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体的主要特点
优点
➢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溶出速率,从而 提高生物利用度
➢缓释或肠溶释放 ➢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延缓药物水解、氧化 ➢掩盖药物不良嗅味、刺激性 ➢液体药物固体化
缺点
二、载体材料
水溶性载体材料 难溶性载体材料 肠溶性载体材料
聚乙二醇类 聚维酮类 表面活性剂类 有机酸类 糖类与醇类 纤维素类 纤维素类
• 聚丙烯酸树脂类 Eudragit L100和 Eudragit S100,分别相当于国产II号 及III号聚丙烯酸树脂。前者在pH6以 上的介质中溶解,后者在pH7以上的 介质中溶解。
溶于肠液,制 备胃中不稳定 的药物在肠道 释放和吸收的 固体分散体
有时两者联合 使用,制成缓 释固体分散体
三、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
• ⑴ 熔融法 • ⑵ 溶剂法 • ⑶ 溶剂熔融法 • ⑷ 研磨法 • ⑸ 双螺旋挤压法
熔融法
药物 载体材料
加热 熔融
剧烈搅拌 骤冷成固体
迅速冷却
❖本法简便,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适用于 熔点低、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载体材料,如PEG、 Poloxamer、枸橼酸、糖类等
➢ 也可将熔融物滴入冷凝液中使之迅速收缩、凝固成 丸,这样制成的固体分散体俗称滴丸
【典型制剂】
例1 槲皮素-聚乙二醇固体分散体
溶解度为槲 皮素的8.6倍
• 处方:槲皮素 1g
聚乙二醇 20g
• 制法:PEG 6000置瓷蒸发皿,70℃水浴至完全熔解,加 入槲皮素,均匀分散后,立即-20℃骤冷,冷冻维持30 分钟,干燥器内过夜干燥,粉碎后过80目筛,即得。
【典型制剂】
例2 槲皮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
聚丙烯酸树脂类 脂质类
纤维素类 聚丙烯酸树脂类
二、载体材料
分为水溶性、难溶性和肠溶性三大类。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
•聚乙二醇 良好的水溶性,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常
用PEG 4K、6K、20K。熔点较低(55-65℃),毒性小 化学性质稳定,能与多种药物配伍,不干扰药物含量测
定。油类药物,宜用PEG20K。
为调节释放速率,
可适当加入水溶 性材料如PEG或 PVP等
和RS),胃液中溶胀,肠液中不溶,
制备具有缓释性的固体分散体。
• 脂质类 如胆固醇、棕榈酸甘油酯、 蜂蜡等脂质材料,可制成缓释固体 分散体。
水微溶或缓慢溶 解的表面活性剂 如硬脂酸钠、硬 脂酸铝等,具有
中等缓释效果。
(三)肠溶性载体材料
• 纤维素类 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CAP)、邻苯二甲酸羟丙甲纤维素 (HPMCP)等。
第二节 固体分散技术
一、概述
➢固体分散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另一 种固体载体中的新技术
➢通常是一种难溶性药物以分子、微晶、无定形 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水溶性材料中呈固体分散 体,或分散在难溶性、肠溶性材料中
➢固体分散体可看做是中间体,用以制备药物的 速释制剂,也可制备缓释或肠溶制剂
➢目前利用固体分散技术生产且已上市的产品有 联苯双酯丸、复方炔诺孕酮丸、尼群地平片等
溶解度为槲 皮素的112.3倍
• 处方:槲皮素 1g PVP K30 15g
乙醇 Q.S
• 制法:槲皮素和PVP溶于乙醇,减压蒸干,回收乙醇, 即得。
【问题研讨】 固体分散技术为何可以提高药物的生 物利用度?可有那些材料?如何制备?
第二节 固体分散技术
教学目标
➢知道固体分散技术的概念、主要类型、常 用载体材料;知道固体分散技术的应用。 ➢学会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学会典型固体分散体的处较高(130℃)、对热稳定
(150℃变色)、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不宜采用熔 融法,应采用溶剂法制备。PVPk30较常用。 溶剂法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
表面活性剂类
溶于水或有机溶剂,载药量大,速效 载体材料。常用泊洛沙姆188
有机酸类
分子量较小,如枸橼酸、酒石酸、琥珀酸、 胆酸及脱氧胆酸等,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 溶剂。不适用于对酸敏感的药物。
【旧课回顾】
• 包合技术在制剂中的用途? • 可用于注射剂增溶剂的CYD衍生物?
第十五章 制剂新技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包合技术 固体分散技术 微囊技术
【引入新课】
• 为什么滴丸剂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P232)
固体分散技术!
例如灰黄霉素滴丸有效剂量是100目细粉的1/4、 微粉(粒径5微米以下)的1/2;
➢ 常用冷凝液有液体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以及水
➢ 在滴制过程中能否成丸,取决于丸滴的内聚力是否 大于丸滴与冷凝液的粘附力。冷凝液的表面张力小、 丸形就好
溶剂法或共沉淀法
药物 载体材料
有机溶剂 蒸去有机溶剂
即得
共溶
干燥
❖本法可避免高热,适用于熔点较高、对热不 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
➢ 该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共溶剂:载体一般为水溶 性很强的物质,而药物多为难溶性;同时需考虑其 毒性和挥发性
糖类与醇类 壳聚糖、半乳糖等,甘露醇、木糖醇等。 适用于剂量小、熔点高药物。
纤维素衍生物
如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等,需加入适 量乳糖、微晶纤维素等加以改善。
(二)难溶性载体材料
• 纤维素类 如乙基纤维素(EC),溶于 有机溶剂,有较大粘性,载药量大、 稳定性好、不易老化。
• 聚丙烯酸树脂类 Eudragit(E、RL
固体分散技术的发展背景
➢ 高通量药物筛选而得的活性物质约有40%是水难 溶性的
➢ 传统的解决溶解度的方法,如制成盐、增溶、减 少粒径、改变晶型等均有局限
▪ 许多中性化合物和某些弱酸、弱碱不能制成盐 ▪ 成盐后进入胃肠道后又转化成各自相应的酸或碱 ▪ 添加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制成的溶液剂则降低
了患者的顺应性及商业化 ▪ 较常用的粒径减少法存在粒径减少的限度及后续
制剂制备的困难
➢ 亲水性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不仅解决了上述方法的 大部分技术问题,而且能更显著地提高难溶性药物的 溶解度和溶出度
➢ 缓释和肠溶载体可以使制剂具有缓释效应或肠溶效应 ➢ 已上市的产品有:
瑞士诺华(Novartis)公司的抗真菌药灰黄霉素; 美国礼莱(Lilly)公司的抗焦虑药大麻隆; 瑞士罗氏(Roche)公司的抗病毒药沙奎那韦; 日本藤泽药业(Fujisawa)的免疫抑制药他克莫司; 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的抗真菌药伊曲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