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统计规章制度

教育统计规章制度

教育统计规章制度【篇一:学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范本】学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以及国家教育部、省、市有关规定,制定学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

二、统计工作基本任务。

统计是认识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是制定教育政策、编制教育规划、检查教育计划实行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学校科学管理的基础。

学校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学校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本校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

三、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有关人员必须依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伪造、篡改,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

第二章统计机构人员及职责一、学校确定由校长负责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列入领导工作日程,具体指导,定期研究,经常督促和检查统计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领导和支持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执行《统计法》和统计制度,准确、及时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加强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

二、综合统计负责人,代表学校履行《统计法》规定的职责,执行综合统计的职能,其主要职能是:1、组织协调本校的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地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本校的统计调查任务,收集整理和提供统计资料;2、对本校教育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教育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3、统一管理全校的统计调查表和各种基本统计资料,建立健全综合统计台帐;4、会同有关基层部门建立、贯彻本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现代化。

三、基层统计工作是各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管理的基础,各部门领导要对统计工作给予支持与指导。

学校根据各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在有关部门设专、兼职统计人员。

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本部门的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地完成本部门业务主管机关颁发的统计调查任务;2、负责向校综合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提供与本部门有关的统计资料;负责向其他部门提供统计任务所需的与本部门有关的统计资料;3、建立健全本部门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对部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

四、专、兼职统计人员必须具备完成统计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对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要进行培训,提高素质,取得“统计上岗证”。

五、统计人员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提供资料;检查统计资料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揭发和检举统计调查工作中违反国家法律和破坏国家计划的行为。

六、统计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学校综合统计对校长负责,各基层统计对综合统计负责。

第三章统计资料管理全校统计资料、统计报表由综合统计负责人统一管理,各基层部门在向上级机关和学校提供统计资料、报表的同时,必须报综合统计负责人一份。

一、实行统计报表审核制度。

综合统计机构上报的统计资料由主管校长签字后上报,各基层部门上报的统计资料、报表,经部门领导签字交学校综合统计负责人审核,由主管校长签字后上报。

二、由综合统计负责人报送的统计资料、统计报表年终送档案室统一归档管理。

三、全校统计数据归口学校综合统计,避免数出多门。

学校各级领导制定政策、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工作成效;进行奖励和惩罚、发布信息、上报资料、发表文章需要统计资料时,必须以综合统计负责人签章提供的统计资料为准。

四、统计负责人必须严守保密和借阅制度,保管好历史、现行的各种统计数据和资料。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一、兼职人员除完成日常本职工作以外,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统计工作,学校可视其工作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对统计工作人员奖励与处罚除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以外,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规定者予以奖励;凡有第三十二条行为之一者,按规定予以处罚。

- 2 -【篇二:绥滨县教育体育局统计工作规章制度】绥滨县教育系统统计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我县教育工作,以满足国家教育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需要,更好地为我县教学、科研和行政、后勤管理服务,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国家教委、省、市有关规定,制定教育系统统计工作规章制度。

二、统计工作基本任务。

统计是认识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是制定教育政策、编制教育规划、检查教育计划实行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学校科学管理的基础。

我县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学校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

三、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有关人员必须依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伪造、篡改,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

第二章教育系统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于守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副组长:满国新教育局工会主席、财审股长邹阳山教育局纪检书记成员:陈淑贤教育局财审股副股长邹德全教育局统计员第三章统计机构人员及职责二、综合统计负责人,代表学校履行《统计法》规定的职责,执行综合统计的职能,其主要职能是:1、组织协调教育的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地填报国家统计调查、部门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学校统计调查任务,收集整理提供统计资料;2、对教育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教育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3、统一管理统计调查表和各种基本统计资料,建立健全综合统计台帐;4、会同有关基层部门建立、贯彻本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现代化。

三、基层统计工作是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和管理的基础,各单位领导要对统计工作给予支持与指导。

