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漫画作文 (1)

高考语文漫画作文 (1)

是什么? • 3、炼(提炼论点) • 联系现实挖掘漫画的最佳寓意,提炼出自己的论点。
4、写(构思成文)
根据要求联想,综合构思成文。
• 距离产生美

玫瑰花香沁人心脾,撷取它,却只会留下一道带刺的伤;群
星闪烁装点苍穹,走近它,却只能看到一堆坑坑洼洼的宇宙乱石。

泰戈尔有一首充满哲理的小诗——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刚的人生读到兔年春晚,让那一份真情永无止境地涌进我心里;
我更愿意把李阳的形象固定在屏幕和课堂上,那是个为英语疯狂、
为工作痴迷的形象,而非残酷家暴的实施者;我更愿意品读海德
格尔的哲学人生,去领略那《存在与时间》的波澜壮阔。

诚然,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其优缺点,但适当的距离可以让
你发现其中更让人心动的美。若不是空间的距离,呈现在世人眼 前的蒙娜丽莎只是一幅锈迹斑斑的老画;若不是时间的距离,我
这一电话需打多久、打多少次?公共知识分 子梁文道曾说,希望他过去或当下所写的时评在 变迁后,能够失去当初的批判意义和警示功效。 而如今,翻翻几年前的媒体评论,许多文章去依 然使用于当下社会。弊端依然存在,问题面目
依旧,任你时评、舆论、民怨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安稳如山……黑心煤照样挖,公款出国尽情去,该贪的 钱绝不犹豫拿,再加上之前所说“教育、医疗、住房” 新三座大山,这其中哪样不是媒体天天口诛笔伐,日日 不遗余力揭露鞭挞的?哪样是顽抗已久却不得根治的痼 疾?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料到这一趟电话的漫长,愚 公凭着可媲美上访户的毅力,带着族人踏上这一看不见 尽头的“打电话征途”!唯愿愚公福泽绵长,子孙后代 抱存坚定,能等到社会进步至彻底移开压迫他们的大山 的一天。
阅读下面图画材料,然后立意 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
立意参考:
• 1、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 • 2、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3、阅读下面这幅漫画, 确立最佳立意。
此漫画大体由二部分组成。画的右边是一 个坐在草地上的人,戴着金丝眼镜,双手捧着 一本书,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身体左侧放着 一个盛满水的桶,还有一根钓鱼竿。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是的,因为距离,我们看到了隔岸的美丽。距离产生美,适
当的距离可以让你看到事物完美的一面。

距离可以激发人的憧憬之心。我们醉心于尼采那振臂高呼的
豪迈,醉心于查拉图斯特拉的鸿篇巨制,醉心于那跌宕于梦与醉
之间的美丽的生命弧线,是因为时代的距离让我们领略到尼采的
疯狂与旷世脱俗,同时也让我们看清前方尼采所构建的巨大魔圈。
然而若身处于那个飘摇的年代,与尼采的零距离接触,只会让你
看到一个蓬头垢面满口胡言的疯子。是距离,让我们看到了尼采 使世界战栗的伟大。

