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双乳峰简介
天下奇观“双乳峰”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城境内,两座兀立的石峰形同女性丰满的双乳,且逼真得让女人看了脸 红,男人看了心跳,被当地布依族称为“圣母峰”,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峰”双乳峰。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黄果树虽然壮美,但它不是世界唯一,而双乳峰不仅是世界第一,而且是世界唯一。双乳峰 一定会像黄果树一样,成为世界闻名的景点。” 双乳峰又名鼓子峰、并莲峰,是八曲的最高峰。双乳峰下有唐人王子钦创建的石鼓道院遗址。半壁的乱穴中, 遗有“虹桥板”的残片。峰的两面岩峰上,有一岩洞,可容下数十人,相传为吴道人修炼处,洞右小穴里不存放有 关道人的遗蜕,故洞名为“吴公洞”。双乳峰集玉莲之秀、丰乳之美、仙鼓之灵、古洞之奇于一身,是贵州景区待 字闰中的一处景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芝麻鲣”(学名班鳠),极其珍贵的淡 水鱼,仅产于罗甸境内河流及红水河流经 罗甸几十公里的河段内。为何仅产于罗甸 ,此谜至今未解。芝麻剑无鳞,形似剑, 鳍锋利,因身上有芝麻壮斑点而得名。 罗甸境内名鱼多,如大名-----有鳜鱼,美 味可口的猪嘴鱼(学名铜鱼)赫赫有名的 中华倒刺鱼,肉多刺少的扁嘴鱼(学名云 斑鱼),水中游动的可见内脏的银鱼,生 活在山洞暗河里终年不见天日找茬 岩鲤鱼 等
黔南州各县简介
黔南州 面积26195平方千米,人口382万 都匀市 面积2278平方千米,人口48万 福泉市 面积1691平方千米 ,人口31万 荔波县 面积2432平方千米,人口16万 贵定县 面积1631平方千米,人口27万 瓮安县 面积1794平方千米,人口44万 独山县 面积2442平方千米,人口33万 平塘县 面积2816平方千米,人口30万 罗甸县 面积3010平方千米,人口32万 长顺县 面积1555平方千米,人口26万 龙里县 面积1518平方千米,人口21万 惠水县 面积2464平方千米,人口43万 三都水族自治县 面积2384平方千米,人口31万
11/11/2012
要吃酸到独山,独山酸宴美名传.”酸宴为独 山的一大特色。独山“三酸”享誉全国 (“三酸”即为盐酸、臭酸、虾酸)。其 中以盐酸最负盛名,远销海外。盐酸即盐 酸菜,在民间通称“坛酸”,以青菜为主 要原料,加以糯米甜酒、辣椒、冰糖、食 盐、采用布依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色泽 鲜美,脆嫩可口。 荔波鱼包韭菜
“萝卜羊”为罗甸布 依族人民新创造的一 道享誉县内的名菜。 罗甸山多、雨多、草 茂,气候温和,在这 块得天独厚的适宜于 发展畜牧业的土地上, 当地群众利用天然墓 场资源放牧黑山羊。 罗甸黑山羊为罗甸特 有的优良羊种,肉质 细嫩,无膻味,营养 丰富,活羊远销广东、 广西、湖北、湖南、 四川、重庆等地
罗甸县边阳镇制作 的荞灰豆腐,全国 独一无二,是极富 盛誉的地方副食品, 用它制作的菜肴, 清香、细嫩、口感 好,由于风味独特, 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荞灰豆腐仅产于边 阳镇街上,若在他 乡制作,其质地、 口感均无法与原产 地正宗荞灰豆腐相 比,这犹如茅台镇 上生产的“国酒” 一样,非此地、此 水不能酿制此酒; 同样,非此地、此 水、此荞灰亦不能 生产此荞灰豆腐。 何故,有待专家破 解
境内每年按月依次由县(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各种欢乐节、艺术节、斗牛节、龙舟节、博 览会、服饰展等分别有:都匀剑江旅游欢乐节(正月初一至十五)、惠水好花红艺术节(3 月)、贵定金海雪山文化节、长顺杜鹃花节(4月)、都匀中国西部茶文化节(5月)、荔波 民族服饰展(7月)、中国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8月)、中国贵州龙里妙医药文化博览会( 8月)、平塘龙舟节(9月)、中国都匀西部斗牛节(10月)、三都水族卯节(12月)。
