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课程改革探究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需改善教学模式及手段,以适应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要根据结合给水排水这个专业的特点,对知识进行筛选,不只是简单的书本上的讲授,更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些课外实习的机会。
在教学手段及成绩评定方面多样化,突出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的。
加强水文学这门课程学习,为给水排水工程的工程运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自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员为远期目标。
关键字:水文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手段成绩评定"Hydrology" Curriculum Reform to exploreSummar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have been behind the pace of the new era,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 and means to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study colleg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fession, the knowledge filter, not simply the teaching of books, but also to enhance students' hands-on ability, the opportunity to create some extra practice. In term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s, diversity, highlighting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personnel for the purpose. Hydrology of this course to enhance learning, the engineering for the use of drainage water to provide strong theoretical support, in order to cultivate a strong self-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compound for the long-term goal of engineering staff.Key word: hydrology teaching target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means assessment1、概述表面上来看,水文学与给水排水工程两门学科都包含一个“水”字,也就是因为这个字,才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水文学是研究存在于地球大气层中河地球表面以及地壳内水的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学科。
[1]它包括水体的形成、循环和分布,水体的化学成分、生物、物理性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效应等。
我们研究水文学的目的是深入认识与广泛运用水文规律,为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提供正确的水文资料及分析成果,以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减少水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所以说,水文学与给水排水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学好水文学对系统全面的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同学们对于水文学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总把它归为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给水排水工程没太多关系,这就造成由于认识不够,在学习精力的投入有所欠缺,而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这对于以后走向工程实地操作,带来很大的后患。
所以我们要对课程进行优化,以适应学生学习的特点,让水文学的知识为专业学习所用,对整个专业的结构起支撑的作用。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工程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传授工程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教学内容【2】3.1主次结合,突出重点。
在重点公式和资料上的讲解时,要详细、严谨,对于公式的原理要简单明了的让同学们理解。
如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年径流及洪、枯径流,降水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
在非重点内容上,要简单、概括,让学生们有个大致的了解,不需浪费太多精力。
如河川径流形成过程及影响径流的因素等。
3.2 结合工程应用,举例讲解。
根据给水排水工程中实际应用,在授课时将水文学的内容与工程运用相结合并举例,如进行雨水和污废水排泄的设计计算、确定排泄口的位置、考虑洪水防御工程的设计时,都要预先求暴雨和洪水的变化情况和设计特征值。
让同学们更理解知识的原理,学会将简单的公式原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3.3 水文资料的运用。
对于已有的水文学资料,要让学生们学会如何运用,来得到所需的数据资料,如根据皮尔逊III型曲线,求得设计流量等。
通过安排课后习题及练习,熟练掌握运用水文学资料的能力。
4、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1)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师为中心的,逐章逐节不厌其烦的讲授,这种传授方法,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极大地妨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的知识掌握及理解。
我们应该在部分的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如:水文频率计算方法——适线法;设计洪水流量和水位;暴雨强度公式的推求;等流时线原理等。
并精选出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传统的口头授课及板书的基础上,应该丰富教学手段。
如采用多媒体中的动画、视频等方式,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有利于学生们的理解与记忆,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减少了教师备课的辛苦,避免由于表达不明确,不能使学生们理解,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们外出实习。
合理有序的组织学生们到水文站及相关单位,实地授课,将书本上简单的文字内容,通过观察及介绍,亲眼看见各个机械元件是如何工作的,怎样一步一步得出水文资料的。
简单的讲解,便可以使学生们了解水文学的基本原理,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4)在作业方面,简单的布置下课后的练习题,按时上交批改,这种传统的课后练习已经起不到多大作用了。
因为如今许多同学养成了抄袭作业的习惯,不会去仔细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换种方式,让同学们积极去寻找与水文学有关的知识。
比如在下雨天,用自己制作的简易雨量计,测试某一时段的降雨量,进行数据统计,制作成表格并上交。
让学生们真正的去投身实践当中,不断探索,想办法将所学东西去化为实践,一方面学会运用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们的合作能力。
5、成绩评定作为一门考查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听取同学们所提意见,合理制定一套评定方案。
方案中既要包括知识能力的考察,又要体现学生自主创新,实际运用知识的水平。
下面我个人草拟了一份成绩考核方案。
5.1、出勤率。
与传统考查课一样,对于上课的出勤率有所记录,作为成绩评定的一部分。
5.2 课堂表现。
在提出问题后,对于积极踊跃的同学予以表扬,适当加分。
这点其实很重要,但很多老师都会忽略这点。
其实一个学生如果真的在课堂上投入进去,对于老师的提问,完全有能力回答,这就看出哪些人认真去听,哪些人没有加入进来。
至于敢不敢站起来回答,那就是勇气的问题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勇气的人的。
5.3 课后实践成果。
知识在于运用。
知识掌握的好坏,完全要看他是否会运用。
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易、操作性强的小实验,让同学们通过自己拥有的能力,去完成实验的任务。
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于遇到的问题,才是考验一个学生真正的能力,尤其对于工程类的学生而言,实际操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拥有深厚的知识水平,却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这样培养出得学生是可悲的。
5.4 学习体会。
正如这篇论文一样,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我会去找一切跟这门课程有关的知识,比如什么是水文学,研究对象是什么,与我们的专业的关系等等,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许多知识是在课堂上听不到、想不到的,对于扩大知识面很有帮助。
可以在体会里面加些对这门课得意见,有助于教师改进课程规划,也有利于学生们对知识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小结在教学中,学生们特别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尤其是所学知识枯燥乏味时,玩手机、睡觉、聊天,以打发时间。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调整,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两位专业课老师的教学的观察,结合学生内心想法,总结了如何吸引学生的几个小建议。
6.1 兴趣。
在胡院长讲水工艺设备基础这门课的时候,大家的兴趣都挺高的,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院长名声的原因,另一方面,在胡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会举些工程中的实例,比如参加的什么项目,项目中发生的意外等等,大家听的都很认真,比较感兴趣。
这就说明兴趣很重要,因为大家都知道以后自己要跟工程打交道,但对工程中的知识还不了解,特别想从有经验的前辈中得到点知识,这知识不是书本上的公式定理,而是如何在工程中遇到困难,巧妙的解决。
所以在教学时,所讲得东西最好可以举些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让同学们知道所学内容有什么用,在工程中所占得比重。
简单枯燥的文字及公式虽说是必须要掌握的,但兴趣是前提,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学生才愿意去学,才能学好。
6.2 气场。
当老师的一定要有气场,要hold住整个班级。
比如在童老师讲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时候,老师一般都是比较严肃谨慎的。
并不是说严肃就一定好,但老师的态度对同学的影响很大。
当老师讲解的时候,他所用的严谨的词汇、着重的强调,都会让学生记忆深刻,并认识到做工程的严谨,不允许出现错误,否则影响工程的整体运作。
单纯的复述书本上的东西,会让学生们提不起兴趣。
所以尽量使学生脱离课本,把精力都投入到老师手中的黑板上,跟着老师黑板上内容的不断变化,循序渐进。
在语气上,要有抑扬顿挫。
许多老师一节课下来都是一个语调语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听觉疲劳。
在重点部分要加重语调,并进行重复,让学生引起重视。
6.3 人格魅力。
一个真正有魅力的老师,不会靠点名来留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