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议室改造方案讲解

会议室改造方案讲解

XXXXXXX大楼会议室改造设计方案编制单位:XXXXXXXX编制日期:XXXX年X月目录目录 (2)1. 项目总体说明 (1)1.1. 项目概况 (1)1.2. 设计原则 (1)1.2.1. 先进性 (1)1.2.2. 成熟性 (1)1.2.3. 开放性 (1)1.2.4. 按需集成 (1)1.2.5. 标准化 (1)1.2.6. 可扩展性 (1)1.2.7. 安全性、可靠性 (2)2. 项目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2)2.1. 设计施工依据 (2)3. 各会议室设计流程概要 (3)3.1. 五层大会议室多媒体会议系统 (3)3.1.1. 会议室现状分析 (3)3.1.2. 会议室改造方案 (3)3.1.3. 技术方案 (5)1.项目总体说明1.1.项目概况XXXXX,位于XXXXXX,本次建设项目为大楼5层大会议室和小会议室的会议室设备升级改造工程。

1.2.设计原则智能化系统设计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软、硬件技术、接口标准规范和开放的系统结构,易于扩展,实现对集成的各子系统实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实现各智能化子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要求,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开放性和易维护等原则。

1.2.1.先进性系统采用国际、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由于本工程体现的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应用,因此我们在系统配置时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先进网络技术构建系统。

1.2.2.成熟性以实用为原则,采用成熟的具有工程实践的先进技术。

1.2.3.开放性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避免系统互联或扩展的障碍。

开放性是系统集成的关键因素,根据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集成系统设计必须遵循“开放式”的原则。

所谓“开放式”,实质上是要求解决不同系统和产品之间的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以保证它们之间具备“互操作性”。

1.2.4.按需集成根据工程特点,按照管理需要分层次、分阶段实现集成。

1.2.5.标准化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标准化的产品。

系统设计符合前述有关设计规范,同时设备均为标准化设备,便于备件储备和互换。

1.2.6.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在系统设计时留有合理的冗余。

系统具有充分的扩展能力,为未来可能的业务发展需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1.2.7.安全性、可靠性包括系统自身的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以及运行的可靠性。

通过信息集成的综合管理,使大楼的办公环境更安全。

2.项目设计施工规范要求2.1.设计施工依据本工程的设计应符合但不仅限于下列法定根据及其他规则:《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2版)《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200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2004)《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 4959-2001)《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 4959-2011)《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TASTI发》(GB/T14476-93)《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_50462-2008)《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智能建筑工程验收规范》(GB 50339-20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2)《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试验方法》(GB50303-20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电子设计安装工程费用定额》(HYD41-2011)《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除以上其他适合于本项目工程的有关国家规范与标准。

如果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出台新的国家标准规范,按照新标准规范执行。

3.各会议室设计流程概要3.1.五层大会议室多媒体会议系统3.1.1.会议室现状分析本会议室为已建设完成的会议室,面积约为XXXX平方米,会议室现仅有投影幕布、舞台顶部6个投射灯,支架音箱设备,不能满足多媒体会议室的功能要求,同时,会议室主席台过去陈旧,地插仅具有强电插座,不能满足会议室视频、音频的传输,此会议室已经装修多年,会议室地面为800*800玻化地砖,墙面为铝塑板饰面,顶面为乳胶漆饰面。

3.1.2.会议室改造方案现针对以上问题,我方提出方案如下:1、舞台灯光系统:舞台灯光系统为正面光、顶光、逆光、特效光等区位构成全方位布光陈列,舞台各区域布光均匀,杜绝盲区,可灵活多变地按需组合。

同时,舞台灯光需考虑电源功率计吊顶承重的要求,此会议室装修已成型,电源负载及舞台承重均不能满足要求,舞台灯光仅为过节及重要汇报演出使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本着节约原则后综合考虑,我方建议此会议室舞台表演时,可租赁演出灯光系统,此次改造不包括灯光系统。

2、会议室视频显示系统:舞台后面原有150寸投影幕布,为了提升会议室整体效果,使参会人员更能清楚的看清投影效果,此次,150寸投影幕布改为200寸投影幕布,同时在会议室中场顶部加装一台高清投影机,采用固定吊架安装,投影机的线缆通过吊顶内配管敷设至控制室。

参考效果图如下:3、会议室扩声系统:重新布置会议室的扩声系统,在会议室主席台上设置主扩声音响,主席台下面设置返听音响,在会议室中后场设置环绕音响,音响采用支架安装,线缆通过明装的高塑性PVC线槽敷设在控制室。

4、会议室会讨及摄像机跟踪系统:会讨系统由主席发言单元及代表单元组成,此会议室主席台座椅为移动式且不固定,故,会讨系统采用有线连接方式,随插随用,在主席台上设置一个会议地插盒,内置2个8芯DCN公座,一个AC220V 三线万能电源输出插座,连接至控制室,当使用会议室时,主席发言单元及代表单元串接好后,接入会议地插盒,即可实现会讨使用。

