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练琴菜单1、指甲的带法(1)将胶布条一头短一头长地粘在假指甲下方。
(2)戴大指假指甲时,要将甲片稍微向大指外侧歪一点按好,再缠胶布。
(3)将假指甲竖着按在食指、中指、无名指手指肚上,缠好胶布。
最长的一个戴在中指上,最短的一个戴在无名指上,剩下的一个戴在食指上就可以了。
指甲的戴法:指甲一般用胶布来粘在手上。
胶布放在指甲的三分之二处,指甲放在指肚上,胶布缠绕时应覆盖住自己指甲的一半。
2、凳子的坐法(1)凳子不要坐太满,应略靠前坐点。
坐的高度要适中,凳子不要偏高,更不要偏低,以避免垂着或举着胳膊弹,双臂容易疲劳。
(2)身体与筝身不要紧挨着,需要一拳距离(约十公分左右),这样弹奏起来身体方可前后自如运动。
儿童可适当缩小距离。
(3)头要正,不要向右或向左歪。
双肩要松弛,两肩要平。
身体要挺拔,要保持一种自然的,既精神又不过分的姿态。
3、脚与腿的位置(1)通常,右脚可放在古筝架腿旁边,左脚向左前方稍稍迈开一点。
也可将右脚踩在古筝架下方横梁上(如古筝架腿分得太开,也可将右脚放在古筝架两腿里边),左脚仍向左前方稍稍迈开一点。
个头小的儿童也可以将两只脚都踩在古筝架下方的横梁上。
(2)双腿应靠近一些,女孩子膝盖最好能挨着。
男孩子不勉强,但也不要把两腿分得太开。
(3)双臂斜向上抬起使小臂基本与古筝面平行。
4、左右手手型(1)腕部微微隆起,但不要高耸或者塌陷。
右手呈松握拳状,轻轻摆在距离筝前岳山大约三公分处。
(2)左手同样呈松握拳状,如在高音区或中音区,左手可悬在前岳山与筝码二分之一处的弦上;如在低音区,左手可悬在前岳山与筝码二分之一略靠右边的弦上。
一、时间分配弹古筝者,必须每天练琴。
常言道:“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听众知道。
”特别是学习古筝专业的学生,每天一定要保证3-5小时的练习时间。
具体训练安排可见下内容专业业余基础训练(用节拍器) 60分钟 20分钟摇指 3-8摇力度变化摇 20-30分钟 5分钟新曲练习分段、分句练习 90-120分钟 40分钟视奏专业五线谱业余简谱 15分钟 5分钟复习旧曲 30分钟 10分钟保留曲目练习(进入演奏状态)20分钟 10分钟二、分组练习旧曲和保留曲可分组练习,若有10首可分成2组,5首为一组。
星期一、三、五练第一组。
星期二、四、六练第二组。
也可根据保留曲目的多少分成三组或者四组。
比如:第一组第二组星期1、3、5星期2、4、6井冈山上太阳红银河碧波汉江韵秦桑曲黔中赋茉莉芬芳林冲夜奔将军令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伊犁河畔铁马吟专业学生一般应保留20首曲目。
业余学生可以保留10首。
以应付各类演出。
三、基础训练基础训练包括以下6种练习:1、拨弦练习2、弹弦练习3、琶音练习4、轮抹练习5、摇指练习6、双手练习1、拨弦练习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拨弦练习是基础训练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每天练琴时首先要练习的内容。
要求手指放上琴弦后,用指尖拨弦,不能一摸而过,四个手指是力量要均匀,双手手臂要放松,尽量体会手指拨过琴弦的感觉。
可用节拍器计速练习。
先由慢速开始,每日加快速度,练习时拨弦持续5分钟不间断。
练习曲目如下:1235 2356 3561 …………………………(双手同时弹奏上行下行不再做详细说明)2、弹弦练习弹弦练习与拨弦练习要求有所不同。
要求手指离开琴弦约1cm,靠手指指力弹出既有颗粒性,又有弹性,力度均匀的音。
可以用节拍器计速练习,由慢逐日加快,最理想是达到每分钟120拍以上。
