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唐三大诗人群到宋初三体
功体的典型特色。 正好在此后一年即长庆四年(824),韩愈谢世。 而此前孟郊早在元和九年(814.)就已离开了人世,
亿身上,对其一生影响极大,而杨徽之的诗歌正是学 习自居易的。杨亿著述散佚过多,早岁诗歌已不得 而见,但当时诗坛笼罩于白体风气之下.他学诗完全 有可能从白体人手,这首《读史学白体>便是试笔之 作。杨亿终身与王禹僻交谊颇深,另外一些西昆诗
元白与韩孟分别发展了这两种倾向而各自成派。从
中唐的元白诗派与韩孟诗派,到晚唐的刘白诗人群
与姚贾诗人群,再到宋初的白体与晚唐体,始终表现
为两种艺术风格的对立。
相形而下,昆体与白体的关系则要复杂得多,不 少昆体诗人都有过学白体的经历。以杨亿而畜, “昆体特文公之一体,<武夷新集》具在,未尝尽如西
昆”【.】‘嗍’。<武夷新集>收杨亿咸平元年(998)至
群的成员主要是寒素文士与下层衲子,几乎涵盖了 张为《诗人主客图》中“清奇雅正”与“清奇僻苦”两 个系列的所有晚唐诗人。姚贾诗人群中成就最高者
是贾岛,但当时的核心人物却是姚合。姚合官止秘
书监,是姚贾诗人群中一位地位突出而且经济条件 较好的诗人,姚合宅几乎成为姚贾诗人群在京都的 固定活动场所,姚合也成为了该诗人群的实际组织 者。姚贾诗人群的重要成员有周贺、方干、郑巢、李 频、刘得仁、元绪上人、马戴、无可、厉玄、殷尧藩、姚
①刘白诗人群、姚贾诗人群、温李诗人群分别指晚唐时期以刘白、姚贾、温李为核心.并与其有直接或同接交游且诗风相近的诗人所组成
的创作群体。详见张巍‘中晚唐的刘白诗派与姚贾诗派>。‘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48
万方数据
安附近,活动形式主要是诗歌寄赠酬答,而送别诗尤 多。姚合在姚贾诗人群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 用。元和十五年(820)姚合调任武功主簿,他诗歌
宋诗发展的历程,是诗歌流派递相兴亡的过程。 从北宋初年的白体到南宋后期的江湖诗派,曾涌现 出过各种不同的诗歌流派。每一流派都会推尊一位 或数位唐代诗人。将他们视为创作典范加以效法,进 而由此出发形成自身诗歌的鲜明个性,最终创造出 了有宋一代的独特诗风。从这个意义上讲,宋诗发 展的历程也就是宋人不断选择唐人或者说唐人逐步 影响宋人的过程,宋诗史中包含着一部宋代唐诗接 受史。宋诗起步的情形更是如此。宋初诗歌创作沿 袭晚唐五代馀风,先后有白体、晚唐体、西昆体问世, 它们的创作典范分别是晚唐时期的刘白、姚贾、温李 这三大诗人群体a)。
(杨文)公尝言,至道中,偶得玉溪生诗百馀篇, 意甚爱之,而未得其深趣。成平、景德间,因演纶之 取,遍寻前代名公诗集,现其富于才调,兼及雅丽。包 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 竭,曲尽万变之态,精索推言之要,使学者少窥其一 斑,略得其馀光,若涤肠而换骨矣。由是孜孜求访, 凡得五七言长短韵歌行杂言共五百八十二首。唐 末,浙右多得其本。故钱邓帅若水未尝留意摭拾,才 得四百余首。钱君举《:贾谊》两句云:“可怜夜半虚 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钱云:“其措意如此,后人 何以企及?”余闻其所云,遂爱其诗弥笃,乃专缉缀。 鹿门先生唐彦谦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盖圣人之一 体也。然警人之句亦多。余数年类集.后求得薛庭
刘自诗人群的诗歌活动有联旬、诗歌赠答与唱和、诗