在黔南独山布依族农家中,逢年过节或招 待贵客时,餐桌上总少不了一味佳肴--血 豆腐。血豆腐物美价廉、营养丰富,而 且制法简单,食用方便,因而深受广大 布依同胞的喜爱。 制作血豆腐的原料是 水豆腐、猪血、肥肉末及常见的佐料。
烤乳猪又名小猪烧烤, 为独山地方特色食品, 该品选取上好乳猪,加 以祖传配料。经宰杀、 腌制、烘干、炭烤、上 料等多重工序,精制而 成。其成品色泽金黄, 皮层酥脆不燥,肉质鲜 嫩不腻,咀嚼之余,唇 齿留香。
LOGO
荔波风猪是具有黔南风味的著名高级传统食品,历史上曾 作过封建王朝的贡品。风猪造型美观,色泽鲜艳,皮脆肉 酥,美味可口,食而不腻,并可保存较长时间,是宴请宾 客、馈赠亲友的珍贵食品。风猪曾多次参加广交会展销, 受到外商欢迎,被誉为“厨珍”。 马肉火锅为惠水特色菜之一,其主料为新鲜马肉,铺以马心、马肝、马脑、 马筋、马肠、马肚、马白血等马杂,配以糍粑辣、大蒜、花椒、豆瓣酱、 胡椒、鱼香菜等佐料精心烹制而成。又分清水马肉(杂)、麻辣马肉 (杂)、干锅马肉三种,口味独特。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东与黔东南州相连,南与广西自治区毗邻, 西与安顺市、黔西南州接址,北靠省会贵阳市。全州辖都匀、福泉二市和瓮安、贵定、龙 里、惠水、长顺、罗甸、平塘、独山、荔波、三都十县。南北长249.5公里,东西宽207.6 公里,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 总人口389万人,少数民族占54%。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首府所在地都匀市,是全州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贵州的南大门和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通。 黔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 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997米,平均气温13.6℃19.6℃。平均降雨量1100-14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属典型的亚热带温 暖湿润的季风气候。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全州土地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层深 厚,湿润有机质含量高。境内植物茂盛,动物繁多,资源丰富,为开发农业、林业、牧业、 渔业和其他种养业提供优越的自然条件。全州现有耕地279万亩。万亩以上草场33片,已 开发都匀螺丝壳黑山羊基地,惠水深黔山…
。
郎德上寨简介
郎德位于凯里市东南27公里的苗岭腹地,分上下两自 然寨。对外开放的是上郎德,因此正规一点的叫法应该是 “朗德上寨”。作为全国第一个民俗风情村寨游览地这里 是有名有实:吊脚楼、芦笙堂、风雨桥一个都不少。节日 期间或旅行团来到时会有热情的迎客仪式和盛大的芦笙舞、 铜鼓舞、板凳舞等苗族歌舞表演。后来在各地兴起的“民 族村”都是在它的启发下建立的。 上朗德素来以热情待客而闻名:每逢客人来到,鞭炮声 中,传统的12道拦路酒一字排开,那一边小伙子们吹起 了莽统与芦笙,这一边姑娘们唱起了飞歌,捧起了牛角 酒……当然,这客人指的是旅行团,背包客是不会打破这 里平常的安静的。 寨子里值得细细品味的,首先是一座座吊脚木楼,大 多为典型的三层结构,一层养猪牛,二层住人,三层堆放 粮食及杂物;上朗德可以说是石头筑成的村寨,寨中的路 面全部以石条砌成“人”字形;望丰河上的风雨桥“杨大 六桥”,始建于清代,重建后桥长40余米;最惹人注目 的,当然是寨子中心的芦笙堂,在地面上用石条铺出了类 似于铜鼓上12道光芒的纹样,非常漂亮。
境内每年按月依次由县(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各种欢乐节、艺术节、斗牛节、 龙舟节、博览会、服饰展等分别有:都匀剑江旅游欢乐节(正月初一至十五)、 惠水好花红艺术节(3月)、贵定金海雪山文化节、长顺杜鹃花节(4月)、都 匀中国西部茶文化节(5月)、荔波民族服饰展(7月)、中国都匀国际摄影博 览会(8月)、中国贵州龙里妙医药文化博览会(8月)、平塘龙舟节(9月)、 中国都匀西部斗牛节(10月)、三都水族卯节(12月)。
