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城市规划思想中的可持续性隐喻――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勒·柯布西耶城市规划五要点【摘要】:柯布西耶运用工业化的思想来预测城市的发展,并且基于这种预测结果用理性主义来进行城市规划,其中“集中论”和“功能分区”是他城市规划思想的核心内容。
诚然,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柯布西耶的简单理性地城市规划思想并不能够完美地解决所有问题而不引发另外地问题。
加上我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地不断更新,逐步认识到要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时遇到的问题时,就是需要在“集中论”和“分散论”之间,“功能分区”和“功能复合”之间取得平衡,单一的规划方法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尽管如此,柯布西耶城市规划五要点中仍然葆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这对于以构建一个可持续性城市的现代规划趋势依然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柯布西耶集中论功能分区可持续性城市一.柯布西耶城市规划思想概述柯布西耶作为引领现代建筑运动的先驱,他的以“机器美学”理念设计出的极富个人特色的建筑作品不断地被后人当作经典来重温。
除了在建筑领域上是大师级的人物,柯布西耶大胆地把工业化思想代入城市规划,现在看来这一点仍然是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他的城市规划思想不仅承认大城市发展的事实而且有预见性的认识到汽车和电话等新技术即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而这种影响又必定要在城市规划中体现。
对于规划师,柯布西耶有这样的定义“从所有社会潮流中,读取下一个时代的需要,把确实的回答转化为具体的形态提供给社会,这就是规划师”。
虽然柯布西耶所说的“下一个时代”的时间长度跟现今所说的可持续发展所涵盖的时间长度不一样,但是在可持续这一个概念明确提出前的上世纪之初,柯布西耶所定义的规划师所要规划的内容确有可持续之实。
他认为规划师需要具备预测城市乃至社会发展的能力,规划师要考虑整体的长效的事情,并且用同样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为了解决他所预见的在工业化浪潮里高速发展大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柯布西耶高举“集中论”的旗帜,在他看来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不是降低而是提高城市密度,而高耸的塔楼将会扩大开阔地的面积并改善交通状况,功能分区可以解决城市无序发展的问题。
事实上,柯布西耶的追随者利用这个理念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部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可持续性城市规划总所周知,城市化过程中整个城市环境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发展趋势。
诸如越来越多的自然空间被城市占用,地面被人工封闭,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的工作,居住,购物和休闲地点离得越来越远,这种趋势使城市空间的生活品质降低,交通量不断增加;交通工具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不断增加;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自然空间的不断侵占和零碎化的自然空间,使目前发展带来的主要负面效果;过于密度的城市缺乏足够的室外空间;太少的户外活动使城市居民的必要的户外活动需要难以得到保证;缺少野生植物和动物会大大减少城市居民对自然界的体验等等种种城市发展趋势都将对人类生理和精神上造成负担。
可持续性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下应运而生。
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发展的时空公平原则:在时间上要求当代人在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相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地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地发展和消费,而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地同等发展和消费的机会;在空间上要求在本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成本-效益的公平负担和分配,要求资源和环境的利用者在获利的同时必须支付由此造成的全部社会成本。
所以可持续性城市的规划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题目,它需要解决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时遇到的所有挑战。
从城市生态,建筑和城市规划,能源和交通规划等多个角度上来看,城市在逐步脱离自然空间的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这种问题涵盖了许多的方面,极其复杂,无论是集中式和分散式都不能完善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不引发其他地问题,无论是《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还是《北京宪章》都不能完美地指导城市规划的工作使之完善解决所有问题。
城市规划逐步地走向多元化发展地道路,在集中式和分散式中寻求最佳平衡点,即满足城市发展地需求,也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活的需要,满足城市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柯布西耶城市规划思想的可持续性内涵分析柯布西耶作为一名规划师,一名有职业责任心的规划师,他将塑造美好的现代城市和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理想。
并为自己的理想作出大量的实践工作。
其中功能分区和高层建筑是他所构造的城市理想生活的重要标志。
柯布西耶对城市对社会的独到预测表现在他提出的城市规划观中,在二战后,城市重建的历史机遇中,柯布西耶找到了适合自己发挥的场所。
“给人类建构一个新的家园无疑将决定一个文明的特征”当然,柯布西耶并没有彻底将人们解救到一个理想的文明城市中,因为运用单一的思路不可能将复杂的现实问题完全解决,他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提示了后代人解决问题的一种值得延续下去的思路。
