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施工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1.设备现状(具体见联合调查资料表)1.1钢轨:60kg/m型无缝线路钢轨。
锁定轨温范围为15℃-37℃。
1.2道床:由Ⅰ、Ⅱ级混合石砟组成,严重翻浆地段12处,总长4.62km。
1.3枕木及扣配件:既有轨枕类型为铪Ⅱ型枕、铪Ⅲ型枕、铪桥枕、铪岔枕。
轨枕及线上联接零件总体良好,部分地段存在缺陷失和锈蚀情况。
失效枕木需更换。
1.4闭塞方式:双线电气化、自动闭塞区段。
1.5线路允许速度:xx线下行线正线XX站-XX站K1350+000-K1407+500段最大允许速度140km/h。
1.6施工地段长短链:无长短链。
1.7既有曲线:施工地段共有曲线33条,曲线最小半径601m,最大超高140mm。
1.8既有坡度:XX线下行线正线xx站-xxx站K1350+000-K1407+500行车方向最大坡度上坡 6.4 ‰,最大下坡度7.6‰。
1.9途经车站:XXX站(中心里程:K1356+889)、XX站(中心里程:K1382+564)、XXX站(中心里程:K1394+913)、XX站(中心里程:K1405+759),其中K1382+350- K1382+800、K1405+500-K1405+900段属靠站台地段,总长850m。
1.10桥隧分布:施工地段共有桥梁13座,总长419m;隧道1座,总长116m。
1.11防洪地点:施工地段无Ⅰ、Ⅱ级防洪地点,Ⅲ级防洪地点4处。
1.12栅栏进出里程:施工地段共有22处。
1.13要障碍设备:施工地段有工务、电务、通信、供电、车辆单位设备,需配合作业。
2.工程概况2.1施工项目:线路大机清筛(全抛)及配套项目施工。
2.2作业内容:大机清筛(铺设土工布、道床边坡清筛、捣固、稳定、配砟、整理、卸砟、卸料、装卸工机具、弃砟处理)、人工换砟、人工换枕及线路捣固、线路整修、装卸工机具、卸料、线路调查施工。
2.3施工等级:重点Ⅲ级施工。
2.4施工负责人:由清筛三车间副主任及以上人员担当施工负责人。
首日施工必须由段长担任施工负责人。
首日施工有多项大修施工开工时,对不能由段长担任施工负责人的施工,由段长书面指定其他段领导担任施工负责人。
2.5施工地点及数量:施工地点为京广下行线正线XX站-XXX站K1350+000-K1407+500段,大机清筛33.864km(含全抛4.62km)。
设计补充新石砟用量按清筛不大于800m³/km、全抛不大于2000m³/km、铺设土工布另增275m³/km标准执行。
具体见下表:2.6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计划安排45个天窗,具体见附件。
2.7设备及LKJ数据变化:清筛(动基础)施工项目需进行限速,具体LKJ 变化情况以集团公司下达的揭示命令为准。
2.8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具:具体见下表。
2.9施工方式:以大机作业为主,人力地面配合。
2.10施工条件:2.10.1封锁时间:210-240分钟(具体关键工序封锁用时网络图见附件2)。
2.10.2列车放行条件:(1)清筛施工作业:两捣一稳配合清筛作业,开通后第一列限速35km/h,第二列限速45 km/h,自第三列起限速60 km/h至下次封锁开通时止。
(2)清筛施工结束后安排整修捣固并实行阶梯提速:清筛施工结束日,两捣一稳作业开通后第一列限速35km/h,第二列限速45km/h,第三列起限速60km/h 至次日封锁捣固开通时止;次日封锁捣固开通后第一列限速60km/h,第二列起限速80km/h至第三日封锁捣固开通时止;第三日封锁捣固开通后第一列限速80km/h,第二列起限速120km/h至第四日封锁捣固开通时止;第四日封锁捣固开通后恢复正常速度(施工地段部分线路允许速度低于或等于120km/h时,第三日封锁捣固开通后限速80km/h至第四封锁捣固开通时止,以后恢复正常速度)。
(3)慢行长度控制在6公里以内。
(4)邻线慢行:大机清筛(全抛)作业地段,在线间距不足4.5米地段,或桥隧并行地段,施工封锁时起至封锁开通后30分钟,邻线相应当日作业里程限速80km/h,以后恢复正常速度。
慢行时间与慢行长度视现场影响范围确定。
2.10.3影响范围:封锁区间及站内进行施工,跨区间施工时同时封锁一站两区间(或三站两区间)进行施工。
2.10.4停电条件:当平纵面调整需接触网调整配合施工时,在施工本线封锁30分钟后至开通前30分钟时止接触网停电,供电段使用人工梯车配合作业。
2.10.5封锁站内股道:站内正线进行大机清筛施工时,占用正线股道一侧并行股道配合站内大机清筛施工。
2.11施工驻地:大机存放及编组基地设在云溪站,指挥及地面配合人员驻在云溪。
2.12材料组织:每天定点定线从双江、琶江口等采石场装砟,确保平均每天不少于15个风动车到达大机临时存放站。
第二节管理组织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1.1组织结构图:1.2施工管理小组:组长:段长党委书记副组长:主管副段长及参与施工的其他段领导组员:施工技术科、安全科、机械设备科、自轮运转管理科、材料科、人事劳资科、保卫科、职工教育科、调度值班室、清筛车间、路料运输车间负责人。
1.3管理职责分工:1.3.1施工技术科:负责牵头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准及委外用工招标;督促指导施工计划、施工组织、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1.3.2安全科:负责施组会审和把关、安全协议签订;督促指导安全管理工作。
1.3.3机械设备科:负责机械设备的状态管理,并指导机械设备(含小机具)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及行按设备管理等工作。