单位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设专、兼职统计人员。

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地填报本单位业务主管机关颁发的统计调查任务;2、负责向局综合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提供与本单位有关的统计资料;负责向其他部门提供统计任务所需的与本部门有关的统计资料;3、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对部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

四、专、兼职统计人员必须具备完成统计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对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要进行培训,提高素质,取得“统计上岗证”。

五、统计人员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提供资料;检查统计资料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揭发和检举统计调查工作中的违反国家法律和破坏国家计划的行为。

第三章统计资料管理教育统计资料、统计报表由综合统计负责人统一管理,各基层部门在向上级机关提供统计资料、报表的同时,必须报综合统计负责人一份。

一、实行统计报表审核制度。

上报的统计资料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上报,各基层部门上报的统计资料、报表,经综合统计负责人审核,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上报。

二、由综合统计负责人报送的统计资料、统计报表年终送档案室统一管理。

三、教育统计数据执行归口综合统计,避免数出多门。

上报资料、发表文章需要统计资料时,必须以综合统计负责人签章提供的统计资料为准。

四、统计负责人必须严守保密和借阅制度,保管好历史、现行的各种统计数据和资料。

统计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单位综合统计对法人负责,各基层统计对综合统计负责。

绥滨县教育局2009年5月26日【篇三:2014年教育统计报表修订内容及说明】2014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修订内容及说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目录一、报表修订内容二、事业统计工作的常见问题三、2013、2014年高基报表对照变化表(高基教育报表变化说明)五、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园占地情况、校舍功能明细统计报表一、报表修订内容2三、事业统计工作的常见问题34四、2013、2014年报表对照变化表(二)高基教育报表变化说明1.高基317、高基318表,增加“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及以上”指标。

高基317硕士研究生分专业(领域)学生数一、指标解释1.毕业生数:是指上学年度具有学籍的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数。

2.招生数:是指实际招收入学的新生数。

3.应届毕业生:是指完成上一级学历教育,当年毕业的学生。

4.在校生数:是指具有学籍并在本学年初进行学籍注册的学生数。

5.预计毕业生数:是指学历教育中本学年内即将毕业的在校生数。

6.研究生:是指接受研究生学历教育的学生。

按学位层次分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按招生计划形式分为国家任务学生、委托培养学生和自筹经费学生;按学位类型分为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7.硕士研究生:是指本科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培养的学生,学制2-3年。

8.国家任务学生:是指培养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的研究生。

9.委托培养学生:是指培养费用由委托单位支付的研究生。

10.自筹经费学生:是指培养费用由学生承担的研究生。

11.学术型学位:是指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

12.专业学位:是指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填报说明1.只统计招生计划在本校(所)的通过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

不包括出国和出国预备班的研究生,不包括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人员、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

2.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栏填写的各类小计及类别码顺序为:硕士研究生(43100)、其中:女(431002)、学术型学位硕士(43110)、其中:女(431102)、国家任务学术型学位硕士(43111)、委托培养学术型学位硕士(43112)、自筹经费学术型学位硕士(43113);专业学位硕士(43120)、其中:女(431202)、国家任务专业学位硕士(43121)、委托培养专业学位硕士(43122)、自筹经费专业学位硕士(43123);3.各类小计的关系:硕士研究生等于学术型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之和;学术型学位硕士等于国家任务、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学术型学位硕士分专业学生数之和;专业学位硕士等于国家任务、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专业学位硕士分专业(领域)学生数之和;4.国家任务、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各类小计后填写分专业(领域)学生数,学术型学位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统计用)》填写,专业学位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按《专业学位类别、专业(领域)代码(统计用)》的专业(领域)代码填写。

专业代码的填写方法前五位为小计类别码,后六位为专业代码。

如:国家任务学术型学位硕士哲学专业的代码应填43111010101,委托培养学术型学位硕士哲学专业的代码应填43112010101,自筹经费学术型学位硕士哲学专业的代码应填431130101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