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复合板的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差别不锈钢复合板焊前预热和层间温度的控制对减少裂纹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预热温度过高,会导致不锈钢复合板焊缝的冷却速度变慢,有可能引起焊接接头晶粒边界碳化物的析出和形成铁素体组织,大大地降低接头的冲击韧性。
预热温度过低,则起不到预热的作用,无法防止裂纹的形成。
不锈钢复合板与碳钢焊接的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要控制在150~300℃。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前准备,不锈钢复合板的切割以及坡口加工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割面应光滑,采用剪床切割时,复层应朝上。
也可以采用等离子切割,切割时复层朝上,严禁将切割的熔渣落在复层上。
不锈钢复合板坡口加工及检查,坡口形式和尺寸按图纸设计规定,如设计未明确规定的,可参照图其他选用。
坡口选用原则:确保焊接质量填充金属少,熔合比小,便于操作。
坡口加工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制成。
若采用等离子切割,气割等方法开制坡口,则必须去除复材表面的氧化层。
加工完的坡口要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和分层,否则应进行修补。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前清理,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应用机械方法及有机溶剂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表面的油污,锈迹,金属屑,氧化膜及其他污物,复层距离坡口100mm范围内应涂防飞溅涂料。
不锈钢复合板装配应以复层为基准,其错边量不得大于复层厚度的二分之一,且不大于2mm,对于复层厚度不同时,按较小的复层厚度取错边量。
定位焊应焊在基层母材上,且采用与焊接基层金属相同的焊接材料。
为防止不锈钢复合板焊接一侧晶体粗大,产生脆化和裂纹,还要采取以下工艺措施:①选用小的热输入,小的焊接电流,较快的焊接速度。
②采用短弧焊,电弧稍偏向碳钢母材侧,使两母材金属受热均匀一致。
③由于需要多层焊,前一层焊缝冷却至200~300℃后焊下一道焊缝。
④焊后进行缓冷各类不同不锈钢的介绍不锈钢常按组织状态分为: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及沉淀硬化不锈钢等。
另外,可按成分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
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
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
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
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
这类钢能抵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并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用于硝酸及食品工厂设备,也可制作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如燃气轮机零件等。
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
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8Ni9、0Cr19Ni9等。
0Cr19Ni9钢的wC<0.08%,钢号中标记为“0”。
这类钢中含有大量的Ni和Cr,使钢在室温下呈奥氏体状态。
这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和耐蚀性能,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中耐蚀性均较好,用来制作耐酸设备,如耐蚀容器及设备衬里、输送管道、耐硝酸的设备零件等。
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奥氏体-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
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
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
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
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
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
这类钢是在淬火、回火处理后使用的。
沉淀硬化不锈钢:基体为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04Cr13Ni8Mo2Al等。
其能通过沉淀硬化(又称时效硬化)处理使其硬(强)化的不锈钢。
冷轧不锈钢复合板在家电中的用途冷轧不锈钢复合板主要用于家电、厨房用具、卫生洁具和家庭日用品的生产,汽车工业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我国是全球主要家电制造中心,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及劳动力成本较低使我国在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上有比较经济优势。
而且近年来,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大幅增长,使我国作为制造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出口增长率已超过国内市场销量的增长率;微波炉、空调器、洗衣机和电冰箱等产品的出口增长均很快。
而且,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家电外壳用的冷轧不锈钢复合板需求量越来越大。