1.3.4自轮运转管理科:负责行车运用管理、车辆防溜。
1.3.5材料科:负责油料、机械配件、一般料、线上料等施工材料管理和供应。
1.3.6职工教育科:负责施工作业人员、驻站联络员、防护员等岗前培训与取证及持证上岗监督管理工作。
1.3.7人事劳资科:负责施工人员配置、班组建设、干部作风督察、疫情防控工作。
1.3.8保卫科:负责施工驻地、机械车、宿营车等重点部位防火防爆防盗监督检查,内保及铁路公安协调工作。
1.3.9 调度值班室:负责周、日施工计划管理;负责机组转场和风动车运输组织,发布生产电报;负责安全生产信息的上传下达及应急处置工作;负责作业可视化数据收集、分析。
1.3.10清筛车间:担当施工主体车间,负责整体施工安排、计划与方案制定、过程卡控、协调联络及施工安全、质量把关盯控。
1.3.11路料运输车间:担当施工配合车间,负责机车和风动车运用配合。
1.3.12委外施工队伍:负责大机地面劳力配合及所属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安全管理工作。
2.施工人员及劳力安排2.1清筛车间人员安排:见下表。
3.施工管理制度3.1施工三检制度:在每次开工前、施工中和线路开通前,施工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分别按分工地段对施工准备、线路设备状态和线路设备状态进行检查。
3.2巡查养护制度:施工主体车间应制定巡查养护制度,施工现场应设置巡养人员,对施工地段进行巡查和养护,发现并及时消除危及行车安全的处所。
3.3工序交接制度:前一工序应给后一工序打好基础,在前一工序完成后,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工序负责人进行交接。
3.4隐蔽工程分阶段施工制度:每阶段完成后,施工主体车间应会同接管单位共同检查,并填写记录,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方准开始下一阶段施工。
3.5岗前培训制度:新工人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采用新工艺、使用新设备前,必须制订安全保证措施和操作规程,并对职工培训后方准进行操作和调试。
3.6安全检查分析制度:施工安全工作应抓早、抓小、抓苗头、抓薄弱环节,应定期加强检查,重点加强季节性、节假日和工地转移前后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应组织开展事故预想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
对事故苗头和事故应及时分析、处理,吸取教训。
3.7文明生产制:各施工车间应结合标准化工地建设,规范作业人员着装、持证上岗、标准化作业,实行驻地(包括工程宿营车辆)内的定置管理,做到区域划分明确、功能满足施工生产要求,保持驻地环境卫生;作业中规范使用通迅工具,使用标准用语,不干扰其他工序作业。
第三节施工技术条件和技术标准1.大修清筛(换砟)1.1线路大修清筛应优先安排大机作业,一般采用普通清筛方式处理,道床翻浆严重地段采取全抛方式处理,路基翻浆冒泥地段采取全抛与铺设土工布封闭的方式处理。
1.2岔区、站台、桥隧地段及施工长度小于100m地段采用人工全断面换砟。
1.3正线大修清筛(换砟)清砟深度不低于轨枕底下300mm。
特殊困难条件下道床厚度不足300mm时,应清筛至路基面,并做好排水坡,有沙垫层时,清筛(换砟)至沙垫层。
1.4到发线大修清筛(换砟)清砟深度不低于轨枕底下250mm。
特殊困难条件下道床厚度不足250mm时,应清筛至路基面,并做好排水坡,有沙垫层时,清筛(换砟)至沙垫层。
1.5其他站线大修清筛(换砟)清砟深度不低于轨枕底下200mm。
特殊困难条件下道床厚度不足200mm时,应清筛至路基面,并做好排水坡,有沙垫层时,清筛(换砟)至沙垫层。
1.6在无缝线路上作业时,直线及曲线半径大于2000m地段,预计施工时轨温超锁定轨温+10/-15℃时应进行应力放散,其余地段轨温超过锁定温度±10℃时,应先进行应力放散,使锁定轨温满足设计轨温范围。
2.正线大机全抛与铺设土工布2.1曲线半径小于600m时,严禁在缓和曲线上全抛作业。
2.2全抛(换砟)深度为轨枕底下300mm。
2.3土工布铺设宽度:直线地段≥3.5m,曲线地段≥3.4m,土工布应顺卷推开铺设,每卷间搭接为300mm,正面朝上,周期为10~12年。
2.4土工布出厂尺寸:成卷包装和运输,每卷长10.3米、宽3.4~4.2米,厚度1.1~1.5毫米,出厂需提供检测报告和合格证,施工完毕后,由我段移交给设备管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应及时建档保存。
2.5大机全抛或人工换砟作业后,须平整开挖面,设置横向排水坡,坡度≥4%,并行地段向线路外侧排水,绕行、绕行线地段向一侧或两侧排水。
2.6施工前,应调查路肩面与枕底高差,当路肩面标高不能满足整治后排水要求时,按以上排水坡清理土工布外侧土垄,确保排水畅通。
2.7土工布技术指标:土工布具有高强度、耐顶破、能有效防水的特性,其技术指标应符合铁总企业标准(Q/CR 549.5-2016)《铁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第5部分:土工布》。
3.边坡清筛大机清筛地段采用人工作业时,自枕木头外侧0.7m处起(即大机清筛与人工边坡清筛分界处),清筛深度为轨枕底下0.45m,以外按不少于4%排水坡清筛至路肩顶面或挡砟墙顶面,保证道床排水畅通。
人工边坡清筛范围为双线地段路肩一侧,绕行线或绕行地段枕木头两侧。
4.补充道砟线路大修补充的道砟应采用一级道砟或特级道砟。
5.弃砟、余土处理弃砟、余土应避免破坏防护栅栏、沿线绿色通道,对施工损坏的防护栅栏及绿化必须及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