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沙云小学李秀元
一、教学分析:
本课时主要是对《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是基于学生已有学习经验以后的教学,旨在梳理单元内容让学生对本单元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设计主要是利用多谋体、表格等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具准备:
课件、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
教师:如果把这些图形分类,可以怎么分?
(由三条边围成的三角形、由四条边围成的四边形、由曲线围成的圆。
)
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整理由三条边围成的三角形。
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这些三角形,掌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板书:三角形的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实施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组长负责填表1。
合作目标:
(1)三角形可以按什么分类?各分为哪几类?
(2)三角形各有什么特征?
(3)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你是如何验证的?
2.小组汇报。
(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2)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另两个角是锐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另两个角是锐角;
一般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内角相等。
(3)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方法:测量或切拼等
3.三角形的特性是什么,我们在哪些地方用过这一特性?(三)课堂练习
1、在一边复习三角形时,一边练习。
2、独自完成讨论时的表格,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请跟你的组员说一说。
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