近年我国家电用冷轧不锈钢复合板国产化趋势明显,后期国产化率还将继续提升,冷轧不锈钢复合板的需求量还会明显提升。
另外,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也呈快速发展态势,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份额已接近27,并且正在努力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强国,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生产用冷轧不锈钢复合板的需求也在逐年大幅度增加。
有业内专家预测,我国有望在2012年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现在美国和日本的国内汽车产量在1100万-1200万辆,而我国到2012 年汽车产量将超过1000万辆。
对冷轧不锈钢复合板板来说,汽车工业的需求前景十分可观。
从我国冷轧不锈钢复合板进出口数量的巨大变化也可以看出我国不锈钢业经过几年的生产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实力。
目前我国生产的大部分冷轧不锈钢复合板品种均能够替代进口,今年前9个月的出口量已略高于进口量,后期仍有较大替代空间。
另外,在我国冷轧不锈钢复合板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拓展国际市场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因此无论是从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来看,冷轧不锈钢复合板均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不锈钢复合板的种类与性能介绍不锈钢复合板是由较厚的珠光体钢和较薄的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而成的双金属板。
基层多为碳钢或低合金钢,复层多为1CR18Ni9Ti、Cr18Ni12Mo2Ti、Cr23Ni28Mo3Cu3Ti等奥氏体不锈钢,主要满足耐蚀性能等要求。
不锈钢复合板复层通常是在容器里层,厚度一般只点总厚度的10%~20%。
我国生产的不锈钢复合板种类和力学性能良好。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奥氏体系不锈钢复合板和铁素体系不锈钢复合板。
不锈钢复合板冷轧薄板和钢带宽度900~1200mm、长度2000mm 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708-1988的规定。
成卷交货时钢卷头、尾厚度不正常的长度分别不超过6000mm。
不锈钢复合板冷轧薄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
不锈钢复合板总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不锈钢复合板冷轧后进行热处理、酸洗或类似的处理加工,最后获得适当等级的表面粗糙度。
不锈钢复合板表面的质量特征如下。
Ⅰ级表面钢板两面允许有深度不大于钢板厚度公差之半,且不使钢板小于允许最小厚度的一般的轻微麻点、轻微划伤和辊印。
Ⅱ级表面不锈钢复合板表面允许有深度不大于钢板厚度公差之半,且不使不锈钢复合板小于允许最小厚度的下列缺陷。
正面:一般的轻微麻点、轻微划伤、凹坑和辊印。
反面:一般的轻微麻点、局部的深麻点、轻微划伤、压痕或凹坑。
钢板两面超出上述范围的缺陷允许用砂轮清除,清除深度正面不得大于钢板复层厚度之半,反面不得大于钢板公差。
不锈钢复合板冷轧薄钢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基层材料相应标准的规定,当基层材料选用深冲拉延钢时,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在弯曲部分的外侧允许产生裂纹,复合界面不允许分层。
不锈钢复合板标准中没有弯曲试验规定时,可不做弯曲试验;如需求方要求做时,弯曲直径d=4α。
对称型复合钢板任做一个弯曲试验、非对称型复合钢板进行冷弯试验时,复层厚度大的面在外侧。
不锈钢复合板的种类与性能如本文所表述不锈钢复合板常见冶炼、锻造及轧制问题缩孔:钢液在钢模里收缩时形成的缩腔叫缩孔.横裂:是指钢锭表面发生的横向裂纹,一般在钢锭上,一般深度较浅,经精磨可祛除。
纵裂:是指钢锭表面产生的纵向裂纹,一般在钢锭上部和角部,而上部的裂纹很深,很难研磨消除。
结疤:钢锭表面,壳皮状或瘤子状的金属所溅粘的称为结疤,结疤多出现在钢锭下部。
重皮:在低倍试片的边缘,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暗色疏松时,其周围聚集大量的氧化物夹杂,(主要是氧化亚铁)这叫翻复。
表面夹杂:是指镶嵌在钢锭表面肉眼可见的非减数夹杂物。
表面气孔:指暴露于钢锭表面肉眼可见的细小孔洞,多见于钢锭中下部,一般不深,可精整去除。
炸裂:钢锭表面极冷时产生的开裂,因开裂时常拌有响声,所以叫做炸裂。
上涨:钢锭头部呈不规则的凸起,这缺陷叫上涨,也叫冒涨。
网纹:钢锭表面出现的网状凸起叫网纹。
麻坑:钢锭表面存在的凹坑叫做麻坑。
双浇:钢锭表面四周明显可见的重接痕迹飞边:存在于钢锭头部或尾部垂直于钢锭表面的金属薄片叫飞边。
飞翅:在钢锭表面形成的垂直于钢锭表面的薄片叫飞翅。
气泡:气泡是由于钢水除气脱氧不良或注钢系统原料潮湿等原因而造成钢锭或刚才的缺陷,一般分皮下气泡和内部气泡。
(防止方法:钢水氧化沸腾还原脱氧要良好,炉聊和一切与钢水接触的耐火材料要干燥,出钢槽、包子、手板、模子等要干燥,模子锈斑要清理干净,涂油要薄均。
)白点:白点其实是一种细微的裂纹,在刚才横向低倍试样上呈放射性不规则的锯齿裂纹,在纵向低倍试样上是圆形或椭圆星的银亮点,因而叫白点。
一、不锈钢复合板管的理论重量计算:G=(Φ-S)×S×0.02491例如:材质304,规格57×3.5×6米定尺,每支管子的理论重量为:(外径-壁厚)×壁厚×0.02491 =每米的理论重量(57-3.5)×3.5×0.02491×6米=28kg/支注:316、316L、2520(310S)、317、317L等材质的圆管每米的理论公式为G=(Φ-S)×S×0.02507二、不锈钢圆钢的理论重量计算:G=(Φ×1/2)2÷40=每米圆钢的重量。
三、不锈钢方管的理论重量计算:[(方管周长÷3.1416)-S] ×S×0.02491(注:316、316L、2520、317、317L用0.02507)=每米方管的重量不锈钢复合板的库存变化截止到2012年11月18日,全国30个主要市场不锈钢复合板社会库存量为1189.4万吨,较前一周增加0.8万吨,结束了国庆节后的连降势头,六周来首次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