没有距离,只能让你更多地注重背后的阴影,过分亲近只会
招惹反感。没有距离的接触,你只能看到索尔仁尼琴笔下士兵残
画的左边是一口井,下部由砖砌成圆形, 上部是个呈六角形的井口,钓鱼竿的一头拴着 一根线,伸入井中。画的下面写着:“书上说, 鱼儿离不开水”。
漫画讽刺了现实生活中对
理论照抄照搬、不知变通的人。
4、阅读华君武先生的漫画,指出漫画蕴含的深刻含义。
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人。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年愚公面对一座真实大山,只要锲而不舍,总可 以通过物理方法将之移走。今者愚公面对的是制度缺陷 和人为设障所形成的、看不清道不明却无处不在的庞然 大物,即使有现代科技手段“打电话”的辅助,要将之 移走,其中艰难比起当年恐怕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民意通达、诉求有门且需放下官本位
愚公移山,因其自强不息、勤奋顽强的精神而 成为历代佳话。然而,愚公遇上新难——诉求无门。 “再难打也不怕,反正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 还有我孙子……”的愚公精神多少反映了当下老百姓 向政府诉求无门的无奈与自嘲。
看图作文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 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漫画类 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 高考作文题型。漫画在现阶段的生存状态, 是讽刺漫画、幽默漫画、哲理漫画及实用
漫画四大类型漫画并存的时代。
• 一、看(看懂)
• 观察构图要注意以下内容:
• 1.漫画的形象(人、物)是什么, 形象处于什么状态(静止、运动);
当代社会公共服务还不健全,尤其是通信技术 仍不够完善,成为人们生活的障碍。
农民对知识的渴求。(离题)
现代愚公之困 当年愚公发动全家凿石移山,如今只需与一小小电话 较劲,现代科技发展不可谓不日新月异,与人方便。由这 幅《愚公新难》漫画,我们或可一窥当下时代的一些怪象。 这一电话打往何方,为何难打?试作想象,倘若有个 现代愚公,碰上一座现代“大山”——教育、医疗或住房 问题,不一而足——并遭遇一些不公待遇、欲除“山”而 后快,那么此刻,他也许正打电话至政府相关部门以冀解 决吧。政府是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但 我们于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并深切体会的,却常常是掌公 权力者的狂妄自大,及其对民生疾苦的漠视疏忽。于上海 工作的公民王帅在网上发帖,曲折披露家乡河南灵宝政府 罔顾当地农民利益而强行征地之事,却遭灵宝政府跨省追 捕并以诽谤罪起诉之。
从“愚公遇到新难题怎么办”角度: 学会与时俱进,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愚公移山的 精神不能丢,新时代也要继承优良的传统。 不能墨守陈规,要懂得变通,执着于一件事未必 能成功。(良)
从愚公言行举止的角度: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恒心,有耐心,有 毅力,任何难题都可以解决。(中)
家长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身上的一 种现象。
• 3、 联,是文章的关键,由材料推开去,联系 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 或个人,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 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
• 4、结,收尾,总结全文,当然是要精简,宜 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或拓展。
小结:
• 1、看(看懂) • 细心审阅画面,包括标题文字 • 2、想(想透) • 整幅图画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作者画这幅画的目的
为何当下的群众在以人为本的公民社会中依然 存在诉求无门呢?依我看来,官本位的思想依然牢 固是如此怪现象的起因。
中国封建社会绵绵数千年,官员高高在上,是 尊严与神圣的集合;民众身处草野,是粗鄙与卑贱 的展示。这种军贵民轻的封建等级思想曾根深蒂固 地统治了国人两千年。如今的“官本位”思想便呈 现历史思想的残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民主 化的进程。
再者,当下的政府虽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然而尚且存在不少以“权钱为首,人民次之”为宗 旨的官员。因此民意难以通达,诉求无门也便难以 避免。
但,通达的民意、民众诉求有门是社会祥和安 定、繁荣强盛的基础。想那暴政无良、视民众如草 芥的秦始皇,想那荒淫奢侈、轻视民意的隋炀帝, 不都落得个秦之亡、隋之殇的悲惨结局么?
• 2、想(想透)
思考寓意:在对漫画进行细致的观察之后 就可以思考漫画的寓意了。一般来讲,漫 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 诞化表现,所以,画面中越是夸张得厉害 的地方越是问题的症结,因此,要注意透 过夸张解读其现实意义.联系社会生活实 际,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人生、社 会的规则或哲理。
• 3、综观全局,有些较为复杂的图画,由多种元素 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这样的图画,审题 时不能顾此失彼。
• 1、引 画面上是两个人抬着一位医生十万 火急地走向“良心抢救室”,那位医生张 着嘴大喊:“我没有病!”
• 2 联 漫画折射现实生活的热点和焦点。本 画所讽刺的现象在我们的周围也不鲜见。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对百姓从来就不讲良 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就是他们的 写真。有的商人以次充好,坑蒙拐骗,无 所不用其极。有的子女虐待老人,不承担 赡养父母的义务。漫画讽刺的不仅仅是医 生,为官者,为商者,为人幼,为人长, 为人师者,等等,恐怕程度不同地都会有 像此位医生一样,没有发现自己有病,或 者即使发现也都有讳疾忌医的心理。
• 2.漫画的布局:按照上下左右的顺 序理清漫画所有的内容,理清是单 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画还是连环漫画,若是多幅漫 画则要注意相互间的关系;
“漫画是简笔而注 重意义的一种绘画。”
• 3.漫画的细节:漫画中形象的特殊 性(一般表现为夸张的动作、表情、 语言),漫画人物的语言,漫画的 题目。
——丰子恺
1996年高考《截错了》
• 3、改革必须抓住机遇,实实在在地干, 而不要做无谓的争吵和空谈
在强者面前
• 相应观点: • 1、见贤思齐,不甘落后 • 2、哭泣、嫉妒、追赶
漫画启示人们:不要 盲目羡慕别人,珍惜自 己所拥有的。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 对自己的幸福视而不见, 却对别人的幸福浮想联 翩;对自己拥有的,看 不出它的贵重,不知道 要去好好珍惜,总认为 别人拥有的才珍贵。
• 相应观点: • 1、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 2、因为尊重而存在
• 相应观点: • 1、应试教育可以休矣 • 2、教育必须重视个性 • 3、救救孩子
某些“改革者”
• 相应观点: • 1、嘴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 2、改革需要实干家
• 相应观点:
• 1、抓住机遇,付诸行动
• 2、行动、行动、行动
杀囚犯的暴行;只会看到卡夫卡那双惊疑而神经质的双眼;只会
看到纪德那可笑的同性恋倾向;只会看到像狗一样卑微生活的狄
欧根尼……

没有距离,你的双眼将会暗淡无神,你或许只能看到事物背
后的阴影,却忽略了正面的光环。

何妨保持适当的距离,读他一个完美无瑕。太远的距离会隔
离美,因为它会阻断我们欣赏美的视线;太近的距离会扼杀美, 因为它让我们过分注意到他人的缺点。所以,我更愿意把旭日阳
细心审阅画面,包括标题文字
看看看 得得得 要要要 细准全 致确面
漫画作文写作的一般思维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