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


7
分解放热
吸附放热
活性物质遇水
一、燃烧
第 12 页
(四)与燃烧相关的常用概念
影响液体、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
(1)压力,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 (2)氧浓度,混合气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越低; (3)催化,活性催化剂能降低自燃点,钝性催化剂能提高自燃点; (4)容器的材质和内径,器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催化作用,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
一、燃烧
第 11 页
(四)与燃烧相关的常用概念
燃点 —— 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
最低温度。一切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自燃点 —— 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主要方式有:
氧化发热
聚合放热
1
2
3
4
发酵放热
5
可燃物与 强氧化剂混合
6
氧指数 —— 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 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 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 属于易燃材料,氧 指 数 在 22 ~ 27 之 间 属 可 燃 材 料 , 氧 指 数 > 27 属 难 燃 材 料 。
➢可燃物是燃烧不可缺少的一个首要条件,是燃烧的内因,没有可燃物,
燃烧就根本不能发生。
一、燃烧
第8 页
(三)燃烧的必要条件
氧化剂 —— 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 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 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温度(引火源)—— 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 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他还有从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而来的热 能。
闪点的意义:
➢(1)闪点是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 ➢(2)闪点是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依据; ➢(3)闪点是甲、乙、丙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 ➢( 4 ) 以 甲 、 乙 、 丙 类 液 体 分 类 为 依 据 规 定 了 厂 房 和 库 房 的 耐 火 等 级 、 层 数 、 占 地 面 积 、 安 全 疏 散、防火间距、防爆设置等; ➢(5)以甲、乙、丙类液体的分类为依据规定了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助燃气 体储罐的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
第7 页
(三)燃烧的必要条件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都称为 “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可燃物按其化学 组成,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从数量上讲,绝大部分可 燃物为有机物,少部分为无机物。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 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对于这三种状态的可燃物来说,其燃烧难易 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是气体比较容易燃烧,其次是液体,最后是固体。
一、燃烧
第5 页
(二)燃烧的类型 燃烧有四种类型: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
着 火 —— 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着火源接触即能 引起燃烧,并在着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自 燃 —— 是指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 现象。 爆 炸 —— 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 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同时破坏性极强。
一、燃烧
第6 页
(三)燃烧的必要条件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
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这三个必要条件可表示成“燃烧三角形”和“燃烧四面体”。
可燃物
温度 (引火源)
氧化剂 烧过程中 未受抑制的 链式反应
氧化剂
燃烧四面体
一、燃烧
第3 页
一、燃烧
第4 页
(二)燃烧的类型
燃烧有四种类型: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
闪燃 —— 有两种含义: (1)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质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浓度随其温度 上升而增大,这些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当蒸气达到一定浓度时,如与火源接 触,就会产生一闪即灭的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 (2)当可燃物在密闭的室内着火时,这些有机物因燃烧分解出可燃性物质,由于密闭 空间氧气被耗尽,致使火焰在短时间内熄灭而成阴燃冒烟状态。然而屋内可燃物均已 达临界点,并充满不完全燃烧气体。因此当有新鲜空气突然灌入时,所有可燃物表面 将全都一起燃烧,造成一片火海,极为致命。这种现象也称为闪燃,亦称燃爆。
影响固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
(1)受热熔融,熔融后可视液体、气体的情况; (2)挥发物的数量,挥发出的可燃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 (3)固体的颗粒度,固体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就越大,自燃点越低; (4)受热时间,可燃固体长时间受热,其自燃点会有所降低。
一、燃烧
第 13 页
(四)与燃烧相关的常用概念
一、燃烧
第9 页
(四)与燃烧相关的常用概念
闪燃 —— 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 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参见前面) 阴燃 —— 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的现象。 爆燃 —— 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 自燃 ——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焰等火源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 蓄热所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根据热来源不同,物质自燃可分为两种:一是本 身自燃;二是受热自燃。本身自燃,就是由于物质内部自行发热而发生燃烧现 象。受热自燃就是物质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发生燃烧现象。(参见前面)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
(企业通用)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2 页
Chapter.1
燃烧与爆炸知识
一、燃烧
(一)燃烧的概念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产生化学作用
而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 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的反应过程极其复杂,游离基的链锁 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 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一、燃烧
第 10 页
(四)与燃烧相关的常用概念
闪点 ——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同系物中异构体比正构体的闪点低;同系物的闪点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其沸点升高而 升高。各组分混合液,如汽油、煤油等,其闪点随沸程的增加而升高;低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 形成的混合液,其闪点低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木材的闪点在260℃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