歌别集与唱和诗集的编定三项,诗歌内容主要是歌 咏闲适生活。大和八年(834),白居易将洛阳所作 之诗编撰成集,其序云:“序洛诗,乐天自叙在洛之
鹄、雍陶、李廓、顾非熊等人,诗歌活动地点主要在长
・作者简介:张巍(1977一
),男,甘肃庆阳人,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细记述:
韩孟诗派消亡后,曾出入于韩门的贾岛完全置身于 姚贾诗人群中。姚贾诗人群从时间上看是韩孟诗派 的后继,但诗风又有反拨。韩愈、孟郊、李贺等好作 古体。显得奇崛险怪;姚贾却长于近体,力求精切苦 淡。但在好苦吟、多书写个人身世之悲等方面又有 相通之处,体现出沿袭性。刘自诗人群与姚贾诗人
群可谓是中唐元白诗派与韩孟诗派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的蜕变。杜甫诗歌中本有平易与奇险两种风格,
天之风州2“嘲).李防“为文章慕自居易,尤浅近易
晓州3】‘聊㈣,他和李至作有<二李唱和集>,从作诗到
编定唱和诗集都完全仿效刘白。 与刘白诗人群的组成人员正好相反,姚贾诗人
刘白诗人群的成员都是高官显贵.其核心人物
是自居易与刘禹锡,其他人员还有令狐楚、裴度、李 逢吉、王起等。活动地点主要在东都洛阳。他们早在 元和年间即已成名,有过出将人相的辉煌经历。虽 然饱经宦海浮沉之苦.但在晚年均官高位显、名重俸 足,诗歌成为他们消遣自娱、交友往来的重要手段。
德二年(100.5)至大中祥符元年(1008),但并非收录 了这期间西昆诗人们的所有唱和之作。如杨亿作有 ‘次韵和太仆钱少卿寄赠编修主人宋承旨李舍人之 什>【5】(巷_,但他和钱惟演的这组唱和诗并未收入 <西昆酬唱集》中。又如《西昆酬唱集>中收录了杨
亿、刘筠、钱惟演三人的《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也
收录了舒雅的三首和诗,却不见杨亿的《秘阁舒职
方知舒州>一诗,而诗中有“西昆册府控千庐,铅笔
多年校鲁鱼”句㈨‘卷刚,正作于编修《册府元龟》期 间。由此可见,<西昆酬唱集》不但是西昆诗人的唱 和诗集,也带有选本性质,选诗标准即是杨亿所谓的
“研味前作,挹其芳润”,以是否符合李商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歌的
审美规范为去取尺度。参加西昆酬唱的诗人虽本来 诗风各有不同,如张咏“诗雄健古淡。有气
中,无论是刘白诗人群与姚贾诗人群,还是白体与晚唐体,始终表现为两种艺术风格的对立。而昆体与白体的
关系则要复杂得多,不少昆体诗人都有过学白体的经历,昆体可以被认为是白体之后的一种合理的历史反动。 关键词 刘白诗人群;姚贾诗人群;温李诗人群;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491(2011)02—0048—05 乐也”.并记此集内容为“闲适有馀,酣乐不暇,苦词 无一字,忧叹无一声”…Ⅲ埘),这与他早期主张的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诗歌观点简直判若两 人。自居易后期诗歌风格因此也与前期相差极大, 缺少《秦中吟>、<新乐府:》般讽谕的“正声”,也没有 <长恨歌>、<琵琶行>那种感伤的“风情”,甚至连 <钱塘湖春晓》中的清新自然、活泼明快也不多见, 而显得平直浅自、闲适自足。这正是宋初白体诗人 徐铉、徐锴、李防等人的效法目标。徐铉“诗有白乐 中图分类号:1207.22
入到其中。杨亿《西昆酬唱集序>描述他们的创作
情况是“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 更迭唱和,相互切蒯”【.“嘲.这个“前作”显然并非 泛指而特指李商隐诗。朱俊升<西昆酬唱集序>对 此书的性质说得十分清楚:“诗场好事,仿前哲之体