同时,新增两台高清摄像机,与会议主机联动,实现发言人员的摄像跟踪功能。

5、中控系统:此系统完全为新增系统,通过中控系统的继电器设备及对设备的代码控制,可对会议室设备的开关,摄像机任意移动、幕布的升降等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提高会议室开启效率,简化了操作流程。

3.1.2.1.会议室实现功能:功能需满足参会人员能清晰地观看到电子文件及视频图像显示。

要求具有会议讨论及摄像机跟踪系统、扩声系统、高清视频显示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无纸化系统、高清视频矩阵系统等功能。

1、会议讨论及摄像机跟踪系统功能:系统由数字会议主席单元、数字会议代表单元、数字会议主机单元以手拉手方式组成的会议讨论系统,实现会议讨论发言功能、摄像跟踪触发功能。

2、扩声系统功能:音频处理系统采用数字化的系统构造,由数字调音台、数字媒体矩阵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多功能会场扬声器、无线拾音系统设备构成,满足会场的扩声功能。

3、高清视频矩阵系统功能:由一台大型的高清混插矩阵系统组成,配备HDMI、DVI、VGA、HD-SDI的输入输出模块实现各个输入、输出信号的协调、处理、切换等动作,可将输入信号进行任意切换组合,实现一个非常灵活的信号中枢处理功能和对外互通互传的信号传递功能。

4、高清视频显示系统:显示设备由投影显示、65寸液晶高清显示设备,分辨率达到1920*1080P,实现一个全高清的视频信号显示功能。

5、中央控制系统功能:由中控主机、触摸屏、电源控制器、音量控制器、平板控制电脑、路由器等设备组成,实现本地的系统音量控制、投影机、幕布动作控制、信号切换等控制,通过红外学习功能的使用还可以控制本地所有红外受控设备。

与系统的会议主机连接也能实现对任意型号摄像快球的自动摄像跟踪功能。

3.1.3.技术方案3.1.3.1.音频扩声系统系统设计扬声器的布局是会议室内扩声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几项重要的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将直接与此有关。

扬声器布局的一般原则是:1. 全部听众区内的声压分布均匀;2. 听众区上的声源方向感良好,即观众听到的扬声器的声音与看到的发言者在方向上一致;3. 扬声器的位置在建筑上应当是合理的:美观安全,不影响其他设备的使用4. 控制声反馈和避免产生回声干扰。

目前,厅堂主要扩声方式有三种:分别是集中式、分散式、混合式。

三种布置方式主要依据扩声场地特性及使用功能情况来选择。

集中布置方式:1)声音清晰度好2)声音方向感好,且自然。

适合设置有舞台并要求视听效果一致。

分散布置方式:1)易使声压分布均匀2)容易防止啸叫适合大厅的净高较低纵向距离长或大厅可能被分割几部分使用混合布置方式:1)大部分座位的声音清晰2)声压分布均匀,没有低声压级区3)有的座位会同时听到主音箱和辅助音箱的声音适合大型或纵向距离较长的大厅、各方向均有观众的视听大厅根据视频会议室的使用功能以及实际场地特性,为保证厅堂内扩声系统正常运行时有尽可能高的声压级和全场声压级的均匀。

我们将视频会议室扬声器布置方式为集中式扩声方式。

会议室采用吸顶音箱,满足会议室扩声需求。

除此之外,整个系统的频响、动态范围以及保真度都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并实现与自然声能高度融合。

系统组成扩声系统根据会议室的面积和使用功能进行设计,扩声系统主要由扬声器、功率放大器、音频处理设备、调音台、话筒、音源等设备组成。

整个系统选用同类产品中音色优美的高档次音响器材为主组成音响系统,选用同类产品中技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通过计算视频会议室的音响场地系数进行设计,保证会议室每个角落的声场听觉均匀,没有出现失真、偏音、混音、回响等不良音响效果;媒体智能会议室的扩声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声源、音频处理设备、功放及扬声器系统。

会议室音响扩声设备的组成:1、声源:主要包括数字会议发言单元、无线话筒、会议话筒、DVD影碟机多媒体电脑等声源设备,可播放CD唱片,DVD影音图像。

2、会议音频处理设备:是会议扩声中的核心设备,可进行多路音频信号混合放大、切换,高低音调节,效果补偿控制,音量大小调整,录音、放音使用;3、功放及扬声器:整个扩声系统的音质及声场均匀性主要取决于扬声器的品质和布置方式。

不同类型的扬声器需要配置不同的功放。

扩声系统包括扩声设备和拾音设备组成,拾音设备对声源和它周围的声环境的拾取,把声音转变为电信号,音频处理设备对信号放大、传输和处理后,把这个电平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直接推动音箱,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实现整个的扩声流程。

扩声系统的信号流程图如下:扩声系统是会议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高保真地将声音播放给听众是会议室必备的条件。

为了在每一位置都能听到优美动听的声音。

会议音箱扬声器的选型应按以下原则选用:高灵敏度及宽阔平滑的频率响应、高输出声压及低失真度、有效的控制声音指向性及覆盖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