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定位《经济学基础》是会计等专业学习领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并且能够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深入分析社会实际情况,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出有效的措施。
二、学习目标《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基本理论知识能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能将理论联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本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分为以下三类指标进行描述:1.专业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供求理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知晓价格对经济的调节方式,了解价格政策。
(2)能够熟练使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熟悉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了解消费者均衡的涵义和表示形式。
(3)能够熟练掌握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要素最优投入和规模经济理论;熟悉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4)熟练使用宏观经济指标,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熟悉总需求决定理论和乘数理论。
(5)能够掌握失业理论,明晓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能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绘制并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6)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分类和各阶段的特征;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知晓经济增长的源泉,了解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并能对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
(7)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2.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够举一反三,关注社会现实经济问题,理论实践相结合。
(3)具备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4)具有获取并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3)具备有良好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5)具有善于总结、力求上进的工作精神情境名称学习单元 参考学时 1. 绪论1.1经济和经济学1 41.2经济学研究对象 1 1.3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1 1.4 经济学研究方法1 2.1需求理论2.1需求理论 1 6 2.2供给理论 1 2.3均衡价格理论 1 2.4弹性理论 1 2.5本章实践课 23. 消费者行为理论3.1效用和效用理论 1.5 9 3.2基数效用论1.5 3.3序数效用论 1.5 3.4消费者行为理论使用 1.5 3.5本章实践课 3 4. 生产者行为4.1生产理论3 11 4.2成本理论 2 4.3效益理论 3 4.4本章实践课 3 5. 市场结构5.1市场和市场结构 1 9 5.2完全竞争市场 1 5.3完全垄断市场1 5.4垄断竞争市场 1 5.5寡头垄断市场1 5.6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 1 5.7本章实践课 3 6. 要素市场6.1生产要素市场1 6 6.2 劳动市场 1 6.3资本市场 1 6.4土地和地租16.5利润 27. 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7.1一般均衡理论 0.5 57.2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0.5 7.3公平和效率0.5 7.4 市场失灵和政府调节 0.5 7.5本章实践课3 8. 国民收入核算8.1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0.5 5 8.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0.5 8.3国民收入循环基本公式 1 8.4本章实践课3 9. 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9.1产品市场均衡和IS 曲线 159.2货币市场均衡和LM 曲线 9.3货币市场的均衡和调节 19.4经济周期理论 9.5经济增长理论 9.6本章实践课3 10.宏观经济政策10.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类型 0.5 510.2财政政策 0.5 10.3货币政策 0.5 10.4供给管理政策 0.5 10.5本章实践课311. 失业和通货膨胀11.1失业理论 1 511.2通货膨胀理论 11.3通货紧缩理论 1 11.4本章实践课3 12. 经济开放12.1国际分工理论和学说 0.5 2 12.2国际收支和汇率 0.5 12.3外汇和汇率0.5 12.4国际收支均衡曲线—BP 曲线 0.5 合 计7272 四、专业学习领域设计说明1.专业学习领域设计经济学基础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是为财经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
它在整个经济类课程中处于基础的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他们以后学习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习有关供给、需求和均衡理论,掌握经济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则和方法;通过学习消费者行为理论,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帮助实现在收入一定条件下达到效用最大的目的;通过学习生产者行为理论和成本理论,了解厂商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和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以及在不同市场类型下的生产均衡;通过学习市场结构和要素及收入分配原理,掌握不同市场结构类型供需及均衡的特点;通过学习有关微观和宏观经济政策,加深对当前政府采取的各项有关经济的方针、政策的理解等。
学习情境1:绪论参考学时:4学时学习目标: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名词,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区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1.1经济和经济学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1.2经济学研究对象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1.3学习经济学的意义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1.4 经济学研究方法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学习情境2:需求理论参考学时:6学时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供需理论和供需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均衡原理以及均衡原理的使用,了解常用的价格政策。
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2.1需求理论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2.2供给理论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2.3均衡价格理论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2.4弹性理论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2.5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3:消费者行为理论参考学时:9学时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掌握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了解影响消费者的其他原因。
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3.1效用和效用理论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3.2基数效用论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3.3序数效用论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3.4消费者行为理论使用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3.5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4:生产者行为参考学时:11学时学习目标:明确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关系和两种具有替代性的要素投入和产量关系有关基本理论。
阐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和规模报酬的变动规律。
重点掌握关于成本的几组概念和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各种成本的分析,了解成本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4.1生产理论有关生产理论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4.2成本理论有关成本收益理论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4.3效益理论有关厂商效益理论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4.4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5:市场结构参考学时:9学时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掌握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
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5.1市场和市场结构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5.2完全竞争市场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5.3完全垄断市场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5.4垄断竞争市场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5.5寡头垄断市场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5.6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综合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5.7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6:要素市场参考学时:6学时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的供需分析和各市场的价格确定。
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6.1生产要素市场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6.2 劳动市场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6.3资本市场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6.4土地和地租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6.5利润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学习情境7: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参考学时: 5学时学习目标:了解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使用;着重掌握公共物品、外部性等概念,外部性的经济效应、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了解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作用;掌握如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7.1一般均衡理论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7.2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7.3公平和效率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7.4 市场失灵和政府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7.5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8:国民收入核算参考学时: 5学时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基本总量,了解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8.1宏观经济分析概述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8.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8.3国民收入循环基本公式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学习情境9: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参考学时:5学时学习目标: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经济增长的含义;掌握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模型分析;能说明乘数效应原理及分析;IS、LM曲线的含义及其移动的原因;掌握:IS-LM模型分析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重点掌握经济波动的周期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