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噪声预测1.1.1 交通部公路模型1.1.1.1 模型概述1.1.1.2 预测模型1.1.1.3 平均行驶速度的计算1.1.1.4 其它参数的计算1.1.2 FHWA公路模型1.1.2.1 基本模式1.1.2.2 注意事项与修正1.1.2.3 特殊情况下的预测模式1.1.3 公路噪声模式附加说明1.1.3.1 路段、基础平面与车道1.1.3.2 车型、车流量、车速与声功率、参考辐射声级1.1.3.3 关于路面粗糙度,坡度,路边地面类型的修正1.1.3.4 关于边坡,声屏障,建筑物,树林带的处理方法1.1.3.5 空气参数对噪声衰减的影响1.1.3.6 关于背景噪声1.1.3.7 模型的选择原则1.1.1交通部公路模型按交通部JTJ 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中有关噪声模型和算法进行预测。
为便于查看,现抄录于下。
1.1.1.1 模型概述这是一个半经验模式。
要注意的是:1.不分车道。
原则上是用于双向四车道的高速路,但在使用时以整条道路的车流量进行预测,不分车道进行。
2.车型分成大、中、小三种。
不允许其它车型划分方法,因为其重要的参数—平均行车速度是以大、中、小车型为基础的。
车速以交通量估计出,因为是半经验性质,不允许以其他方式提供车速。
3.预测模式的适用范围:预测点在距噪声等行车线7.5m以远处;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在20~100km/h之间;预测精度为±2.5dB。
1.1.1.2 预测模型1预测方法1.1公路交通噪声预测1.i 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小时交通噪声值按式(5.3.1-1)计算:13lg 10)(,-∆+∆+∆-⎪⎪⎭⎫ ⎝⎛+=路面纵坡距离L L L T v N L L i i i W i Aeq ............(5.3.1-1) 式中:(L Aeq )i ----i 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小时交通噪声值,dB;L W, ----第i 型车辆的平均辐射声级,相当于7.5m 处的A 声级,dB;N i ----第i 型车辆的昼间或夜间的平均小时交通量(按附录B 计算),辆/h ;v i ----i 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T ----L Aeq 的预测时间,在此取1h ;ΔL 距离----第i 型车辆行驶噪声,昼间或夜间在距噪声等效行车线距离为r 的预测点处的距离衰减量,dB;ΔL 纵坡----公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ΔL 路面----公路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
2.各型车辆昼间或夜间使预测点接到的交通噪声值应按式(5.3.1-2)计算:[]21)(1.0)(1.0)(1.0101010lg 10)(L L L S Aeq M Aeq L Aeq L L L Aeq ∆-∆-++=交............(5.3.1-2) 式中:(L Aeq )L 、(L Aeq )M 、(L Aeq )S ---分别为大、中、小型车辆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到的交通噪声值,dB ;(L Aeq )交--- 预测点接收到的昼间或夜间的交通噪声值,dB;ΔL 1---- 公路曲线或有限长路段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ΔL 2---- 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障碍物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上述公路交通噪声预测公式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见附录E1中E1.2。
1.2复合地区交通噪声预测公路互通立交及公路铁路立交周围接收到的交通噪声预测值应按式(5.3.1-3)计算:[]铁交公交公交公交立交,,2,1,)(1.0)(1.0)(1.0)(1.0,10101010lg 10)(Aeq i Aeq Aeq Aeq L L L L Aeq L ++++= ...(5.3.1-3)式中:(L Aeq )交,立----立交周围接收到的交通噪声预测值,dB ;(L Aeq )交,立1--预测点接收到的第1条公路交通噪声值,dB ;(L Aeq )交,立2--预测点接收到的第2条公路交通噪声值,dB ;(L Aeq )交,立i --预测点接收到的第i 条公路交通噪声值,dB ;(L Aeq )交,铁--预测点接收到的铁路交通噪声值,dB ;上述值按式(5.3.1-2)计算。
1.3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预测值应按式(5.3.1-4)计算:[]背交预)(1.0)(1.01010lg 10)(Aeq Aeq L L Aeq L +=..........................................(5.3.1-4)式中:(L Aeq )预----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预测值,dB ;(L Aeq )背----预测点预测时的环境噪声背景值,采用本规范5.2.2条监测的该预测点现状环境噪声值,dB ;1.1.1.3 平均行驶速度的计算1 适用于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因汽车排放,交通噪声预测所需要的汽车行驶速度计算。
2 车型分为小、中、大三种,车型分类标准见表B1。
注:大型车包括集装箱车、拖挂车、工程车等,实际汽车排放量不同时可按相近归类。
3 车型比应按《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给定的或通过实地调查确定。