练习如下:...: ..:. ...: ..:. .:.. .:.. .... .... .... .... .... ....3561 3516 3651 3615 3156 3165 2356 2365 2536 2563 2635 2653…………(双手放在高低两个八度上下行弹奏以上内容不再详细记谱)另外还有一个:5321 5312 5231 5213 5132 5123 6532 6523 6352 6325 6253 6235.... .... .... .... .... .... .... .... .... .... .... ....…………(如上)这个练习是一纸爱情非常推荐滴~因为真的可以把四个手指练开,感觉弹琴轻松好多。
大家一定要练哦~~顺便提醒一下这个练习的音符全是十六分音符,也就是说到达每分钟120拍的速度的话,就是1秒钟弹8次弦。
(汗,好难,偶现在的速度才到每分钟80拍-_-!!),还有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只重视速度,而忽略了音色的颗粒性,饱满性。
否则就乱成一片了。
3、琶音练习琶音是古筝技术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法,分为单手琶音和双手琶音。
要弹好琶音,就必须每日练习,熟练掌握其技法。
要求用拨弦的方法弹奏,手指发音要结实,每个手指用力要均匀,换手指要快,要准确。
双手琶音时手指是同时放上弦,并且上弦要快,手裳,手腕要放松,在双手接替时连接要好,不要留换手痕迹。
琶音练习的谱子不再介绍,因为是很平常的练习谱,相信大家都有,所以只把弹奏琶音的要求写上来。
四、轮抹练习轮抹技法在基本功训练中常被忽略。
其实练好了轮抹。
双手的食指弹弦已经基本不成问题,因此,轮抹也是每天练琴不可缺少的部分。
轮抹的要求是:双手交替速度要快,双手手腕要放松,用指尖第一小关节勾弦(弹弦的方法),再加上手腕的上、下动作。
左右手靠拢,发音力度要均匀。
在一般情况下,应先用右手,但如果在练习时,为了锻炼左手的灵活性,也可以先左手后右手。
如:先左手5050 6060 先右手0505 06060505 0606 5050 60605、摇指练习(很重要的一环请一定认真看)摇指是较难掌握好的一种技法,因此,每天练习必不可少。
可用如下两中方法进行训练。
1、3-8的摇指:从最低的一根琴弦开始摇,先摇3个颗粒,如111 222___ ___:::: .... -- --一直摇到最高的一根琴弦再用4个颗粒如1111 6666____ ____---- ----从最高摇到最低,依次类推,5个颗粒由低至高,6个颗粒由高到低,7个颗粒由低到高,8个颗粒由高到低。
要求往返过弦音要均匀,个数要清楚,颗粒要突出。
2、长摇练习长摇练习也叫耐力练习,在任何一根琴弦上做持续数分钟不间断的摇指,力度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
也可以抽出乐曲中摇指段的旋律,作强度层次变化练习。
如:第一遍pp(极弱) 第二遍p(弱) 第三遍mf(微强) 第四遍f(强) 第五遍ff(极强) 偶个人目前还在练同一根弦上的强弱变化及游摇练习。
感觉很有帮助,弹起来会累,第一次弹1分钟左右,第二次到1分半钟,逐渐增多,只要坚持几次,手臂的酸疼就会轻很多。
所以不要只练了一次就觉得难而放弃。
弹奏时要训练指尖弹奏瞬间的爆发力,爆发力大,出音才能坚实响亮。
在弹奏抒情慢速乐曲时,虽然手指动作相对减慢,也要注意手指触弦瞬间的爆发力。
到底应该怎么触弦才能弹出好听的声音呢?“入弦浅”+“正面触弦”+“勾住琴弦”是窍门。
如果大指指甲平贴琴弦触弦,其它四个手指势必无法保持平贴琴弦,所谓的“正面触弦”是相对的正面,它一个变量。
我们用的古筝指甲不是完全的扁平状,相对较扁的那一面,实际是有弧度的。
而这个弧度,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用来“正面触弦”。
“弧”即圆弧,那么圆弧的切线就是琴弦,切点就是触弦点。
在切点上用力拨弦,指甲不蹭弦,就是所谓的“正面触弦”,出来的音色结实而干净。
其实我们用指甲拨弦的时候,指甲扁平的那一面与琴弦是可以有角度的。
