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高中美术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达到一定心理发展内容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对稳定
的心理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观念、态度、
行为习惯、价值观等。
1、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美术素养的培 养; 评价的 2、改善教师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目标分析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4、完善美术教育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
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现代社会中,人们有
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对于
教师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首先是观念转型——
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 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 教师 ;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 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 带向何方。
作用
5、注重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
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
分有益的。
6、培养美术的情感体验
(1)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爱国主义、爱科学
的教育。
(2)学生对美术、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包
括好奇心、求知欲以及
对美术学习活动
中的主动参与等。
(3)自信心和意志力。
(4)学习美术的态度和习惯。包括:探索创新、独
1、培养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兴趣。
评价设 新课标的修订,对美术教育有了很大的转变,从

原来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如今的启发教学,学生是
主体,教师是主导,从课堂主人来说,教师不在是
课堂的主人了,新课改的提出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都联系,关注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 过程。
2、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 原来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结果,而新课标的 改变,却将过程与方法放在重要位置,由学生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享受成果,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动 手以及动脑能力,这就是一个本质的改变。这就是 为何老师却成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而不是学生学习 的主体。学生主体地位的改变使学生更加对学习感 兴趣,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 生学习美术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从事美术 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3、加强美术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美术 探究能力 美术探究能力是美术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 质的特征,美术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美术思维方 法的训练来完成的。 4、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 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 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
高中美术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还存在着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的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的价值的弊端,
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更多教
师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解 评价的
题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美术素养 设计基础
的培养。美术素养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
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实事求是态度及习惯
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
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
务,“教学”升华为“教育”。 核心素养的达成,
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 评价结
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 果
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