裁;艺圃名流,为一时之酬唱”【4“聃)。
值得注意的是,《西昆酬唱集》的收诗期限是景
赵光远,丞相隐弟子,幼而聪悟。成通、乾符中,
以为气焰温、李,因之恃才不拘小节。【b】‘P1啪) 然而到五代时期,温庭筠的影响却在李商隐之 上。后晋时所编的《旧唐书・文苑传>中谓温庭筠 “文思清丽”过于李商隐。《又玄集>中录温诗五首, 而录李诗四首;<才调集:》中录温诗六十一首,次于 韦庄六十三首居全集第二,而录李诗仅四十首。唐 末五代的这两个唐诗选本中,选录的温庭筠诗数量 均在李商隐诗之上①。五代诗人最为看重的是温庭 筠的乐府,李成用、王毂等人的乐府诗明显取法于温 庭筠,田锡评后蜀陈季和乐府歌行亦云“文理变动, 侔于飞卿”【14“鲁_。徐夤则作有《依温飞卿华清官二 十二韵:》,而学李商隐者却寂寂无闻。这种诗歌成 就与文学影响之间的反差起因于温李二人诗歌的差 别。温李诗固然有许多共性,但相较而言,李诗更为 深密,温诗更趋艳丽,前人将他们对比时总是着眼于 这两点:“温飞卿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l纠㈣),“藻 绮若庭筠,精深若义山”【16】‘PI盯)。而诗意浅直、格局 狭小却是五代诗歌的普遍弱点,五代诗人也相对才 力较弱、学识不丰,自然不会十分喜欢李商隐诗。宋 初的白体与晚唐体沿袭了五代诗的弱点,西昆体看 重典故辞藻和雕琢字句的创作倾向。正是宋诗告别 五代浅弱而初步复苏的征兆。田况《儒林公议》云: “杨亿在两禁,变文章之体,刘筠、钱惟演辈皆从而 效之,时号‘杨刘’。三公以新诗更相属和。极一时 之丽,亿乃编而叙之,题日《:西昆酬唱集》。当时佻 薄者谓之‘西昆体’。其它赋颂章奏,虽颇伤于雕
创作的独特风格正是在此期间逐渐形成的,世称 “武功体”。姚合在武功主簿任期间.即与贾岛、殷
此诗完全效法自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后两联:“周 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tl Ct曙tg)。足见杨亿对白诗的看重。 杨亿学习自诗亦有其家学渊源,他早年丧父后依从 祖杨徽之。杨徽之无子嗣,将振兴家族的希望放在杨
尧藩、顾非熊有诗唱和。长庆三年(823)。姚合罢武 功主簿改授万年县尉,贾岛、顾非熊、无可、朱庆余秋 日宿其宅吟诗。同年,姚合、贾岛、朱庆余有诗送李 余及第归蜀及张蒙饶州赴任.姚合、贾岛、朱庆余、马 戴、无可以诗送韩湘冬日任江西使府从事。这一系 列的活动标志着继姚合创作风格的确立之后,姚贾 诗人群正式形成。特别是贾岛等人秋日宿姚合宅所 作之诗,诗风清苦寒瘦,状写县邑荒凉之景,正是武
人也呈现出受白体影响的迹象。李宗谔是李防之
子①,曾写信给王禹僻劝他多读白居易诗。李维、晁
迥二人均喜好白诗,分别录白诗中的“近道”之语编
为《养恬集>和<助道词语>⑦,晁迥的<法藏碎金录> 中更是记载了自己平生所作的诸多白体诗。 在宋初国力渐趋强盛和文教逐步复兴的总体氛 围之下,伴随着宋代士大夫文化修养与主体意识的 加强.杨亿最终远离了白体而选择了新的诗歌典范 李商隐。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中对这一过程有详
49
万方数据
密元老、蓬丘之长、兰台之英,争奇逞妍,更赋迭咏,
铺锦列绣,刻羽引商,烂然成编”【5】(暑七),说的几乎
他们也被晚唐人认为是当代最优秀的两位诗 人,从而成为时人追慕效法的对象: 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为之最。Ll副
就是西昆诗人的创作情况。而钱惟演{:梦草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