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复习材料第一章绪论:一、品种: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合稳定,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二、品种的属性(特性):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五方面。
(1)优良指群体作为品种时,其主要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符合市场需求,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如: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适加工等。
(2)适应包含对一定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和某种逆境的适应,对一定的栽培管理和利用方式如对肥、水充足的适应,对机械化作业的适应,对加工及其工艺过程的适应等。
(3)整齐包括品种内个体间在株型、生长习性、物侯期等方面的相对整齐一致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对整齐一致。
(4)稳定指在采用适于该品种的繁殖方式的情况下保持前后代遗传的稳定。
(5)特异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
三、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对果树、蔬菜及观赏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并培育出栽培品种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第三章育种对象和目标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产量、品质、成熟期、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对病虫害的抗耐性、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
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运品质等。
第四章种质资源一、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育种的原始材料。
注:种质:是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二、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P46-50重要性:①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就不可能育成好的品种。
如欧洲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几乎毁掉整个欧洲马铃薯种植业。
②当代植物育种中的每一重大成就,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几乎都是和种质资源方面重大发现和开发利用联系在一起的。
③种质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迫切性:1)种质资源面临迅速流失的重大威胁:①森林覆盖率下降;②过度放牧和盲目滥垦;③大面积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④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⑤育种业发展迅速但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抢救种质资源刻不容缓3)维护种质资源大国的国际自主地位。
三、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P63:主要有就地保存、迁地保存、资源圃保存和种质库保存等。
保存方法:①就地保存:种质资源在原来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不经迁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划定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种质资源的最好方式,它保留了种质资源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它不致随着自然栖息地的消失而灭绝。
主要方式有:划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人工圈护。
保护对象:稀有的良种单株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树名木,如莆田千年的宋家香古荔树;稀有种、濒危种、野生种等。
②种子保存:是以种子为繁殖材料的种类最经济、最简便、应用最普遍的资源保存方法。
顽拗型种子一般不用种子保存资源。
如枇杷、荔枝、茶、茭白等。
用于保存种子的种质库有三种类型:短期库:临时存放种子,温度10-15℃;中期库:繁殖更新,温度0-10℃;长期库:温度-10 ~ -15℃,用于长期保存种质。
③资源圃保存:将种质材料迁出其自然生长地,集中改种在植物园、树木园、品种资源圃、种质资源圃等处保存。
一般用于多年生无性繁殖植物、水生植物和其它种子为顽拗型的种类。
资源圃保存的优点:不受繁殖方式所限;不受种子寿命所限。
缺点:比较麻烦;特别种质资源数量较多时,易造成人为差错、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加快了世代进程,改变变异度(纯合、突变等)。
④离体试管保存:利用离体培养技术保存离体的组织、器官等种质资源。
将离体细胞、组织、器官置于低温(-80℃~ -100℃)下短期或中期保存;在液氮(-196℃)中长期贮存。
使用时,取出材料,经一定程序解冻,通过组织培养诱导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优点:适于保存顽拗型植物、水生植物和无性繁殖植物的种质资源。
与资源圃保存相比,保存数量多、节约土地和劳力、不需要频繁繁殖更新、避免不良条件影响等。
离体保持两个系统:缓慢生产系统;超低温保存系统。
⑤利用保存:种质资源在发现其利用价值后, 及时用于育成品种或中间育种材料,这是一种对种质资源切实有效的保存方式。
⑥基因文库保存:将资源植物的总DNA或染色体所有片段随机连接到载体上,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增殖成大量可保存在生物体中的单拷贝基因,提取质粒或在超低温下保存菌种。
第五章引种P81一、引种:植物的种类和品种在自然界都有它一定的分布范围,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原来的自然分布区迁移到新的地区种植,叫引种。
引种是有目的的人类活动而自然界中依靠自然风力、水流、鸟兽等途径传播而扩散的植物分布,则不属于引种。
