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鉴权中心技术规范-1023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鉴权中心技术规范-1023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鉴权中心技术规范-1023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鉴权中心技术规范(V1.0)China Unicom(Version 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VIII)1范围 (10)2规范性引用文件 (10)3缩略语和术语 (10)3.1缩略语 (10)3.2术语 (13)4建设需求 (14)5综合增值业务平台系统结构 (15)5.1业务系统 (16)5.1.1业务接入层 (16)5.1.2业务能力层 (17)5.1.3网络接入层 (17)5.2业务管理系统 (17)6 VAC系统定位 (17)6.1 VAC总体系统定位 (18)6.2相关系统关系 (21)6.2.1 VAC与增值业务系统关系 (21)6.2.2 VAC与支撑系统关系 (22)6.2.2.1 PRM (24)6.2.2.2 CRM (26)6.2.2.3 Billing (28)6.2.2.4 OCS (29)6.2.2.5 客服 (31)6.2.2.6 电子渠道 (32)6.2.2.7 经营分析 (32)6.2.3 VAC与SCP/PDSCP关系 (32)6.2.4 VAC与CP/SP关系 (33)6.2.5 VAC与VASP的关系 (34)6.2.6总部VAC与分公司VAC的关系 (34)7系统建设布局要求 (35)8系统组网与设备构成 (35)8.1总部与分公司VAC互联 (35)8.1.1省分有业务引擎(接入网关) (35)8.1.2省分无业务引擎(接入网关) (36)8.2 VAC典型组网结构 (37)8.3 VAC设备构成 (38)9系统功能 (39)9.1用户信息管理 (39)9.1.1用户状态信息管理 (39)9.1.2用户属性信息管理 (43)9.1.3用户伪码管理 (43)9.2定购关系管理 (44)9.3认证 (46)9.4鉴权 (47)9.5话单生成 (51)9.6一次批价 (52)9.7预付费实时计费 (55)9.8 CP/SP资料管理 (58)9.9业务系统配置 (60)9.10 WEB功能 (60)9.11系统统计与分析 (60)10系统接口 (60)10.1与BSS间的接口 (61)10.1.1与PRM间的接口 (61)10.1.2与CRM间的接口 (62)10.1.3与Billing间的接口 (66)10.1.4与OCS间的接口 (66)10.2与老BSS接口 (67)10.3与SCP/PDSCP的接口 (67)10.4与业务系统间的接口 (67)10.5与SP间的接口 (68)10.6 与全网VAC间的接口 (69)10.7与网管系统间的接口 (70)11业务流程简述 (70)11.1业务定制 (71)11.1.1增值系统发起的定制 (71)11.1.2 BSS发起的定制 (72)11.2业务退定 (74)11.2.1增值系统发起的退定 (74)11.2.2 BSS发起的退定 (75)11.3定制业务使用 (77)11.3.1用户发起的定制业务 (77)11.3.2 SP下发到用户的定制业务使用 (79)11.4点播业务使用 (81)12漫游规则 (84)13系统管理 (84)13.1操作员管理 (84)13.2角色和权限管理 (85)13.3日志管理 (85)13.4数据备份 (86)13.5参数配置 (86)14设备要求 (87)14.1硬件要求 (87)14.2软件要求 (88)14.2.1应用软件要求 (89)14.2.2系统软件要求 (90)14.3系统安全 (91)14.3.1 系统可靠性 (91)14.3.2 信息安全 (92)14.3.3 存储、备份和容灾 (95)15系统性能要求 (95)16相关系统性能要求 (98)17 VAC对其他系统改造要求 (99)17.1 BSS (99)17.1.1 PRM (99)17.1.2 CRM (99)17.1.3 Billing (100)17.1.4 OCS (100)17.2增值系统 (100)17.2.1 SMSC (100)17.2.2 SPMS (100)17.2.3 SMG (101)17.2.4互通网关 (101)17.2.5 WAP (101)17.2.6彩信 (102)17.2.7炫铃 (102)17.2.8 IVR (103)17.2.9 EMP (103)17.3总部VASP (104)17.4省VASP (104)17.5 CP/SP (104)17.5.1定制关系变更通知SP通用流程 (104)17.5.1.1 在信通知SP方式-过渡方案 (104)18其他系统过渡方案 (106)18.1 BSS (106)18.1.1 PRM (106)18.1.2 CRM (107)18.1.3 Billing (107)18.1.4 OCS (108)18.1.5 PDSCP (108)18.2增值系统 (108)18.2.1 SMSC (108)18.2.2 SMG (108)18.2.3互通网关 (108)18.2.4 SPMS (108)18.2.5 WAP (109)18.2.6彩信 (109)18.2.7炫铃 (109)18.2.8 IVR (110)18.2.9 EMP (110)18.3总部VASP (110)18.4 CP/SP (110)前言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增值业务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鉴权中心技术规范(V1.0)1 范围本技术规范主要对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鉴权中心(VAC)的系统需求、技术架构、系统定位、系统体系结构、系统功能、部署架构、技术要求、关联系统改造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MPP 点对点互通协议V3.3/V3.4PDSCP 中国联通预付费用户点到点短消息实时计费实现技术规范V1.2SGIP 中国联通业务网关接口规范3 缩略语和术语3.1 缩略语术语及缩写英文中文CDR Call Detail Record 话单CP Content Provider 内容提供商CRM Customer Real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DCC Diameter Credit Control Diameter信控协议MMS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多媒体消息服务MS Mobile Station 移动台MSISD N Mobile Station ISDNnumber移动设备ISDN号码MO Mobile Originated 手机提交消息MT Mobile Terminated 手机终止消息OCS Online Charging System 在线计费系统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服务控制点SGIP Short message Gateway Interface Protocol 短消息网关接口协议SGIP+ Short message Gateway Interface Protocol plus 联通在信扣费协议SMG Short Message Gateway 短消息网关S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Centre短信息中心SMPP 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 短消息点对点协议SMPP+ 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 Plus 扩展SMPP 协议SP Service Provider 服务提供商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符VAC Value-added service Authentication Center 增值业务鉴权中心VASP Value-add Service 综合增值业Platform 务平台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无线应用协议3.2 术语1)业务:业务是指中国联通根据客户的通信需求,利用自身或第三方资源向客户提供的具有市场价值的通信服务内容。