4 汽车行驶平均速度计算1. 小型车平均速度计算公式:1602.0237-=X Y S ..........................................(B4-1)式中:Y S ----小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km/h ;X-----预测年总交通量中的小型车小时交通量,车次/h 。
2. 中型车速度计算公式:1747.0212-=X Y M ..........................................(B4-2)式中:Y M ----中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km/h ;X-----预测年总交通量中的中型车小时交通量,车次/h 。
3. 大型车平均行驶速度按中型车车速的80%计算。
5 公式适用条件1. 用于高等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小型车120kg/h 。
2. 小型车计算公式1602.0237-=XY S 适用于小型车占总交通量的50%以上和小型车小时交通量70~3000车次/h 。
3. 中型车计算公式1747.0212-=X Y M 适用于中型车小时交通量25~2000车次/h 。
4. 只适用于昼间平均行驶速度的计算。
6 公式修正1. 当设计车速小于120km/h ,公式计算平均车速按比例递减。
2. 当小型车交通量小于总交通量的50%时,每减少100车次,其平均车速以30%递减,不足100车次按100车次计。
按式(B4-1)、式(B4-2)计算得出车速后,折减20%作为夜间平均车速。
1.1.1.4 其它参数的计算1公式(5.3.1-1)中参数的确定方法1.1各类型车(相当于在7.5米处)平均辐射声级L W,i ,应按式(E1-1)计算:)(23.03.59:32.06.62:18.02.77:,,,dB v L v L v L S S W M M W L L W ⎪⎭⎪⎬⎫+=+=+=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E1-1)式中:i----表示大(L )、中(M )、小(S )型车,按附录B 划分;v i ----各型车平均行驶速度,按附录B 计算,km/h 。
1.2距离衰减量ΔL 距离的计算:1.计算i 型车昼间或夜间的车间距d i ,应按式(E1-2)计算:ii i N v d 1000=(m ) (E1-2) 式中:N i ----i 型车昼间或夜间平均小时交通量,辆/h 。
昼间与夜间的交通量比,可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或通过实际调查确定。
测量时间一般分为:昼间(06:00~22:00)和夜间(22:00~06:00)两部分。
2.预测点至噪声等效行车线的距离(r 2)按式(E1-3)计算:F N D D r =2 (m) (E1-3)式中:D N ----预测点至近车道的距离,m ;D F ----预测点至远车道的距离,m 。
3.ΔL 距离应按(E1-4)计算:⎪⎪⎭⎪⎪⎬⎫⎥⎦⎤⎢⎣⎡+=∆>=∆≤)...(.5.0lg 75.0lg 20:2/).........(....................5.7lg20:2/221,2221,2dB d r d K K L d r dB r K K L d r i i i i i i 距离距离时当时当 (E1-4) 式中:K 1----预测点至公路之间地面状况常数,应按表E1-1取值。
K 2----与车间距d i 有关的常数,应按表E1-2取值。
注:硬地面是指经过铺筑路面,如: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条石、块石及碎石地面等。
1.3公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ΔL 纵坡,应按式(E1-5)计算:⎪⎭⎪⎬⎫⨯=⨯=⨯=)....(50:)....(73:)....(98:dB L dB L dB L βββ纵坡纵坡纵坡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E1-5)式中:β----公路的纵坡坡度,%。
1.4公路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ΔL 路面,按表E1-3取值。
注:当小型车比例占60%以上时,取上限,否则取下限。
2公式(5.3.1-2)中参数确定方法2.1公路弯曲或有限长路段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ΔL 1,应按式(E1-6)计算:).........(180lg 1dB L θ-=∆(E1-6)式中:θ----预测点向公路两端视线间的夹角,(°)。
2.2公路与预测点之间障碍物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ΔL 2,应按式(E1-7)计算:声影区建筑物树林2222L L L L ∆+∆+∆=∆(E1-7)1.ΔL 2树林为树林障碍物引起的等效A 声级衰减量。
预测点的视线被树林遮挡看不见公路,且树林高度为4.5m 以上时:当树林深度为30m ,ΔL 2树林=5dB;当树林深度为60m ,ΔL 2树林=10dB;最大修正量为10dB 。
2.ΔL 2建筑物为建筑障碍物引起的等效A 声级衰减量,按下述方法取值:当第一排建筑物占预测点与路面中心线间面积的40%~60%时,ΔL 2建筑物=3dB ; 当第一排建筑物占预测点与路面中心线间面积的70%~90%时,ΔL 2建筑物=5dB ; 每增加一排建筑物,ΔL 2建筑物值增加1.5dB ,最多为10dB 。
3.ΔL 2声影区为预测点在高路堤或低路堑两侧声影区引起的等效A 声级衰减量。
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判断预测点是在声照区或声影区(如图E1-1,E1-2所示)。
对于高路堤(图E1-1):由ΔSER 可得:Hh h H d D )(21-+= 若d H h h H D )(21-+≤,预测点在A 点以内(如B 点),则预测点处于声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