黔南州民俗风情
黔南州民族众多,以布依族、苗族、水族为主,聚居着30多个少数民族。灿烂 的民族历史文化和浓郁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各具特色。各民族在和睦相处中形成 了各民族的语言和特有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境内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婚丧嫁娶在礼仪上各存差异,传统节日 各具特色。主要有:花灯会、歌会、跳花场、赶表、跳园、三月三、四月八、龙 舟节、六月六、端午节、牛打场、吃新节、杀鱼节、尝新节、苗年、端节、卯节、 姑娘节、火把节和春节等。由于各民族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域的“本主节”,形成 了“佳节月月有”的祥和氛围。每逢佳节,不同民族的男女老少穿上本民族节日 盛装,载歌载舞,共庆佳节。民族舞蹈、民歌对唱、传统乐器、民族服饰不仅为 民族节日增添了光彩,更为旅客了解和观赏民族风情提供了机会。在黔南这块神 奇的土地上的众多少数民族的风情传统,为游客留下了更多的神秘的色彩。
蛤蚌河原始生态游风景区
蛤蚌河原始生态游风景区位于贵州中部 的福泉市境内,面积约40平方公里,原 始植被内珍惜动物种类繁多。蛤蚌河蜿 蜒曲折自东向西流入清水江,流水迂回, 水质清澈诱人,是现代人嬉戏玩水,返 璞归真的好去处。景区内可欣赏河床林 荫隧道,芦苇映水等奇景。独赏一线滩, 岩溶洞,水帘墙,瀑布群等景色。感叹 多道峡谷,多壁悬崖和奇峰异岭的巍峨 雄壮,惊叹夜郎神妍(姊妹石),乌龟 石,蛤蚌石等绝世奇观。风景区不仅是 集各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明珠,同时 亦有“贵州九寨沟”之美誉。
马岭河峡谷风景区简介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包括马岭河峡谷、万峰 林、万峰湖三部分。中心景区距兴义城区6公 里,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景区内瀑 布群,中心景区内的3 0 余道瀑有的壮如银河 缺口,有的柔弱若婀娜仙子;瀑群凌空而降, 飞珠溅玉,阳光下的道道彩虹,与深谷幽境相 映,置之其中似人若仙。景区内由于“千泉归 壑,溪水溶浊”的作用,形成的深圳特区谷两 壁碳钙堆积千姿百态,似飞禽走兽,加之瀑雾 滋润,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黔南民俗文化
• 黔南州民族众多,以布依族、苗族、水族为主,聚居着30多个少数民族。灿烂的民族历史 文化和浓郁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各具特色。各民族在和睦相处中形成了各民族的语言和特有 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
境内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婚丧嫁娶在礼仪上各存差异,传统节日各具特色。主 要有:花灯会、歌会、跳花场、赶表、跳园、三月三、四月八、龙舟节、六月六、端午节、 牛打场、吃新节、杀鱼节、尝新节、苗年、端节、卯节、姑娘节、火把节和春节等。由于各 民族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域的“本主节”,形成了“佳节月月有”的祥和氛围。每逢佳节,不同民 族的男女老少穿上本民族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共庆佳节。民族舞蹈、民歌对唱、传统乐器 、民族服饰不仅为民族节日增添了光彩,更为旅客了解和观赏民族风情提供了机会。在黔南 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的众多少数民族的风情传统,为游客留下了更多的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