虽然,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理念也有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方面,但是这些理念时至今日对可持续性城市依然有重要参照作用。
柯布西耶城市规划的五要点:1城市功能分区明确: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概念出发点是基于战后重建环境和对新兴事物的崇拜,这是一种破旧立新,运用的是绝对的理性主义。
他认为要首先使城市通过利用新技术手段成为一个完美的数学模型。
这样规划师便可以对城市进行理性有效的控制。
在这个数学模型里城市拥有的四大功能是居住,工作,交通,游憩。
这四种功能区域无计划的布置,会造成不必要的人流交通,有害身心,时间和经济都受到损失。
而且相互混杂的功能会带来干扰,例如吵杂的工厂如果安排在居民住宅区,那么居民的生活便得不到安静而又卫生的良好环境。
所以在柯布西耶地城市规划观中对于这四种功能是非常严谨的分区布置的,并用完善的交通来进行沟通,这样对于区域功能叠加所带来的矛盾就能解决。
他企图把城市功能分布从无序变成有序,把杂乱无章变成有计划的分布。
但是实践证明,功能单一的居住区忽视了社会结构和空间品质,导致因缺少生活内涵和吸引力而犯罪率上升。
相互交叉而又相互支持的城市功能被严格地分割出来。
按照这一个原则设计导致了人们要在各个功能区之间长时间的路途奔波和毫无生机的居住区的出现。
所以说功能分区只能是相对的,在一个地区可以有某种功能比较突出,但它同时必须具有某种综合功能,特别是要有人居住,这样一个区域才会有生命力,人们生活工作才会感觉到便利,城市才能持续性地发展下去。
柯布西耶的错误在于过于严谨的功能分区不但忽视了人性低估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交错的系统的互动能力,而且会造成各个功能区愈加远离,使得城市空间的生活效率下降,增加大量不必的交通量。
但是排除这种百分百的严格分区,对城市进行相对的功能分区,不仅可以使无序变成有序,而且照顾了人类生活的习性,为生活提供便利,提高生活品质。
这样发展下去的城市才会有序可持续。
2市中心建高层,降低密度,空出绿地:①柯布西耶认为从根本上改造大城市的出路在于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减少城市的建筑用地,提高人口密度,改善城市的环境面貌。
把土地利用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城市腾出来的空地着承载“阳光”“空气”“绿地”“水”等基本要素和巨大的公园,林荫道等公共活动空间。
这种技术就是高层建筑。
虽然高层建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人际交往方面尤其明显,和睦互助的邻里关系消失了。
高层建筑对空间的建筑用地的节省可谓是立竿见影的。
在解决人口问题的同时,关注人对环境的需求,为城市争取大面积的绿化空间,避免无序发展造成的对土地的侵害。
节省的土地对城市道路发展提供了空间上的支持。
要在城市有限的土地上容纳巨大的人口,发展高层建筑也是现今除了开发地下空间之外的最有效方法,并且是最直观的选择。
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紧凑的城市形态的构建中有一大部分就是柯布西耶提出的“高层建筑”。
至今,这种向土地要空间的做法在城市里不断地被效仿,以至于这种因为舒缓人口增长压力这个功能而生的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被城市赋予了特有的文化内涵,激励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但是千篇一律的摩天大楼的城市景观一来磨灭了各地传统的特色,使得城市都变得面目模糊。
二来还损害了城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把千变万化的建筑艺术统统简化为没有人情味的钢筋混凝土所筑的高大建筑,难免使居民丧失一种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虽然高层建筑有其特有的弊病,但是作为收纳人口的容器,其作用是平面型建筑不可比拟的。
高层建筑在于解决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上同样意义重大。
在这点上,柯布西耶提出的观点对于可持续性城市规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②柯不西西耶对自然界对人类生存的认知是十分到位的。
他理想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功用是尽可能多的在高层建筑间腾出的空地建造可以让人“诗意地栖息”,游玩和健身的公园绿地,并且要有确保建筑得到足够的“日照”,满足柯布西耶对“太阳城”的构想,而这又是市民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和需要息息相关。
在可持续城市层面上来说,更重要的柯布西耶这样的考虑照顾到土地被人工建筑覆盖后难以恢复从前状态的事实,而尽可能减少人工覆盖和封闭以期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功能,如水体的渗透性和储水性,土壤的富饶程度和作为生物的生存空间的功能能够保持,也是对人居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但是这样一来,每栋建筑就孤独地立在城市空间中,大尺度的城市架构,增加了人们在建筑间的通行时间,这对于步行的居民造成不便,既浪费时间也容易造成疲劳,更加疏远了人跟建筑之间的关系。
我们身处城市之中时,不得不去想在孤立在城市规模宏大而高耸的摩天大楼之间的绿地公园,对于城市居民能进行休憩游玩的现实意义有多少。
而实用价值低的公共设施对于社会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所以柯布西耶城市规划理念中的“太阳城”并没有出现,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规模不够大”但是摩肩擦踵的摩天大楼的城市景观。
3底层透空,以求解放地面,视线通透:柯布西耶构建的城市里整个城市的地面用立柱升起4-5m高,犹如汽车的底盘,这些立柱就是支承上部建筑的基础。
这部分空间用来布置一切水管、煤气管、电缆、电话线、压缩空气管、下水道、区域供暖管线,以便进行维修和改装。
诚然,这种把城市架空的理念是基于柯布西耶是一名有艺术气质的理想主义者。
4棋盘式道路,人车分流:在柯布西耶提出他城市规划理念的年代,因为快速工业化而带来的人口爆炸、乡村人口涌入城市、污染、机动车辆出现等等问题却没有能够引发城市结构的相应的改善、变化,旧有城市结构面对新问题、新现象表现的束手无策,城市充满了污染,狭窄的街道上污水横流、汽车和行人毫无规则的混杂在一起争抢道路,交通堵塞,浪费了极多的社会资源和能源。
于是柯布西耶就是想借重建之机来改善不良的交通状况。
拆除已有的建筑,来建造适应汽车交通的道路系统。
这样以前以人步行的尺度建造的城市变成以汽车交通为主。
毋庸置疑地汽车的出现扩大并且加速了人们出行的范围和速度,也相应地拓宽了城市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