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应急管理题库.

2016年应急管理题库.

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施行。

A.2007年10月1日 B. 2007年11月1日C.2007年12月1日 D. 2008年1月1日2.《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A、传送B、报告C、传输D、报送3.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4.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表示。

A.橙色 B.红色 C.黄色 D.蓝色5.《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A、二级、三级B、三级、四级C、一级、二级D、三级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则是()。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处置与预防并重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7.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分为()四级。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巨大、重大、较大、一般B.特大、重大、较大、一般C.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D.特大、重大、一般重大、较大8.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

A.地质灾害 B.公共卫生事件C.森林火灾 D.群体性事件5、煤气中毒病人首先处理是()。

A.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B.把病人搬到空气流动的地方C.送医院急救D.等待救援9.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

A. 最近的建筑物内B. 空旷地蹲下C. 高楼D. 立交桥10.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11.扑救电气火灾应首先做什么?()A.切断电源 B.泡沫灭火器灭火C.寻找水源 D.立即报警12.高温场所防止中暑,应多饮什么最好?()A.凉茶水 B.淡盐水C.白开水 D.冰水13.我国“防灾减灾日”()。

A.3月22日B.5月22日C.5月12日D.6月22日14.火灾中对人员威胁最大的是(),因此,首先应该做好防护再逃生。

A.火B.烟气C.可燃物D.电器15.扑救山火要讲究方法,下面的方法不对是()。

A.小火初起时,猛打 B.沿着火的两翼打C.迎着下山火头打 D.迎着风打火头16.预防森林火灾的关键是()。

A.禁绝人的活动B.减少林区野外可燃物载量C.严格管理野外火源D.人工降雨降温增湿17.地震后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被困人员,应让被困人员()。

A.尽快见光亮B.尽快进食C.尽快见光亮并进食D.蒙上眼睛,慢慢进食18.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时为高温,达到或超过()时为酷暑。

A.36°B.38° C.37°D.39°19.“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A.法规B.法制C.体系D.制度20.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的原则开展工作。

A.先抢险、后避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B.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C.先避险、后抢险,先救物、再救人,先救灾、再恢复D.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恢复、再救灾21.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 B.评估C.信息发布 D.预测预警22.下列物品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

A.一氧化碳 B.农药杀虫剂C.二氧化碳 D.汽油23.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

A.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走B.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处转移C.以静制动D.把财物用防水布包裹起来。

24.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的星期六定为世界急救日。

A.6月第三个周 B.9月第二个周C.8月第二个周 D.7月第三个周25.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 B.影响生产C.引发地区 D.影响区域26.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应急能力。

A.保持 B.论证 C.协调 D.保护27.()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28.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 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 D.公共信息29.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30.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置的相关情况,要在事件发生后的()内报州政府应急办,同时通报有关县市和部门,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

A.24小时 B.12小时 C.2小时 D.1小时31.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成立。

A.2006年8月13日 B.2007年7月13日C.2008年6月13日 D.2009年10月8日32.《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自治州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职责。

A.上传下达 B.运转枢纽C.承上启下 D.综合协调33.《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自治州各专项指挥部在()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协调、监督、检查相应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A.州党委 B.州政府C.州应急委 D.自治区34.自治州人民政府2013年4月调整全州第二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共有()大类()名专家。

A.4,40 B.4,50 C.5,43 D.5,4435.使用遇险求救声音信号,应按照()规则。

A.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30秒钟后重复。

B.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30秒钟后重复。

C.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D.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36.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以上。

A. 35℃B. 37℃ C. 39℃ D. 41℃37.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造成。

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37.高楼失火,当通道被火封住,无法出逃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手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淋透房门,迅速跑到临街的窗户或()发出求救信号。

A.阳台 B.房间 C.卫生间 D.客厅38.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保护好现场,并在故障车来车方向()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

A.50 B.100 C.150 D.20039.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

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小时内。

A.6 B.12 C.24 D.4840.《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A、综合协调B、分类管理C、分级负责D、属地管理答案:ABCD41.《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和()A、安全意识B、自救意识C、自救能力D、互救能力答案:ACD42.《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谎报、()、()A、拖延B、迟报C、瞒报D、漏报答案:BCD4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城乡规划应当符合()、()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A、预防B、应对C、处置D、防范答案:AC44.《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A、联合培训B、互通信息C、联合演练D、联合作战答案:AC45.《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A、设区的市级B、县级以上C、县级D、乡级答案:CD46.《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C、乡级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其他法人组织47.《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规定,()部门是处置本行政区域重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省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主管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地震主管部门48.《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规定,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

在灾区所在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市(地、州、盟)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市、区、旗)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组织、协调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A、2级B、3级C、4级D、5级49.《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规定,()负责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A、国务院B、国务院民政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D、民政部门50.《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震应急预案》规定,州地震局()内将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等参数报州党委、政府、军分区、兵团第五师,并及时续报情况。

A、2小时B、2小时C、30分钟D、10分钟51.《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震应急预案》规定,地震灾情发生后,灾区县市人民政府在()内将掌握的灾情报州人民政府,并续报有关情况。

A、2小时B、1小时C、30分钟D、10分钟52.《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震应急预案》规定,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人以上、()人以下死亡,或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A、3,5B、5,10C、10,30D、10,5053.滑坡发生时正处在滑坡的山体上,应该()的方向逃离。

A.顺着滑坡B.向垂直于滑坡C.逆着滑坡D.以上都不对54.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由()制定。

A.国务院应急办 B.国务院C.公安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5.预警级别与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相一致,一般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依次用()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