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学(第一章)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消费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
授课内容:
一、消费经济学研究对象
二、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 三、消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学时分配:
5课时
第一章
导言
一、消费经济学研究对象 二、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 三、消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消费经济学研究对象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对消费的认识, 反映了产业资本家积累资本客观要求.
(二)19世纪中期——20世纪30年代 前的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庞巴维克 等 马歇尔 凡勃仑 “边际效用价值论”
微观: “需求理论” 宏观:“社会消费趋势理论”
“社会阶层消费学说”
庞巴维克(Bohm Bawerk 1851—1914年)
经济学杂志:
人大复印资料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理论经济学》 《消费经济》 《当代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等
推荐经济学学习网站:
1、经济学阶梯教室: / 2、中国经济学教育科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 http: ///
第七章 消费方式 第八章 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
参考资料
1、《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西斯蒙第 商务印书馆1977年出版 2、《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 商务印书馆1963年出版 3、《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亚当· 斯密 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 4、《消费经济学》 伊志宏主编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5、《消费经济学》 尹世杰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人们对消费品价格的反常态度
(三)消费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地位
对消费问题的研究,在凯恩斯经济学 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主要有:
建立消费函数理论,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规律. 关于社会消费倾向提高趋势的学说.
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绝对收入假定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支出在收入中份额有下 降趋势。
(1818——1883年)
(1820年——1895年)
社会再生产由四个环节组成 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
生产创造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 生产规定消费方式 消费 生产创造消费动力 消费决定再生产能否正常进行 消费制约 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 生产 消费结构制约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一)消费含义 (二)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微观消费和宏观消费的关系
二、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 历史演变
(一)古典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二)19世纪中期——20世纪30年代前的经 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三)消费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地位
(四)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分析
(一)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 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英国古典经济学 法国古典经济学
2、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西斯蒙第在消费经济理论上进行了那些与众不同 的研究? 4、简述马歇尔“需求理论”和“社会消费趋势理 论”。 5、简述凡勃仑“社会阶层消费学说”。 6、简述凯恩斯对消费问题的论述。 7、简述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论述。
The End
人们的消费支出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
消费增长的幅度小于收入增长的幅度
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稳定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而且它的趋势是 逾来逾小于1,但仍大于0。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下列问题
为什么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平均消费 倾向就会降低 ?
(四)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
——对某些事实内容所作的描述或解释,并预测经济活 动后果的分析方法 。 力求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这类 问题 ,而不回答“好”或“坏”的问题 。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 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家庭消费决 策 第四章 消费者的投资方式
第五章 消费需要与 消费需求 第六章 消费水平
奥地利经济学家
1、“边际效用价值论” 2、消费者意志对消费决策影响 3、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的关系
马歇尔(Marshall 1842—1924)
微观部分 欲望饱和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需求规律
需求理论
需求价格弹性 消费者剩余 消费习惯作用
宏观部分
进入市场商品种类的变动趋势
社会消费 趋势理论
消费理论热点问题
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问题 绿色消费问题、科学消费、和谐消费 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民消费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问题 闲暇消费和第三产业发展问题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关系问题 居民住宅消费问题 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等
思考题:
1、名词解释:消费、生活消费、消费经济学、消费力
推荐经济学学习网站:
6、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cn/ 7、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8、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hk/wk.asp 9、天则经济研究所: /
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主,把传授知识、自学和“讨 论式”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理论 联系实际,注重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第一章
导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确消费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和消费经济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了 解消费经济学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消费经济学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唯物辩证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方法
比较分析的方法
规范分析方法
——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一系列衡量经济活动 的标准,据以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 析方法。
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或“不应该是什么”、 “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
教学目的和要求:
消费经济学属于理论性、综合性、实用性很强应用经济学。 通过《消费经济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消费经济学的 基本原理、概念、方法;能够对影响消费者行为各种因素进行 分析;了解消费者决策对宏观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 明确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握消费 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 观点、基本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当代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 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情况和新观点、新问题;提高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 识的同时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 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时代和未来竞争的社会。
社会消费水平随着技术进步而提高
闲暇越来越被重视
货币和信用的发展将创造新消费方式
凡勃仑(Veblen 1857—1929)
“社会阶层消费学说” 《有闲阶级论》1899
有闲阶级存在和消费分为两种类型
摆阔气的消费
较低阶层生活方式以较高阶层生活方式作 为标准
两种消费方式存在,摆阔气的消费方式对 人口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消费规范的淘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