按标准加宽后+3mm;辙岔前后,轨距偏差+3mm。
(2)水平:偏差不大于5mm。
(3)接头平整度: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mm。
(4)尖轨: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在尖轨顶面宽20mm处与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2mm。
(5)开程:尖轨开程80mm~110mm。
(6)轨缝:尖轨跟部不大于8mm,其它同线路部分的要求相同。
(7)护轨:零件齐全,安装牢固,无松动、失效现象。
(8)扣件: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9)道钉: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mm。
(10)捣固: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
(11)辙岔器:拉杆零件齐全,连接牢靠,动作灵活可靠。
(12)道床:道床整洁,道渣不埋没枕木面,道渣堆积厚度不少于轨枕高度的2/3,堆积无积水、淤泥,地面无杂草。
(13)道岔轨型不低于线路轨型。
三、轨道运输设备轨道运输设备应符合下列细则要求:1、蓄电池式电机车(1)蓄电池式电机车达到完好标准,每辆机车实行编号管理,用红油漆喷在车体上。
(2)制动距离每年至少测定一次,运送物料不得超过40米,运送人员不得超过20米。
(3)照明灯齐全明亮,照明有效光距离不小于40m,防护装置齐全,控制器闭锁装置齐全、可靠。
(4)警笛完整,声音清晰宏亮,音响距离,周围无噪音时大于40m。
(5)车体顶棚和门齐全,司机室了望窗有玻璃,司机室内清洁无杂物,车体统一刷灰色防锈漆。
(6)机车运行时严禁顶车;因调车线、车场需要顶车时严禁摘掉连接装置顶车。
(7)严禁司机在车内站立、身体探出车外或在车下操作机车。
2、矿车(材料车)(1)矿车(材料车)运行平衡,在水平轨道上四个车轮有一个不与轨面接触时,其间隙不大于3mm。
(2)车轮每半年注油一次,车轮护油盖不得缺失,车轮转动灵活。
车轮端面摆动量:圆锥滚柱轴承不超过3mm。
(3)连接钩环和插销的磨损量不超过原尺寸的15%,链环、插销弯曲值不超过链、销直径的10%。
(4)铸钢碰头无裂纹,弹簧无断裂或永久变形。
弹性碰头的伸缩长度为10~30mm.(5)车箱无破洞,各部凸凹深度不大于50mm,裂纹长度不超过100mm。
上口对角长度差不大于50mm。
(6)底梁不得有开焊和裂纹,碰头铆钉不得松动,其它部位铆钉、螺栓不得松动。
(7)车辆连接时,车辆连接孔或连接销上必须设有防滑脱装置,并保证连接安全可靠。
(8)平巷矿车(材料车)运输一律使用标准的链环和连接销,链环规格不小于Φ32mm,连接销直径不小于26mm。
无极绳绞车(梭车)连接车辆时必须采用硬连接。
3、矿用绞车(不含无极绳绞车)(1)滚筒a.滚筒无开焊、裂纹、破损和变形。
固定螺栓和油塞不得高出滚筒表面。
b.滚筒衬木磨损后表面距固定螺栓头端部不应小于5mm。
衬木固定良好。
(2)钢丝绳a.钢丝绳在滚筒上固定牢靠,绳卡不少于两付。
钢丝绳无打结。
b.钢丝绳钢丝的断面积与钢丝总断面积之比达到20%时,该钢丝绳必须更换。
c.在钢丝绳使用期间,咬绳、断丝数突然增加或伸长突然加快,必须立即更换。
d.有接头的钢丝绳,只可在平巷运输中的绞车、斜巷架空乘人装置使用。
e.在倾斜井巷中使用的钢丝绳,其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00倍。
f.绳套必须使用规格相符的绳卡,绳卡数量不少于4个。
g.钢丝绳每小班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必须及时处理。
(3)闸和闸轮a.闸把及杠杆系统动作灵活可靠,各销轴润滑良好,不松旷,施闸后闸把位置不超过水平位置。
b.拉杆螺栓、叉头、闸把、销轴无损伤变形,拉杆螺栓应有背帽紧固。
c.闸带无断裂,磨损余厚不小于3mm,铆接可靠不松动。
d.闸瓦及闸衬无缺损、无断裂,闸轮磨损深度不大于2mm,闸轮表面无油迹。
e.施闸手柄及重锤等的施闸工作行程都不得超过各自允许全行程的3/4。
(4)深度指示器a.深度指示器的螺杆、传动和变速装置润滑良好,动作灵活,指示准确。
b.牌坊式深度指示器的指针行程,不应小于全行程的3/4。
(5)各种仪表定期校验和整定,指示和动作准确可靠,校验期为一年。
(6)信号和通讯a.信号系统应声光具备,清晰可靠。
b.司机台附近应有与信号工联系的专用电话。
(7)天轮及导向轮的轮缘和辐条不得有裂纹、开焊、松脱或严重变形。
四、机械运人1、架空乘人装置(1)巷道必须按中线施工宽度不小于2.3m,拐弯时曲线半径不小于6m、支护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