广义的引种:指从外地区(指不同的农业区)和外国引进新植物、新品种以及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狭义的引种:(作为育种途径之一的引种)是从当前的生产需要出发,从外地区或外国引进植物新品种(系),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区或本国推广种植。
引种分为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二、简单引种:是指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能正常开花结实。
植物种类(品种)在基因适应范围内的迁移。
三、驯化引种:是指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以致于必须采用杂交、诱变及选择等措施来改变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正常开花结实。
植物在引种过程中发生某种适应性遗传变异。
六、生态型:指植物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传适应性的品种类群。
第六章选择育种选择育种的概念: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育成新品种的途径叫做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选种的基本方法: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一、混合选择法定义、优缺点?P1051、定义:又叫表型选择法。
根据植株的表型性状,从混杂的原始群体中以个体为单位,选取符合选种目标要求的混合留种,下一代播种在混选区里,与标准品种(当地优良品种)和原始群体的小区相邻栽种,进行比较鉴定。
2、优点:①简便易行;②获得材料较多;③保持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缺点:①无法鉴别单株基因型;②对劣变基因淘汰速度较慢。
3、适宜植物:异花授粉、多代自交容易退化的园艺植物,如十字花科的白菜、甘蓝及萝卜等。
二、单株选择法定义、优缺点?P1051、定义:是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各株的种子不混合,下一代每个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播种一个小区,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亲本单株遗传性优劣的方法。
2、优点:①能选出可遗传变异;②有效淘汰劣变基因。
缺点:①占用较多的土地;需要较长的时间。
②异花授粉作物多次隔离授粉易引起生活力衰退;③留种量有限,选出优系后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
3、适宜植物:自花授粉的植物如番茄、豆类及常异花授粉的辣椒、茄子等。
单株-混合选择法;混合-单株选择法;母系选择法;亲系选择法(留种区法)三、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通常有:1、性状的类型,如质量性状或数量性状;2、选择差(选择压力):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平均值与原始群体平均值之间的差,用 Sd 表示;3、性状遗传力的大小;4、选择性状的变异幅度;5、入选率(选择强度):入选个体在原群体中所占的百分率。
等因素。
四、数量性状的知识点:p1091、性状遗传力:亲代性状值传递给后代的能力大小。
表型值的变异=遗传差异引起的变异×环境差异引起的变异。
R =h 2S d遗传力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
遗传力愈大,则子代平均值愈接近于入选群体平均值,反之则相反,当遗传力接近零时,则子代平均值趋向于原始群体平均值。
2、入选率:影响选择差的因素有2个:入选率愈小,选择差愈大;标准差愈大,选择差的绝对值也就愈大。
差异程度越高,选择效果越好。
3、性状变异幅度:变异幅度越大,选择潜力愈大,选择效果也就愈明显。
五、芽变的定义、特点、意义P113-1151)定义:来源于体细胞中自然发生的遗传变异。
2)特点:①多样性;②重演性;③稳定性(分稳定芽变和不稳定芽变);④局限性和多效性;⑤同源平行性。
3)芽变在品种改良中的意义P1151.芽变选种操作简便,无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便于开展群众性的芽变选种工作。
2.适合对目前优良品种的个别不良性状进行修缮改良,优中选优。
3.一经选出,即可进行无性繁殖加以利用,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
因此,芽变选种是无性繁殖植物所特有的品种改良有效途径。
六、芽变的组织发生层分为哪几层?(共三层)分别衍化为什么组织?P115ⅠL 的细胞在分裂时与生长锥呈直角,称为垂周分裂,形成一层细胞,分化为表皮。
ⅡL 的细胞在分裂时与生长锥呈垂直或平行,既有垂周分裂,又有平周分裂,形成多层细胞,分化为皮层外层,衍生孢原组织(花的形成)。
ⅢL 的细胞分裂与ⅡL 相似,也形成多层细胞,既有垂周分裂,又有平周和斜向分裂,分化为皮层的中内层、中柱及输导组织。
在正常情况下这三层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基础,称为同质实体。
只有发生在ⅡL 层孢原组织的突变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而在其它组织发生层上的突变,只能采用无性繁殖保持芽变性状。
七、嵌合体、周缘嵌合体、扇形嵌合体定义,周缘/扇形嵌合体字母表示意义P1161)嵌合体:芽变通常最初发生于某一组织原层的个别细胞,以后随着细胞分裂而扩大其变异部分,使层间或层内不同部分之间具有不同遗传组成的细胞在同一组织或器官中并存的现象,称嵌合体。
芽变通常都是以嵌合体的状态出现的。
嵌合体的转化:芽变嵌合体有时因为扇形嵌合体的芽位变换和周缘嵌合体的层间取代等而产生结构的变换,从而表现不稳定性。
2)嵌合体的转化有两个:①层间取代;②芽位变换。
①扇形嵌合体的芽位变换:是指着生于嵌合体上不同部位的芽,在长成侧枝时,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②层间取代:指周缘嵌合体不同变异的细胞层之间发生取代变换的现象。
嵌合体的主要类型有7个:周缘嵌合体:外周;中周;内周;中内周;外内周;外中周;同质。
扇形嵌合体:外扇;中扇;内扇;中内扇;外内扇;外中扇;同质。
扇形嵌合体的变异不稳定,易出现芽位变换。
字母表示方法:o-未变的细胞组织,m-突变的细胞组织,按ⅠL-ⅡL -ⅢL 的层次排列。
如: 内周嵌合体o-o-m 中周嵌合体o-m-o 外中周嵌合体 m-m-o 同质m-m-m内扇嵌合体o-o-o.m 外内扇嵌合体o.m-o-o.m 中4倍嵌合体 2-4-2八、芽变的转化和稳定P116-117芽变嵌合体有时因为扇形嵌合体的芽位变换和周缘嵌合体的层间取代等而产生结构的变换,从而表现不稳定性。
扇形嵌合体的芽位变换是指着生于嵌合体上不同部位的芽,在长成侧枝时,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位于扇形嵌合体突变部位的芽长成的枝条形成比较稳定的同质芽变体或周缘嵌合体枝;位于正常部位的芽,形成的仍为正常类型;而位于扇形嵌合体突变部位与正常部位交接处的芽,形成的枝条则为扇形嵌合体枝,但扇形的宽窄与原扇不一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