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第25章《樱桃园》
5
在处理契诃夫的未删节的长剧时,导演和演 员都会遭遇到许多棘手问题,尤其是他们在试图 揭示和表现契诃夫的那些重要的戏剧性对白时, 更是困难重重。困难并不在于契诃夫的对白要求 多高的表演技巧,而恰恰在于它们没有明显的形 式。它们看起来是混乱的、分散的、互不相关的 。以《三姐妹》第一场中一个简短的场景为例。 奥尔加一面改学生的练习簿,一面自言自语地回 忆父亲的葬礼,抱怨工作的枯燥乏味,谈论长久 以来去莫斯科的梦想。
1
一、精彩点评 赋予《樱桃园》中的罗巴辛以夏里亚宾的豪 放,赋予年轻的安尼雅以叶尔莫洛娃的热情,并让 前者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砍掉衰朽的东西,而让同 彼得· 特罗菲莫夫一起预感到新时代即将来临的年 轻姑娘向全世界喊道:‚新生活万岁!‛那你就会 明白,《樱桃园》对我们来说正是一个活生生的、 可亲的、同时代人的剧本,契诃夫的声音在其中有 力地、令人激动地鸣响着,因为他不是向后看,而 是向前看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979:3 26)
4
《契诃夫〈樱桃园〉中的语言行为》节译 一般的批评家认为,契诃夫的戏剧缺乏戏剧冲 突,其对话也缺乏逻辑性。欧文· 迪尔的《契诃夫 〈樱桃园〉中的语言行为》可以算是一篇小题大做 的论文。该文讨论了契诃夫《樱桃园》中的一段对 话,通过深入分析,他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这 段对话既是人物内心矛盾的体现,又是其避免行动 的方式。
第二十五章 《樱桃园》
安东· 巴甫洛维奇· 契诃夫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 家。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祖父是赎身农 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 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 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 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 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 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
9
参考文献 契诃夫.1980.契诃夫戏剧集[M].焦 菊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童道明.2004.我爱这片天空:契诃夫评 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979.我的艺术生 活[M].史敏徒,译.郑雪来,校//米· 尼· 凯 德洛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1).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0
DeerI.1958.SpeechasA ctioninChekhov’s‘TheCh erryOrchard’.Education alTheatreJournal.Vol.1 0,No.1.
11
6
练习思考题 1.将《樱桃园》改编为三场话剧,以进行课 堂演出,或拍 DV,尽量吸收更多的同学参与。 2.契诃夫在《樱桃园》的标题下标了‚四幕 喜剧‛的说明,你认为这个剧作是悲剧,是正剧, 还是喜剧,请说明你的理由。 3.从《樱桃园》中找出彼嘉· 特罗费莫夫和 安尼雅之间的对白,并从中思考他们对现实的认识 和对未来的展望。
叶尔米洛夫.1985.论契诃夫的戏剧创作 [M].张守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安· 屠尔科夫.1984.安· 巴· 契诃夫和他的 时代[M].朱逸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朱怡虹.2005.美丽花园的淡淡哀愁— ——从《樱桃园》解读契诃夫对‚美‛的追求[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3).
2
二、评论文章 《预见未来》节选 1982年,莫斯科出版《樱桃园》的一个版 本时,В.波格丹诺夫写了序言《预见未来》。在 该文中,他对《樱桃园》的内涵作出了独特的解释 :俄罗斯生活的非正常秩序,导致了人们的不幸。 《樱桃园》的人物处于‚生活悖谬‛的压力之中, 他们既非天使,又非恶魔。
3
契诃夫竭力表明,人们的不幸和社会困顿,具 有比‚恶棍的主动行为‛要深刻得多的原因。离开 历史舞台的主人与进入它的主人之间的矛盾固然加 剧、激化了俄罗斯生活的戏剧性,但是契诃夫认为 ,基本的邪恶在另一方面,在于俄罗斯生活的非正 常的秩序,在于社会、精神、日常生活关系的无处 不在的非组织性。比如,造成科罗列夫(《现实中 一幕》)不幸的不仅有工人,还有厂主,甚至还有 一开始就出现的不可理喻的神秘的东西。他甚至想 到了‚红眼睛魔怪‛‚哄骗所有人的魔鬼‛。最后 他得出了结论:在人们之间有一种‚隔阂‛‚逻辑 悖谬‛。
7
延伸阅读 蔡淑华,盛海涛.2009.‚个体独立声音 多重奏‛的典范———《樱桃园》中朗涅夫斯卡雅 的语言特征[J].戏剧文学(3). 董晓.2009.从《樱桃园》看契诃夫戏剧 的喜剧性本质[J].外国文学评论(01). 童道明.2004.我爱这片天空:契诃夫评 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