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ppt 48页)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ppt 48页)
7
市场经济是人类通过自发的社会
活动来调节经济过程、实现资源配 置的经济体制。是市场自动调节。
计划经济是人类通过自觉的社会
活动来调节经济过程、实现资源配 置的经济体制。是计划手动调节。
8
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市场这只“看不见 的手”会对我们尚不能认识的规律,通 过价格等信息表现出来;缺点是市场会 有失灵。
40
3、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 性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反映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41
这里要注意,人的劳动是指具有 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 者,为了取得满足自身或他人需 要的有用产品,而进行的有目的 的活动。人的劳动就是劳动力的 支出。但人的劳动不等于劳动力。
14
需要的多样化是个人无法靠自己的独 立活动来满足的,必须借助于他人的 劳动和产品,于是便产生了分工。
分工也可称为劳动分工,是指各种社 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包括自然分 工和社会分工以及企业或单位内部在 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工种间的个别 分工。这些不同形式的分工,是不同 历史发展阶段上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动的组成部分。
自然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社会生产力不发展的产物, 又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人类社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力 的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所在。
20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概念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 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着自己的打算 和自己的利益进行的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的 社会性质,是为生产他人或社会需要的 使用价值而进行的劳动。 商品交换过程的完成意味着私人劳动转 化为社会劳动。
38
马克思在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上,完整地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威廉、斯密、李嘉图提出了劳动 价值论或指出了劳动的意义,但 他们不懂劳动的两重性,所以他 们的理论经常出现矛盾。
39
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 类劳动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结论:有使用价值,又有人类劳 动的耗费,且用于交换的产品, 才是商品。
4
(二)一定的经济制度可以采取 的经济体制是多样的
因为经济体制的选择既受经济制度
的制约,同时也受到诸如生产力发 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等其 他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适合生产力水平和国情
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效益就显著 提高,经济发展就能充满活力;反 之亦然。
5
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有不
18
自然经济在历史上的地位
在原始社会就已形成的自然经济, 不仅在原始社会中占绝对统治地 位,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 也占据着统治地位,成为社会经 济运动的主要形式。
19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特征是:
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2、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 3、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4、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5、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
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11
自然分工与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概念
自然经济是建立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 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生产仅仅是为了 满足劳动者和劳动者单位生存需要的经 济形式,也叫自给自足经济。
12
自然分工的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 类的需要也表现为多样化的特征,大体 可分为三部分内容: 一是生存资料的需要; 二是享受资料的需要; 三是发展资料的需要。
3
(一)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
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与此相联系
的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 定其发展方向。
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性质、特征,要
通过与其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 体制)反映出来,并贯穿于整个经济运 行过程,通过经济运行过程的不断往复, 使该社会的经济体制得以巩固、发展和 完善。
计划经济的优势是人们能够主动克服市 场的缺陷;但条件要求较高,譬如信息 要充分,能够充分协调好各经济主体之 间的利益关系。
9
社会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示意图
10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经济形态是指人们进行物质资料 生产时,采用的经济活动方式和 经济联系形式。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 运行的一般规律(一)
1
一、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的关系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一)
2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社会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 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 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属于 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反映着 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不 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的规定。
物的有用性就是物的使用价值。 注意: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但 不能反过来说,凡是有使用价值 的东西都是商品。
33
使用价值不是劳动产品的特有性质, 自然也不是商品的特有性质。
此外,使用价值与特定的社会形态无 关,它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使用价 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另外,同一种商品可以有不同的使用 价值
非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政治经济学研 究的对象,而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
34
商品应该有与其他商品交换的属 性,即还要有交换价值。使用价 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是首先通过交换来反映的。交换 就需要交换价值。
35
商品的交换价值由什么来决定? 马克思说:“商品的交换价值首 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 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 例。” 而决定这种量的本质是什么?
29
商品的外延扩大:从有形的物质产 品扩大到无形的服务产品。其相同 之处是都有人类劳动的投入、都需 要交换。 扩大的原因:社会分工的发展及生 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关于三次产业划分
30
报道中的一些 商店采用了跪 式服务
31
通用管理 软件服务 市场规模 和预测
32
2、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 价值和价值
社会化大生产与 市场的发育
社会经济基本形态的变迁示意图
28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商品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是 从商品开始的。
1、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注意二字 “交换”。
劳动产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但没有交换, 就没有商品。商品在交换中的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构成了商品研究的特别意义。
15
自然分工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所形成的生理分工。在 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共同体内部,氏族成员之间就 是按性别和年龄实行自然分工。例如成年男子从 事狩猎、捕鱼、建筑房屋、制造工具等;老人和 孩子们则帮助制造工具或料理家务。 二是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在地域资源的差异及 自然产品差异性基础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 分工。这是由于各个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所处 的地域不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及其劳动产品 也不尽相同的结果。
13
生存资料:是指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生 存、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即劳 动者本人及其家属衣、食、住、行等方 面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
享受资料:是指劳动者在获得基本生活 需要的满足之外,为享受社会发展所带 来的最新科学技术和艺术成果等所需要 的物质资料。
发展资料:是指为了满足劳动者全面发 展体力和智力,提高自身素质所需要的 各种物质资料。
44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作为私人劳动, 生产纯属生产者自己的私事,但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作为社会劳动, 生产却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他 的产品只有在商品交换中被社会 所全部接受,私人劳动才能转化 为社会劳动。
45
本讲讨论题
经济体制不是一定社会的 经济制度性质的规定,为 什么经济体制的选择还那 么重要?
46
42
注意:创造商品的劳动只有一种, 即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 动不是同时支出的两种劳动,而 是同一劳动两个方面。
即使没有商品生产,具体劳动也 存在着,因此具体劳动是劳动的 自然属性。
43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私人劳动, 但他的商品生产性质,又使他的 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然而, 私人劳动(交换之前)与社会劳 动(交换之后)的矛盾却是简单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6
自然分工的局限
自然分工这种简单的分工形式的 出现,使劳动生产率获得一定程 度的提高。但它具有很大的局限 性,还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 更广泛的,多样化的分工,因而 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7
自然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经济形式。 在原始社会的漫长时期中,人们只能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结成原始群体,按性别和年龄实行自 然分工。他们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由于生产 力极为低下,人们的劳动成果很少,只能用来 维护最低的生存需要,没有剩余产品。因而, 在原始群体内部只能平均分配食物和其他劳动 产品,以保证大家能共同生活下去,否则就会 削弱这个群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6
在北京昌平区第一届苹果节上举行 的 “果王”拍卖会上,昌平商务会 馆的傅先生以3.3万元高价,购买了 一只重达660克的红富士苹果。
37
西方经济学有效用价值论和供求关 系决定论等说法,存在不能自圆其 说的状况 不同质的东西无法比较,无法确定 其量的比例关系。 供求平衡时,商品的交换是由什么 决定的?
23
另一方面,在不同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 形成的自然地域分工,在相互接触时引 起了产品的相互交换并使产品变成了商 品,这样就使具有不同条件的氏族从事 活动的不同领域,逐渐变成社会生产过 程中具有某些相互依赖关系的生产部门, 社会分工由此开始产生。
24
社会分工漫画
25
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 或者说,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分工条件 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之间 交换劳动、进行劳动联系的特定方式, 即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进行劳动交换的 经济形态。 社会分工和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 者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