在有角度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做到“正面触弦”了,我们手上的动作就少了,各种指法的操作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总之,触弦无非就是把指尖三维(上下入弦浅、左右正面触弦、前后勾住琴弦)定位好了才用力拨弦。
手型的确很重要,但是并不神秘,也不深奥,本能就可以解决,就一个字——“抓”。
手掌要前后动起来,一定是手臂整个动或身体带动,即用手臂或身体的移动来换弦弹奏。
换弦时的前提是保持上面讲的手臂、手腕、手掌、手指自然的状态,不主动伸出去勾弦,最多只是指尖稍微动一动拨弦。
3、轮指(为了更好的表达,现在我把右手的手指做个标记:大指为1指,食指为2指,中指为3指,无名指为4指。
)右手手指依次轮流拨同一根琴弦,均匀而快速的发出类似于摇指的音效,这种指法就是所谓的轮指。
手指最难练的其实是食指。
以下详细记录我学轮指的心得与建议步骤:(1)统一触弦与手型。
轮指出来的声音是均匀、类似于摇指的,所以,每个手指拨弦出来的音量与音色都要是统一的;轮指又是快速的,所以无论是指尖还是手掌、手腕、手臂,其动作都要是最小的。
可以先做这样的练习:1234指依次放在同一根弦上,做拨弦的状态,即感觉指尖有受到琴弦的压力,然后同时拨动琴弦。
请注意,拨弦时注意上面提到的触弦(“入弦浅”+“正面触弦”+“勾住琴弦”)与手型(“抓”),一切的指法,在练习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注意这两点原则。
因此有关手指要怎么放什么的,省略百字......这里特别要提的一点是,食指与大指的指甲并不是平贴着琴弦去拨弦的,而是有角度的,即指甲与琴弦有角度的正面触弦。
(2)锻炼四个手指的协调性。
轮指最难解决的就是马蹄声,即轮出来的点状音不能连成长音,被分成了四个、四个音一组的音。
主要是因为轮指的指序是43214321,这1到4指距离比较远,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而3指与4指一根筋,动作又太快。
于是想到了两个改善的办法:单独练1指+4指、1指+4指的拨弦;单独练3指+4指、3指+4指的拨弦。
但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还是解决不了马蹄声。
原来问题的根本不在1、3、4指,而在2指!因为我们拨弦的直觉是指甲平面触弦(即指甲扁平的那一面平贴在琴弦上拨弦,指甲与琴弦的角度为0),但在快速拨弦、需要绝对保持一个统一手型的轮指里,我们是无法每个手指都平面触弦。
特别是食指,食指如果平面触弦的话,势必会让整个手掌左右扭动,从而影响其它手指的触弦音质与速度。
因此,食指的触弦绝对不可以平面触弦,而要调整为指甲平面与琴弦有角度的正面触弦,即用食指指甲左侧面正面触弦。
大指亦然。
可以做以下三个练习去改变你以往的触弦习惯、改善各手指触弦的均匀衔接度:4 3 2 1 2121 2 1(空格表示停顿),这个练习会让你发现,原来自己的快速抹托是这么的笨(再次提醒,抹托触弦是有角度的正面触弦),原来轮指的马蹄声不是因为3、4指太快了,而是2指反应太慢;421421421......快速练习,这样练习的目的,是把3、4指分开一点,也就是让3指相对笨一点,同时加强练习2、1指的衔接;12341234.....快速练习,通常我们发力或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在一开始的手指,所以这样倒着练习,可以让相对反应比较慢的1、2指速度加快,从而均匀1、2、3、4指的衔接速度。
左手指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左手吟按指法,一类是左手拨弹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