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业课深度解析一、微生物学试卷结构解析微生物学历年题型分布二、微生物学历年试题考点分布(一)微生物学近五年试卷分析2014年微生物学试卷分析注:表格中第一个数字为题数,括号内的数字为分值,下同。
(二)微生物学历年试卷考点分布表中数值为该知识点在当年考试中所占分值的百分比三、微生物学历年试题综合分析2014年微生物学试题分析名词解释、选择题、实验题和问答题这四种题型。
2014年考点分布侧重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的遗传和育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比重依旧占了很大比例,微生物的免疫学比重偏低,大题基本没考到,但是2015复习中这一块不能松,以下是我们对2014年微生物学考试的各个题型的分析:1.名词解释通过这些名词解释,可见这道题30分是白送分的题目,虽然好多题目是之前真题的重复题目,但是也不能侥幸投机,也要认认真真记住该记的名词解释,这样才能把该得的分数全拿到。
今年的名词解释中都基本是原题,没有一点难度,中规中矩的考查了一些重点知识点!预测2015年也基本就是一些常见的名词解释题目,但是不能去押题,还是要老老实实复习全面!2.选择题2014年的选择题难度适中。
从知识点的分布上分析,选择题涵盖面较广,考生应全面复习。
考细节问题的比较多,所以复习的时候要留意细节问题,这也是考生之间能拉开分数的原因。
3.实验题2014的实验题目前三道题目实质都在考查菌落的筛选,和之前2007,2008年的真题中的题目类型一样,答题原理类似,可以参照。
近几年来这个题型的更侧重于平时实验基础技能的考查。
第四题可以看出你本科阶段有没有做过或者了解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所以一些实验手段平时也要注意积累。
4.问答题2014年问答题考的不像以前很明显知道要去答什么问题了,有一些委婉的问法了,增加了题目的难度,但是只要基础牢固的话,要从课本知识中找答案,都可以用课本知识解答的。
例如第二题就是要考HMP途径的意义,所以要以不变应万变,知识点不会变化的,要踏踏实实复习到。
总体分析:纵观2002-2014年的微生物真题,重点比较明确,主要集中在第九章传染和免疫,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这些是考生复习的重点。
其实这些重难点的集中分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生化专业和微生物专业都考微生物学,所以出题要兼顾,疫苗中心偏向于传染和免疫,微生物方向有微生物药物和环境与资源微生物,偏向于微生物的代谢和遗传育种,所以命题方向基本可以把握,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候要全局兼顾,重难点深化复习。
(说明:此处原先总结的已经很全面了,不需要更改了,将生科院微生物出题方向的偏向,重点通过专业方向来预测是最好的方式,老师想要什么样的学生,就想通过什么样的出题方式,出题方向去考察学生,所以不要修改此处了。
)四、命题预测最近几年题目类型和分值基本稳定了,名词解释30分考10个,选择题30分考15个,实验题30分,简答题60分,预计2015年也跟14的保持一致。
1.名词解释微生物的名词解释要总结从2002年到2014年的,还会重复出现的,但是也要复习全面,聚英复习全书中的名词解释要全部掌握,这样在考试中出现什么情况也能游刃有余了,免疫学这一块的名词解释要多加注意了,今年没考不代表明年也不考,这一块名词解释比较多,也零碎,要多次重复记忆。
2.选择题选择题基本上每章都会考到,考的一般也是细节部分,这就是要求考生复习过程中要抓住主干知识,也要掌握细节部分,做到面面俱到,同学之间互相分数拉开就是细节部分拉开的,所以要多加注意了。
3.实验题预测2015的考题会偏重免疫学,要把真题中出现的免疫学实验题部分总结,课本知识要全面复习,做到在免疫学这一块没有疑问。
4.实验题实验题目的复习还是要全面复习的,每章的重难点在真题中基本都考查过了,之后的复习也可以围绕这些重难点展开。
免疫学部分,微生物的生长和控制,微生物的生态这三部分在2015的复习中多加注意一下。
命题方向在命题方向上,微生物的命题重点是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的第五章、第七章、第九章。
特别强调第九章的复习,一定要做到没有知识漏洞,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考到的,望考生多加注意。
2015年,根据往年真题,我们预测专业课考试会有如下趋势:从题量来看,还是4大题35小题左右,题型应该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实验题及简答题。
厦门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30分)1.底物水平磷酸化2.支原体3.古生菌4.隐性传染5.鉴别培养基6.硝酸盐呼吸7.重组修复8.Stickland反应9.溶源性10.转导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微生物中铭记科赫是由于他()。
A.证实病原菌学说B.在实验室中成功培养了细菌C.发展了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D.提出了原核生物术语2.真菌和藻类细胞壁中含有由葡萄糖基本结构单位组成的多糖和()。
A.几丁质B.纤维素C.碳酸钙D.肽聚糖3.微生物双螺旋结构中的DNA链通过称作()黏着的。
A.醚键B.酯键C.氢键D.糖苷键4.细菌质膜通常缺少如胆固醇类的固醇,而含有了你固醇的()。
A.异戊二烯B吡啶二羧酸 C.植烷类化合物D藿烷类化合物5.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合成另一种细胞器—()。
A.核糖体B.溶酶体C.线粒体D.叶绿体6.出芽的过程主要在()中发生。
A.病毒B.形成分支的细菌C.原生动物D.酵母菌7.为使淀粉和纤维素进行代谢而提供能量,()。
A.它们必须第一步变成脂肪分子B.它们的葡萄糖单位必须被释放C.环境中必须有游离氧存在D.遗传密码必须起促进作用8.霉菌丝体是一种()。
A.繁殖孢子的类型B.细胞壁的结构C.分枝菌丝团块D.运动的结构9.所有下列特征皆适合酵母菌细胞,除了()之外。
A.它们不形成菌丝 B .它们是典型的卵圆形细胞C它们只能用显微镜才能看见D它们是多细胞的真菌10.()可能是细菌中进行基因交换和充足的最普遍机制。
