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水质检测方法ppt课件
c、蒸馏:如测定酚类、氟化物、氰化物
d、消解:测金属、无机物
所消耗的量,单位mgO2/L,适用于轻污染的给水
化学需氧量( CODCr ) : K2Cr2O7 作氧化剂,适用于重污染的排
水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一定时间温度下,微生物分解水中
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mgO2/L
总有机碳( TOC ) :总有机碳分析仪高温燃烧水样测定,单位
①在断面上选择采样垂线:
水面宽<50m,设一条;
水面宽50-100m,设左、右两条;
水面宽大于100m,设左、中、右三条。
②每条垂线上设点:
表层水样:水面下约0.5~1m处; 深层水样:距底质以上0.5~1m处; 中层水样:表层和深层之间的中心位置。
b、取样量:保证分析用量3倍以上,至少做2次平行样。
c、采样器:玻璃或塑料瓶或水桶,清洁(化学指标)或 无菌(微生物指标)。 玻璃采样瓶:测定含油类或其它有机物(生物)水样。 塑料采样瓶:测定水中的微量金属离子、硼、硅、氟等 无机项目。 d、取样方法:一般水样冲洗采样瓶2~3次后再采样。 ①自来水:先放水数分钟再采样。 ②井水:直接采样;或先水桶采样,再移至采样瓶 ③江河湖泊或海水(表面水样):距岸边1~2m且水下 20~50cm直接采样。 ④污水、废水:重点各排放口
通过学习,掌握水分析化学的四大滴定方法(酸碱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和主要仪器分 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等) 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操 作。
1.2
水分析化学的分类
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测定原理、操作方法和具体 要求的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许多种类。 按测定方法的原理划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也称 为经典化学分析法),主要有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 方法(也称为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
(3)化学指标
1) pH值:pH = -lg[H+]
2)酸度和碱度:给出质子物质的总量(酸度)
接受质子物质的总量(碱度) 3)硬度:水中Ca2+、Mg2+离子的总量 永久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 暂时硬度: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形成,煮沸后分解形 成沉淀 4)总盐量(或矿化度):水中全部阴阳离子总量
5) 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宏观地描述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总量 指标,不针对哪类有机物) 高锰酸盐指数( CODMn ) :用 KMnO4作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
b、控pH值:加酸调pH<2(防止水解沉淀以及被器壁吸附),
生物抑制剂:测定酚的水样,加CuSO4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3、水样的预处理——水样的分离技术 a、过滤(或澄清、离心):除去残渣及细菌或藻类。 阻留残渣的能力大小顺序为: 滤膜(0.45m)>离心>滤纸>砂芯漏斗。 b、浓缩(富集): 蒸发、L-L萃取(分离水中的有机物)、离子交换。
mgC/L
总需氧量(TOD) :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在高温下燃烧生
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需氧量,mgO2/L
1.4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水质分析的基本程序: 水样采集、保存、预处理、分析、结果计算和报告
1、水样的采集 根据试验目的选取取样点、取样量、采样器和取样 方法。
a、采样点:断面布设和点布设。
(1)采样断面布设:
河流水系沿上中下游布设3个采样断面 对照断面(上游):反映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检测断面(中游):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质 的影响。 结果断面(下游):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
对湖泊、水库,应在进出水口布设2个检测断面。
(2)采样点布设:据河流的宽度和深度而定
仪 器 分 析 法 A、光学分析法 :紫外可见、红外、分子荧光及磷光、原子吸收、原 子发射光谱法等 B、电化学分析法:电重量分析、电位分析、电导法、库仑法、伏安 法、极谱分析法等 C、色谱法:气相、液相、离子色谱法 D、其它方法:质谱、核磁共振、X射线、电子显微镜分析等
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1 水质标准
按不同用水目的制定的污染物的量阈值。 余氯为下界,其他指标均为上界限值,不可超越。
2 水质指标
物理指标:不涉及化学反应,参数测定后水样不发生变化
化学指标
微生物学指标
(1) 物理指标
1) 水温
2) 臭味(文字描述)和臭阈值
3) 色度 4) 浊度,混凝工艺重要的控制指标 5) 残渣(总残渣 = 可滤残渣 + 不可滤残渣),重量法测定 6) 电导率,电导率仪测定
常用水质检测方 法
第 1章
绪 论
1.1 水质检测的性质和任务
水质分析检测是研究水及其杂质、污染物的组成、性质、含 量及其分析方法的一门学科。它在日趋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治 理与检测中起着眼睛和哨兵的作用,给排水设计、水处理工 艺、水环境评价、废水综合利用效果等都必须以分析结果为 依据,并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
e、取样形式: 瞬时废水样:浓度、和流量都比较恒定,可随机采样。 平均混合废水样:浓度变化但流量恒定,可在24h内每隔相
同时间,采集等量废水样,最后混合成平均水样。
平均按比例混合废水样:当排放量变化时,24h内每隔相同 时间,流量大时多取,流量少时少取,然后混合而成。
2、 水样的保存
最好现场立即测定,以免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变化。 如不能立即测定,应采用一些措施终止或减缓各种反应。 a、冷藏:<5℃,抑制微生物活动,减慢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 速度 个别指标加NaOH(如氰化物)。 c、加保存试剂: 氧化剂或还原剂:测定汞,加入HNO3和K2Cr2O7(0.05%); 测定硫化物,加入抗坏血酸,防止氧化。
7) 紫外吸光度值( UVA254):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
8) 氧化还原电位(ORP):废水生物处理过程重要控制参数
(2) 微生物指标
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指标
1) 细菌总数
2) 大肠菌群 3) 大肠埃希氏菌 4) 耐热大肠菌群 5) 贾第鞭毛虫 6) 隐孢子虫 7) 游离性余氯: Cl2/HOCl/O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