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50分)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昏线,ac 为昏线的顶点,B 点为昏线的中心点,昏线在地球上为东北-西南走向,a 点的地理坐标为(74º24'N,150ºE),完成下列1-3题 1.a 点与c 点的经度数相差是( )A .0ºB .90ºC .180ºD .160º2.C 点位于北京的( )A .西南B .东南C .东北D .西北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5月21日左右22点 B .6月22日10点 C .12月22日14点 D .12月22日10点4.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5.读右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 ,虚线为过M 点地面垂直线,L 1、L 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 点的纬度范围是( )A .3°N ~3°SB .6°N ~17.5°NC .3°N ~17.5°N 或3°S ~17.5°SD .17.5°S ~23.5°S 或17.5°N ~23.5°N右图是北半球某点上空所视的地球昼夜分布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为昼,E 、D 、F 位于同一纬线上,B 、D 、O 、C 、M 位于同一经线圈上,OC=BD=1110KM ,M 点的经度为60︒E ,读图回答6.此时,有关B 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点的太阳高度角为80° B .B 点的太阳高度为66°34′C .B 点的地理位置是(120°W ,10°S )D .B 点的地理位置是(120°W ,10°N ) 7.此时,M 、D 所处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 .D 点位于北半球,10月B .D 点位于南半球,9月C .M 点位于北半球,1月D .M 点位于北半球,2月 8.此时,赤道上与北京昼夜情况相同(即同为黑夜或白天),处于同一日期,且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 )A .60︒E 向东至160E ︒B .20W ︒向东至160E ︒C .60︒E 向东至150E ︒D .20W ︒向东至150E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9-11题。
城 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甲 5:28 19:00 乙7:2320:279.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北方B .西北方C .东南方D .西南方10.当甲地日出时,地球上两个日期分界线理论上除180°经线外,还有( ) A .0°经线 B .38°W 经线 C .38°E 经线 D .60°W 经线 11.下列地理现象发生在此季节的有( )①恰逢中国“植树节” ②洞庭湖水系储水变化量为正值 ③寒潮、台风频繁肆虐 ④中纬地区对流层厚度达最大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 ,11°56′E )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完成12—14题。
12.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 .10时 B.13时 C .16时 D.19时 13.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14.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A.9月21—30日B.10月1—10日C. 10月11—20日D.10月21—30日 读图5,完成15-17题15.若EF 为赤道,P 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 .0°-20°NB .0°-20°SC .20°N -23°26′ND .20°S -23°26′S16.若EF 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 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 .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 .北温带范围变小C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 .悉尼(约34°S )夏季昼变长17.若O 为北极点,H 、P 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图5A .5月23日8时B .6月22日18时C .11月23日6时D .12月22日18时读经纬线示意图(图6),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完成18~20题。
图618、此刻,甲地地方时为 ( )A .6时B .15时C .9时D .21时19、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某地(860S ,800W)的区时是 ( )A .7日21时40分B .7日22时C .8日3时20分 D_8日8时 20、此时 ( )A .基多市烈日当空B .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C .巴西高原草木繁盛D .“月城”西昌月光明亮 图7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7—9题2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 、b 两月(a 月早于b 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 66°N 40°N 40°S B. 66.5°S 66°S 40°S 40°N C.66.5°N 66°N 0° 40°S D. 66.5°S 66°S 0° 40°N 2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A .a 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 .b 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 .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 .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23.①地在a 月与b 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 与Pb 的关系应符合 A .0<Pa /Pb <1 B .Pa /Pb =0 C .Pa /Pb =1 D .Pa /Pb >1北京临街的平顶住宅楼都进行了“平改坡”工程,即平屋顶改成坡屋顶。
阅读相关数据表格和示意图,完成24~25题。
图7月份b a0 4 6 8 10 12 14 16 2 ① ② ③ ④ 昼长/时24.楼顶“平改坡”后,某居民楼楼顶的原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坡顶阻挡正午的太阳光,一年中有一段时间的正午不能全部照射到太阳光。
阻挡太阳光的时间大约有( )A.1个半月左右B.3个月左右C.6个月左右D.9个月左右25.一年中,太阳能热水器被坡屋顶正午阴影挡住的最大面积季节里,下列现象正确的是①哈尔滨正值冰雕旅游旺季②南非开普敦正值干燥季节③杭州该天的日出方向是东偏北,日落西偏北④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忙于考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C.60m D.65m(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C.65m D.90m【信息提取】由图中等高线可以获取以下信息:1.等高距为5米,图中右上角海拔最高,右下角最低。
2.等高线的疏密分布状况。
3.②处峡谷两侧55米等高线之间的图上距离。
【精讲精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 m,图中最右下角的等高线为25 m,最右下角海拔最低,其海拔低于25m,高于20m,最右上角的等高线为80 m,最右上角海拔最高,其海拔高于80 m,低于85 m,故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大于55 m、小于65 m。
第(2)题,据图可知,③处的等高线最密集,表示该处的坡度最大,河水的流速最快。
第(3)题,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判断,水库大坝应建在图中河流①②之间的河谷处,据图可知,该处河谷最低处海拔在40~45 m之间,要使坝高达到13 m,坝顶海拔需达到55 m左右。
根据比例尺估算该处两侧两条55 m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坝长,约为40 m。
【参考答案】(1)C (2)C (3)B二、综合题:(共50分)26.下图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NPY=7.5°,PY为0°经线,此时纬度为80º纬线的某地,当地方为0时时,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
完成下列各题。
(16分)(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 ;N ;(2)此时,北京时间为时;小时后,全球处于同一天。
(3)30°N纬度的白昼长为小时;该日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方向升起。
(4)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此日,在80ºN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27.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太阳高度变化,h为已知量,回答下列问题:(12)(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④地表示的地点是。
(2)②表示的地点是,四地中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①、③两地纬度较低的是,理由是28、右图是“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回答下列问题:(22分)(1)若图中a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其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和事物是:。
①太阳高度相同②地方时相同③昼夜长短相同④角速度、线速度相同⑤地形相同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⑦均会受到寒潮的影响(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有相同的气候类型,其中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_ ____。
(3)若图中b点分别在中国、美国境内,其气温的共同特征但成因有所不同:中国美国(4) X、Y分别是中国、美国的著名卫星发射基地,试比较两者建立的主要条件的差异。
(5)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美两国人口迁移方向存在差异,试作简要对比。
(6)图中c处分别为中美两国的重要工业区,试论述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9.读“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形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图8(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
(1分)(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
(2分)(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2分)A.100m≤H<300m B.100m≤H<200mC.200m≤H<300m D.100m<H≤300m(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山顶。
(2分)(5)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支流。
(1分)(6)若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1分)(7)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1分)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