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性皮炎(图)
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和金 黄色葡萄球菌。 化妆品包装材料必须无毒和清洁。 化妆品标签上应用中文注明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产地, 包装上要注明批号。对含药物化妆品或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的化妆品尚需注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化妆品性皮炎
一、概述
1、化妆品系指涂、擦、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如表皮、 毛发、指甲、口唇等)或口腔粘膜,以达到清洁、护肤、 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2、化妆品性皮炎的分类(六类): 化妆品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性色素异常 化妆品性痤疮 化妆品性毛发损害 化妆品性甲损害
同时伴随其它类型的化妆品皮炎。 主要因劣质油性或粉质化妆品填塞毛孔导致皮脂
排泄障碍而形成黑头粉刺及炎症丘疹或继发感染 形成脓疱性损害,与化妆品的质量(如含有不纯的 凡士林、卤素等化学物质)及选用或使用化妆品不 当有关 。
5、化妆品性毛发损害 概念:指由化妆品引起的毛发病变。
病史:有发用化妆品接触史,如洗发护发剂、发 乳、发胶、染发剂、生发水、描眉笔、眉胶、睫 毛油等。
类型:
Ⅰ型 速发型
Ⅱ型 细胞毒型
Ⅲ型 免疫复合物型 Ⅳ型 细胞介导型
3、光毒反应
是一种非免疫性反应,机理可能是由于化 妆品中的光感物质发生能量的传递作用或 是在光能作用下与DNA结合所致。
4、光变态反应
发生于少数人,可能是化妆品中的光感物 质在光能的作用下,形成全抗原,刺激机 体产生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
五、临床表现及诊断
1、化妆品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病史: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且接触后 较快出现皮炎改变。一般较多接触者发病。
部位: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界限清楚。 症状:自觉局部皮损瘙痒灼热或疼痛。皮
损严重程度和接触物的浓度、接触时间有 明显联系。
皮损形态:有程度不等的红斑、丘疹、水 肿、水疱。破溃后可有糜烂,渗液,结痂。
二、原因
顾客方面 敏感性皮肤 使用不当
化妆品方面 成份中含有刺激性或光感性物质 生产工艺不合格等
发病机制
1、原发刺激 特点: 化妆品内的某些成份有很强的刺
激性,一般人接触后均可发生皮炎 常见于使用脱色剂、或腐蚀破坏性疗法:
苯酚、高浓度的乙醇等
2、过敏性反应
概念:
抗原物质作用于机体后可致使机体的反应性发生 改变。当机体再次暴露于相同的抗原时,所产生 的反应与首次不同,或出现对机体有利的免疫反 应,或出现对机体有损伤的变态反应。
病因:由清洁甲板的有机溶剂引起的,
病史:在应用甲化妆品如甲油、染料、甲清洁剂 等之后发生。
甲损害特点:表现为甲板变形、软化剥离、脆裂、 失去光泽,有时也可伴有甲周皮炎症状,如皮肤 红肿甚至化脓、破溃,自觉疼痛。
应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甲损害,如真菌、球菌、 物理损伤、营养性甲改变等。
六、治疗
1、及时清除皮肤上存留的化妆品。停止使用致 病的化妆品。
口唇粘膜可表现为红肿、渗出、结痂、糜 烂等,病程较长时可有浸润、增厚等慢性 皮炎改变。
发病机制:变态反应。
病程:常迁延不愈。
斑贴试验常获阳性结果排除其他非化妆品 的接触因素所致病变。
3、化妆品色素异常
概念: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是指应用化妆品引起 的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等。
病史: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可在较长时间使 用某种化妆品后直接发生或在日晒后发生,或继 发于皮肤炎症之后。
八、化妆品的卫生标准
化妆品必须外观良好,不得有异臭。 化妆品不得对皮肤和粘膜产生刺激和损伤作用。 化妆品中有毒物质限量。 禁止使用某些物质。 眼部、口唇、口腔粘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
细菌总数不得大于500个/ml或500个/g。 其他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0个/ml或1000个/g。
(-) (±) (+) (++) (+++)
2、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病史:有明确使用或多次使用化妆品的历 史,并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仅有少数人 发病。
部位:原发部位局限于接触部位,但可向 周围或远隔部位扩散。
自觉症状:瘙痒较明显。 皮损形态:形态多样,可表现为皮炎、红
斑鳞屑、头面部红肿、眼周皮炎伴发结合 膜炎、手掌手指汗疱疹样以及接触性荨麻 疹样表现。
部位:肤色素异常发生在接触化妆品的部位。
皮损特点:可表现为青黑色不均匀的色素沉着或 色素脱失斑,且常伴有面部皮肤过早老化现象
机制:可因某些化妆品直接作用造成,亦可因应 用含有感光物质的化妆品经日晒后发生,或继发 于化妆品皮炎之后。
排除非化妆品引起的其他皮肤色素异常改变。
4、化妆品性痤疮
概念:指由化妆品引起的痤疮样皮损。 病史:有明确的化妆品使用史。 特点:在接触化妆品部位出现痤疮样皮损,也可
毛发损害:毛发脱色、变脆、分叉、断裂、脱落、 失去光泽、变形等病变。
应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毛发损害,如头癣、发结 节纵裂、管状发、斑秃、男型秃发等。
停止使用毛发化妆品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必要时对毛发化妆品及损害之毛发进行分析检查 以协助确定病因
6、化妆品性甲损害
概念:指应用甲化妆品所致的甲本身及甲周围组 织的病变。
2、பைடு நூலகம்为化妆品性变应性皮炎则避免光照。 3、按皮炎、湿疹、痤疮的相应的处理方法给予
适当的内服、外用的药物。
七、预防
1、熟悉化妆品的成份及其可能的不良反应 2、了解顾客皮肤的类型 3、了解顾客既往皮肤过敏史及使用化妆品史 4、小剂量、小范围尝试使用 5、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6、注意“斑贴试验”的使用
发生在口唇粘膜时可有干燥、脱屑,局部 刺痒或灼痛。
发病机制:原发刺激
病程: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
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排除其他非化妆品接触因素所 致病变 ※ 斑贴试验
※ 斑贴试验
目的:用于寻找由化妆品或其它物质引起 的接触性皮炎的刺激物或致敏原。
方法:将待测物品按品种稀释至规定浓度 , 将加有变应原的斑试器用胶带敷贴于上背 部或前臂屈侧
观察时间:48h后除掉斑贴试验胶带,间隔 30min待斑贴试验器压痕消失后判定反应 强度。如结果为阴性,为避免遗漏迟发反 应,可于72h和.96h分别再观察一次结果。
结果判定:
皮肤无反应 皮肤呈淡红斑、无浸润 皮肤呈红斑、浸润、丘疹 皮肤呈红斑、水肿、丘疹、小水疱 皮肤在红斑、水肿上出现大水疱