在管理上,业务是服务提供商与运营商进行审核管理和分成结算的对象。

如“手机酷图”业务。

2)业务能力:指基础增值服务,例如:邮件、消息、浏览、流媒体等,可以使用这些业务能力进行组合,构造出特定的业务,满足细分市场后的用户需求。

3)业务引擎:指实现各个业务能力的物理实体。

4)产品:产品是指中国联通运用营销手段,是用户购买业务的方式,将业务或业务组合附加上销售对象、销售地域、资费计划、销售渠道、服务水平及配套资源六个方面属性后的产物,是向客户最终交付的、客户可以购买的业务或业务组合实例。

在VASP系统中,产品是定购、鉴权、和计费的对象,如“包月5元”。

在VAC中,一个业务对应多个产品,一个产品唯一对应一个业务。

5)内容:内容是用户真正使用的对象,是在业务中提供的一个个实体,如“手机酷图”业务中的一个图片。

6)业务支撑系统:PRM、CRM、Billing、OCS、客服、电子渠道组成了中国联通业务支撑系统。

7)原始话单:用户使用增值业务过程中VAC产生的用于同步给业务支撑系统进行批价的业务使用记录。

用户定购过程中VAC不产生原始话单,只产生日志信息供VAC内部使用。

8)上行请求:由移动用户在手机终端上或各种门户上发起的增值业务使用请求。

9)下行请求:由CP/SP发起的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增值业务使用请求。

10)不均衡费:4 建设需求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鉴权中心(VAC)主要解决以下具体需求:1)从BSS获取用户状态信息,实现预付费散号用户支持,并解决二次卡问题;2)提供SP增值业务统一的计费点,VAC只提供原始话单,不含批价;生成后付费用户原始话单供BSS统一采集,并通过与OCS的统一接口实现预付费用户实时计费;3)提供统一的营销、客服接口,支持增值业务在营业/客服侧统一展现以及定购、退定、查询操作;4)为营销部门提供批量开销户功能接口能力;5)实现增值业务统一的鉴权和控制;6)为组合业务提供支持,实现组合业务需要的各种能力的鉴权;7)对携带号码转套餐提供增值侧的支持;8)解决全国性业务的鉴权、计费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