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现状及前景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现状及前景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现状及前景
摘要:本文对我国现行的焚烧发电技术应用进行简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垃圾处理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焚烧发电技术,生活垃圾,现状及前景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通过近几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工作经历,以及对垃圾焚烧发电应用的学习与研究,我们发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较为适合我国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要求和形势。

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电价优惠和垃圾处理补偿费,可以说是垃圾发电的三大经济支柱。

以河北省为例,生活垃圾焚烧企业能源综合认证后可获得增值税减免等各项税收优惠,垃圾焚烧发电目前执行当地火电标杆电价+0.25元/度补贴的标准,而地方的垃圾处理补偿费不尽相同,石家庄80元/吨,衡水66元/吨,国内其他地区垃圾处理费从80元到150元不等。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城市配套的公用基础设施,关系民生城市发展水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行业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政策扶植,更需要我国加紧政策层面上的完善与统一。

一、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通过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方式进行处理,以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标。

填埋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近几年发展缓慢。

城市生活垃圾发电是近30 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特别是20 世
纪70 年代以来,由于资源和能源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对垃圾采取了“资源化”方针,垃圾处理不断向“资源化”发展,垃圾发电站在发达国家迅猛发展。

最先利用垃圾发电的是德国和美国。

垃圾焚烧主要是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容量75%以上,节省土地,不易产生污水渗透等污染,并且产生热值可以用来供热、发电等再次利用。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虽说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2002年以来,国家和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和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的开放政策、特许经营政策、投资体制改革政策、鼓励非公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相关的改革政策,加快了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经济的发展。

作为最为传统的市政公用事业,垃圾处理领域也改变了政府单一的投融资渠道,而走向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自我国第一座垃圾焚烧厂——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十五”期间,国家已经在上海、天津、杭州、哈尔滨等大城市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近三十座,“十一五”期间,建成和在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近60 座。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将新增处理垃圾能力约40万吨/日,新增投资约1400亿元。

到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要达到1.92亿吨,较2009
年增长71%(“十一五”期间仅增长4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而2011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目标为74%。

二、焚烧处理技术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焚烧处理技术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省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仅在河北一省,石家庄灵达扩建两台炉排炉项
目,河北建投沧州垃圾发电项目,衡水垃圾综合处理厂将改扩建炉排炉热电联产项目等项目都在规划或建设中。

各县也在大力发展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

当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迎来了大规模投资建设的时代,其中80%的焚烧厂是在近5年建设的,若干从事焚烧厂投资或供货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形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进入市场化、行业化的全面发展阶段。

良好的投资环境、稳定增长的潜在市场需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行业发展机遇,国内上市公司、外资、民营资本等多方投资主体积极活跃于这个产业。

三、炉排炉与流化床焚烧厂细分国内市场
目前国内对垃圾焚烧处理工艺的适用性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导,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有炉排炉和流化床两种工艺。

但是,目前来看,炉排炉在市场明显要强于流化床,甚至有建设部的专家认为流化床焚烧处理工艺根本不适合用于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在国内对炉排炉处理工艺形成了较好的市场环境。

结合近今年来循环流化床工艺的运行实践和对炉排炉接触应用了解,鉴于目前能源日趋紧张,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的环境下,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配比的20%煤炭用量确实增加了生产运行成本,使得垃圾发电行业在三大经济支柱支撑下,微薄的收益无法平衡高昂的煤炭成本,造成企业运营亏损。

同时,由于我国国情所致垃圾成分地域不均、季节不均,普遍垃圾热值较低,运行垃圾热值低于设计垃圾热值,因而导致煤炭投加比例增加,进而增加生产成本投入。

日处理垃圾量400吨以上垃圾焚烧发电应以炉排炉为主。

而炉排炉的
国外技术或设备的进口,虽然有较高建设投入,但却使得在生产运营成本上较低,无煤炭添加并根本上做到节能减排。

尽管从减量化程度来看,炉排炉减量60%—70%,不及流化床锅炉80%以上的减量化程度,但炉排炉运行平稳,连续运行时间长,将更加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常态化、连续化处理。

新建的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尽在垃圾焚烧处理规模较小,或煤炭产地等煤炭价格较低的地域或可发展。

四、全国垃圾发电区域市场
“十一五”规划中,东部地区垃圾处理规划布局焚烧厂56座(占29%),中部地区垃圾处理规划布局焚烧厂9座(占7%),东北地区垃圾处理规划布局焚烧厂7座(占9%),西北地区垃圾处理规划布局焚烧厂4座(占10%),西南地区垃圾处理规划布局焚烧厂6座(占16%)。

在“十二五”垃圾焚烧发电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垃圾焚烧处理将形成以东部沿海省市为龙头,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局面。

目前,我国70%以上的生活垃圾焚烧厂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以广东、浙江和江苏位居前三名,三地合计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可见,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处理,以东部为主,并且项目在东部地区的分布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份。

自2011年,山西长治、甘肃兰州、四川成都、云南楚雄等中西部地区,都在大力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可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事业依然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

相关统计数据如下:
五、行业内重点企业市场占有情况统计
目前了解到,国内从事垃圾焚烧发电的投资商约有40-50家,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主要是:
政府主导型投资公司如上海环境集团、泰达股份、中国环境保护公司、北京市环卫集团、上海浦东发展集团等,占国内市场比例约55%。

专业投资运营公司如北京金州、光大国际等,占国内市场比
例约20%。

工程投资型公司如清华同方、绿色动力、锦江集团、深
圳德润等,占国内市场比例约25%。

六、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前景:2012~2015年将迎来垃圾焚烧发电黄金时期
2010年12月出台的《关于‘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国务院研究进一步加强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必将对固废行业整体发展形成利好。

根据我们之前对城市生活垃圾行业的了解与研究,“十二五”期间将迎
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黄金时期,各项相关政策和法规都也将会陆续出台。

本次国务院工作会议提到垃圾分类、收费制度完善、监管加强等政策,也将对于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垃圾焚烧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当中的生物质发电,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 生物质发电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补贴电价组成,补贴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25元。

同时国家针对垃圾发电还采取多项优惠政策予以保护:一是发
电量全部收购;二是免除了增值税的征收,并在所得税上享受减免政策;三是国家会以垃圾处理补贴的方式向企业支付服务费,即所谓的垃圾处置费。

基于以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将继续稳步提高。

结合市场目前的发展态势,接下来一段时期,采用bot等方式建设焚烧厂将逐步占据主导,2012~2015年将迎来我国焚烧发展的黄金期。

参考文献:
[1] 郑明辉.垃圾焚烧不应被妖魔化[j].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9(05)
[2] 吴学龙,姜建生.环境园:破解城市生活垃圾难题之路[j].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9(05)
[3] 聂永丰.国内生活垃圾焚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9(03)
[4] 徐海云.积极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促进节能减排[j].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9(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