A.转化B.转导C.接合D.突变11()能够同时控制许多操纵子并帮助原核生物迅速应答广泛变化的环境。
A.双组分磷酸接力系统B.全局调节系统C.双重调节系统D.弱化系统12.细菌和古生菌基因组之间存在大量的水平基因转移,特别是()。
A.看家基因B.调节基因C.重组基因D.转座子13.当与mRNA比较时,RNA病毒大多具有或为正链,特别是()。
A.ssRNAB.dsRNAC.tRNAD.siRNA14.古生菌的膜质与其他生物的不同,通过()分支碳氢链与甘油相连。
A.醚键B.酯键C.氢键D.糖苷键15.真菌的营养体结构称为()。
A.原生质体B.营养细胞C.原植体D.子实体三、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30分)1.欲对一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运动能力的观察,应使用何种类型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琼脂的用量是多少?如何进行接种?(7分)2.试设计一个可用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区分其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案,并简述该实验的基本原理。
(7分)3.试设计一个从海洋沉积物中分离海洋芽孢杆菌并从中筛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物质产生菌的实验方案。
(8分)4.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一种能够同时对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和研究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情况的有力工具。
试简述FISH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8分)四、问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60分)1.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有相似之处吗?解释你判断的理由。
2.对于一个有EM途径和TCA循环的微生物来说,为什么同是具有戊糖磷酸途径是理想的?3.有时候点突变并不能改变表型,请尽你所知列出为什么会这样的理由。
4.举例说明在接合之前质粒间的基因转移对微生物有何好处?5.试述微生物的不同呼吸类型和特点。
6.菌株具备了哪些条件可作为环境微生物指示菌。
厦门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名词解释1.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 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 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2005年生化真题中已考)2.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2003年,2007年已考)3.古生菌:在进化途径上很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生物类群,主要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的原核生物。
主要特点是细胞壁无肽聚糖,细胞膜脂由醚键连接,与真细菌有明显差别的16SrRNA序列等。
(2004年已考)4.隐性传染(silent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鉴别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某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后能产生某种代谢产物,而这种代谢产物可以与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根据这种特征性变化,可将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
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叫鉴别培养基。
6.硝酸盐呼吸(nitrate respiration):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兼性厌氧菌以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使硝酸盐还原形成亚硝酸盐、NO、N2O或N2的过程。
(2011年)7.重组修复: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或复制之后,不切除DNA损伤部位的修复。
DNA链在复制时,受损的DNA链模板作用消失,新链里留下空隙,产生诱导信号,recA基因被诱导,产生大量重组蛋白,与新链缺口结合,引起子链和母链交换。
交换后母链缺口,通过聚合作用,以对子链为模板合成DNA片段填充,连接酶连接新旧链完成复制。
(2012年已考)8.Stickland反应:以一种氨基酸做底物脱氢,而以另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
(2003年,2010年已考)9.溶源性:λ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可以呈环行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也可通过整合酶的作用而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成为原噬菌体状态,并与寄主染色体一起复制并能维持许多代,这种现象称为λ噬菌体的溶源性。
10.转导: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2003年已考)二、选择题1.A.解析:科赫,细菌学奠基人,证实了病原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